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晓东 《大观周刊》2012,(18):272-272
健康的体质是完成学习任务的保证。而健康的体质靠锻炼身体而来。学校体育是学校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增强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增强学生体质,而且对学生的智力、心里发展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同时真正上好体育课,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锻炼顽强的意志,培养团结友爱的团队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等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也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  相似文献   

2.
谢志仟 《大观周刊》2012,(35):342-342
学校体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教育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面对21世纪,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一大批体育骨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  相似文献   

3.
谢必成 《大观周刊》2011,(43):149-149
学校体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教育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一大批体育骨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  相似文献   

4.
李林 《大观周刊》2011,(20):159-159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在上述三项基本任务中,  相似文献   

5.
李宝明 《大观周刊》2012,(37):306-306
现在的教学与以往传统的教学不同。各科目都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在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大力开展快乐体育、成功体育,将体育意识培养贯穿于每一堂课和其它各种教学活动中,以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吕洪廷 《大观周刊》2011,(19):205-205,173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物质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健康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健康问题已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健康逐渐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随着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终身体育也逐渐成为各国体育发展的一个热点。高中体育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将起着基础性、指导性作用。立足于高中体育课堂的实际教学,优化体育课堂教学。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观察法等研究方式.结合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着重以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出发点对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高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现状、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的三个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本文旨在使高中体育教师在新课程思想的指导下,对教学目标的设立、自身所具备的教学能力、对教师和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提高有微薄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李宗亮 《大观周刊》2011,(10):118-118,79
高校体育教学是学生接受系统体育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它不仅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力和习惯。本文结合高校体育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史少荣 《大观周刊》2012,(21):256-256
体育课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物质基础,是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前提,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可缺少的内容.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发展学生的身体机能.为文化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还是调节学生情感融洽师生关系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他不仅有助于达到教学目的.而且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优良品质。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上表现出的思想情感个性特征心理特征行为表现意志品质等.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体育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学生地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当今的新课标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师在新形势下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李明  夏伟梁 《大观周刊》2012,(46):369-369
学校体育要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0.
赵固平 《大观周刊》2012,(18):258-258
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呢?  相似文献   

11.
秦剑 《大观周刊》2011,(41):188-188
当前各个学校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通过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等方面起到了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探体会到,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2.
崔晓娜 《大观周刊》2012,(28):331-331
培养中学生具有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体育锻炼不仅能使学生大脑的学习中枢得到更好的休息,以达到增强体质、榆悦身心、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更有助于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持久经常的开展。在校学到的有关体育知识、技能,在将来教育后代和科学督导长辈进行体育锻炼、体育保健、体育康复过程等方面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这不仅能最大限度的减轻社会与自身的负担,而且还能为家庭幸福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全 《大观周刊》2012,(13):266-266
现代社会新教育的发展,对学校体育赋予新的历史使命。遵照邓小平同志对教育战线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要求,我们要从学校教育塑造人的任务和适应未来的需要去考虑学校体育的任务,即体育教育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以及增强他们的体质外,还要把道德品质教育、终身体育思想教育、美育教育贯穿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体育同学校的其他教育一样,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魏福连 《大观周刊》2011,(48):88-88
学校体育教育是通过运动来进行教育的,体育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身体,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在当今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新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学生素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学校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刘瑞明 《大观周刊》2012,(16):260-261
学科建设是学校教育的基石,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双翼之一。中学地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环境教育、人口教育、国防教育等方面的任务,对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有着独特的教育功能和作用,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正如《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指出的那样:“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负责的公民所必需。”  相似文献   

16.
程文明 《大观周刊》2011,(48):92-92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以“健康第一”为指导,以育人为宗旨,以增强学生体质、增强学生健康、促进身心发展为着眼点,在教学过程中与德育、美育相结合,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学校体育教学任务与要求中,体育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技能与方法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把健康与生存、学习、生活和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方鹏飞 《大观周刊》2012,(6):257-257
健康是指人的体质健壮,精力充沛,有良好的劳动能力,有健全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锻炼不仅能从生理角度增强人的体质,同时也能纠正人的心理缺陷,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全的人格。学校体育教育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仅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更要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在人的多种素质中,心理素质是最基础的,是其它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在条件,没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其它素质的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搞好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王卫中 《大观周刊》2012,(51):417-417
在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大力开展快乐体育、成功体育,将体育意识培养贯穿于每一堂课和其它各种教学活动中,以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颜佳 《大观周刊》2013,(8):259-260
礼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呢?  相似文献   

20.
杨邦盖 《大观周刊》2010,(48):136-136
一、前言 终身体育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的进步、伴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着重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终身体育会对中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这也是我们体育教育实施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