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韦长民 《大观周刊》2013,(12):280-280
多媒体课堂教学主要包含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处理好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主动施教的知识灌输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教材中所提供的知识足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和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所使FH的手段和方法。可见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不能让多媒体简单地代替教师的传授,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突出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只有处理好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定位多媒体课堂教学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董茂永 《大观周刊》2012,(33):276-276
高中物理知识密度大,多数物理现象过程抽象,高中生没能很好实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这一认识能力的飞跃,学习当中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能充分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物理教师合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推进高中物理教育的革新。  相似文献   

3.
黄德能 《大观周刊》2012,(39):223-223
一、开放型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效 1、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是开放型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演示.就能将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因为这些素材以具体、形象、生动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就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从而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4.
裴启琴 《大观周刊》2011,(42):161-161
高中历史教育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效结合,利用多媒体直观、生动的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探索研究、想象创新的能力,不仅完成了将历史知识向学生的有效传递,还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陈艳萍 《大观周刊》2012,(49):290-290
多媒体教学可以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于一体,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文章从几个方面着重讲述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个优点.简单地描述了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应拓展多媒体教学职能,其学习形式应以自助学习为主,为此必须加强网上多媒体资源建设,并相应制作“多媒体中心”网页,还需计算机人才作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教学是当前地理教学中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动态模拟地展示地理现象,对于地理这门领域广、内容多、学科思维综合能力水平要求高的学科来说,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涮动其学习积极性。本文就多媒体组合在优化高中地理新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8.
周雅芬 《大观周刊》2011,(6):127-127
运用多媒体教学,勇于钻研实践,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化静为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化无声为有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情境感染学生,变难为易,提高学习效率;运用多媒体培养审美情趣,形象生动的画面、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把学生带入一个有着丰富美学信息的学习情境中去。  相似文献   

9.
张娜娜 《大观周刊》2011,(37):249-249
多媒体以其生动、趣味、多信息的特点深受广大小学生和教师们的喜爱。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但在小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的实际运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和弊端总结整理,为更好地利用多媒体进行小学英语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爱霞 《大观周刊》2012,(2):187-187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历史课堂改革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自多媒体引入到历史教学中,给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因多媒体教学具有知识量大,内容充实.形象,声情并茂,易于理解和记忆.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比起传统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沈溶溶  姜宇鸣 《大观周刊》2012,(29):192-192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际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很多院校也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在教学工作中,兴趣一直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但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因此,在当前形势下,通过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得到了教育界的肯定,而互动教学就是基于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已经开始走入学校的课堂,多媒体技术已经逐渐深入计算机教学当中,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由于教师只能采用最普通、平实的方法教育学生。在当前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下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变,图形、动画、声音、文字等多种媒体信息加入到课堂的教学当中,让学生在耳朵、眼睛、嘴巴等多种器官的感悟下获得知识,这不但让学生能够活泼的学习到各种文化,而且能够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未来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杨仕君 《大观周刊》2012,(45):327-32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文、图、声、像并茂的特点及其灵活便捷的交互性、资源储存的丰富性.寓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智力开发于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这样.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又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下面,我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一些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4.
赵茜 《大观周刊》2012,(23):122-123
多媒体教学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多媒体的辅助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时时处处地闪现出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5.
侯加干 《大观周刊》2012,(35):214-214
多媒体语文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多媒体的正确运用不仅可以创设新颖和谐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知识主体作用的发挥、而且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同时也扩大教学容量强化教学信息,但另一方面,语文的学科特点也决定了并非所有的课文都要、都能进行多媒体教学。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力避对形式多样的插图、动画等因素的一味追求,自觉对所选素材、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植根深厚的民族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克服多媒体运用不当对学生的误导。  相似文献   

16.
张丽 《大观周刊》2012,(43):423-423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才仁措 《大观周刊》2011,(10):162-162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的发展和普及,“全球化的网上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界的一个热点。多媒体教育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及移植性。它既给我们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可以优化教学过程,而且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陈慧 《大观周刊》2012,(28):195-196
毋庸置疑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用得好可以充实知识容量、及时更新时政材料、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政治课堂的有效性。用不好则会适得其反,增加学生负担,干扰课堂教学,降低课堂教学效率。造成多媒体教学低效甚或无效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究竞该如何正确运用多媒体这一现代教学手段来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欲借本文与同行们一起探讨,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19.
高成琴 《大观周刊》2013,(12):190-190
现代教育理念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初中生的自我意识显著增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明显提高,有一定的自觉性和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整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经常结合教学内容,认真细致的观察事物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20.
王存英 《大观周刊》2011,(10):281-281
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