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市敬业中学是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创建于1748年(清乾隆十三年),初名“申江书院”,是上海市历史最悠久、社会声誉很高的名校。学校校训“敬业乐群”出自于《礼记·学记》“三年视敬业乐群”。林则徐任江苏巡抚时曾题额“海滨邹鲁”。江泽民同志曾为240周年校庆题词:“浇灌今日祖国花朵,培养明天四化英才”。  相似文献   

2.
“敬业;这个词汇是近年才频繁出现的,其义大抵与人们常说的“热爱本职工作”相近。不过,它不同于时下流行的“炒股”或“下海”,倒的的确确是一句古语。《礼记·学记》有载:“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从我手边掌握的材料来看,这可能是它的最早出处。 “敬业”一词作为一个动宾词组,应当如何理解呢?曾任秦王府文学馆学士的唐初著名学者孔颖达这样解释:“敬业谓艺业长者敬而亲之”。而孙希旦集解引朱子语曰:“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  相似文献   

3.
“敬业乐群”一语,出自《礼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这句古训,训诫我们对待学习一定要专心致志,要尊重和虚心学习学有所长者,要乐于同朋友、同学切磋讨论,取长补短。一个人能够在学业、事业上持这种态度,是可以终生受益的。  相似文献   

4.
一 黄炎培从事职业教育几十年,在他的论著、演讲中,涉及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不少,其中最为集中的是“敬业乐群”。 “敬业乐群”是黄炎培为中华职业学校书写的校训。它概括了当时创办中华职业学校、提倡职业教育的主旨,具有深邃的内涵。所谓“敬业”,就是指对所学习的职业具有  相似文献   

5.
考试是历史上一种古老的制度。早在我国的西周时期,就初步建立了学校教育制度,对学生实行定期考评。据《学记》记载:“古之教育,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对香河一中师训"励学敦品、敬业乐群"的理解.励学敦品是对我校教师才德两方面的要求:教师既要不断读书学习,又要不断砥砺自己的品德.教师的敬业乐群是学校教育健康发展的基础,敬业要求我们要有恒心,要精心;乐群则要具有团队精神及谦虚品质.  相似文献   

7.
考试学学科理论的认识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教育测量的创始人之一桑代克(R.L.Thorndike)在他1904年写的《精神与社会测验学导论》中有一句名言:“凡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教育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应该说,它是需要而且也是可以进行测量的。因此,自古以来,有教育活动便有考评教育活动成效的方法。 《礼记·学记》上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办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这在当时已是一套十分有系统、有目的的考评方法了。  相似文献   

8.
“三全”管理的实施与效果○李菲教学管理源远流长,2000多年前的教育专著《学记》中就有关于教学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框架的构想,提出了实行九年五段的考核办法,即“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见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  相似文献   

9.
《广西教育》2012,(12):70
乐群小学位于风景秀丽的桂林市中心,始建于1949年,校名"乐群"出自《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敬业乐群",就是乐于与朋友相处、专心学习,其本身就蕴含着中国哲学与文化中十分推崇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崇高境界。学校占地面积5979平方米,教学楼建筑面积4892平方米,共有24个教学班,现有学生1236人,教职工69人,其中高级教师53人,拥有大学本科学历35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  相似文献   

10.
俞正强 《中国教师》2020,(4):121-124
一、回顾我们首先回顾一下上次的内容。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这几句话,老师一定要好好体会。同时可以思考两个大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辨志"要和"离经"放在一起,为什么"乐群"要和"敬业"放在一起,为什么"亲师"要和"博习"放在一起,为什么"取友"要和"论学"放在一起?如果调整一下,比如,把"辨志"和"亲师"换一下,改为"一年视离经亲师,五年视博习辨志",行不行?  相似文献   

