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学作品,特别是文学名著,往往需要重读,反复地阅读.这首先是因为,杰出的作品意蕴深刻、丰富,不是一次阅读就能充分理解的。有人曾这样说过,对鲁迅小说《阿Q正传