11.
由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会主办、敬业中学承办的“文化兴校——校长论坛”于2006年5月26日在敬业中学举行。敬业中学张康源校长首先作了“‘敬业乐群’铸师魂”的专题发言,介绍了敬业中学对文化兴校的思考和实践探索。七宝中学仇忠海校长、江宁学校吴庆琳校长、大同中学杨明华校长分别发言,介绍各自学校在文化兴校方面的做法。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吴钢教授作了“学校文化的重建”的专题发言,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张民生教授也就“文化兴校”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黄浦区教育局姚仲明局长最后发言,谈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大会还进行了专…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最早的大学,有人说出现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其根据是当时孔子等著名学者设塾授徒,当是后世大学的雏形。当时还有一种典籍叫《学记》,将教育分为“小成”和“大成”两个阶段。规定“: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这里,将学制都规定了,说这就是古代的大学也未尝不可。但这种看法没有取得普遍的认可。我猜测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没有区分,同时私塾教育还有职业教育的成分,甚至和民间匠人传授手艺也没太大的区别,所以…  相似文献   

13.
冯荆 《广东教育》2014,(11):15-16
《礼记·学记》中提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其中的"离经"就是断句,"辨志"明辩书中的所表达的志向。是说通过读书断句,明白书中的义理,有自己的价取向,做一个敬业乐群的人。古人读书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正确断句,只有把文章的句读断好,才不会对文本产生误解。古人读书如是,现代人读古文就更不能忽视句读了,否则就可能闹出笑话了。由此可知,把断句作为考查是否读懂古文的一项内容就很有必要。也由是断句成为了高考卷的座上客。为了突破断句,正确理解文意,在高考中取胜,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近几年高考断句变化与发展方向,并揣摩出一定的规律进行有效备考。  相似文献   

14.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理论有丰富的思想体系,其中“谋生”与“乐业”相结合的教育目的,“社会化”的办学方针,“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教育,对今天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自从有教育活动以来就有评价其成效的方法。例如,我国的《学记》上记载有:“比年入学中年考核,一年视高经群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及,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调之大成”。这就是当时考评教学活动的方法和标准.高等学校的课程教学也应有相应的反映其质量的指标体系.一、科学实用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功使教学评价存在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正如布鲁姆斯言:“评价是一把双边开刃的剑,它或许能增进学生的学习和人格发展,或许会危害学生的学习和人格发展,它对学生、教师、课程和学校能够产…  相似文献   

16.
<正>一、教育背景"敬业"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成家立业、安居乐业、敬业乐群等,讲的都是对"业"的态度。敬业,就是要尽心尽力地对待工作。只要是正当的职业,都应该受到他人的尊敬。然而,班上好多学生不愿意担任劳动委员、宣传委员等职务,觉得又累又苦。针对班级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我组织了此次班会课。  相似文献   

17.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理论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职业道德观是其职业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敬业乐群”、“劳工神圣”、完善人格和爱国主义等四个方面。其中,“敬业乐群”是其职业道德观的核心和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18.
"励学敦品,敬业乐群"是香河一中的师训."励学敦品"出自清代文学家梁章矩的<归田琐记·谢古梅先生>,原文是"先生敦品励学,实为儒宗".梁先生以"励学"和"敦品"来评价儒者,可见他对儒者的尊敬,更能表明他作为学者,致力于自身道德修养、发奋学习的至高境界."敬业乐群"出自<礼记·学记>,原文是"一年是离经辨志,三年后视敬业乐群".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入学一年之后,考经文的句读,辨别志向所趋;三年后考察学生是否专注于学业,乐于与人群相处.作为教师,不光要培养学生专注于所学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还要培养他们乐于与人相处的行为习惯,更重要的是教师本身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学识渊博、行为端正、谦虚谨慎、能与领导同事和谐相处的楷模.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最早的大学,有人说出现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其根据是当时孔子等著名学者设塾授徒,当是后世大学的雏形。当时还有一种典籍叫《学记》,将教育分为“小成”和“大成”两个阶段。规定:“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这里,将学制都规定了,说这就是古代的大学也未尝不可。但这种看法没有取得普遍的认可。我猜测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没有区分,同时私塾教育还有职业教育的成分。甚至和民间匠人传授手艺也没太大的区别,所以早期私塾教育的大学地位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但它对大学的影响还不应当低估,尤其研究生教育,确实可以在孔子当年的教育中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20.
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主张,职业教育“一方授于学生以谋生的知能,一方仍注意社会服务的道德。……谋生与做人,二者本应同时并重。做到敬业乐群”。山东省平度市各职业学校在改革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中,重视对学生进行“敬业乐群”为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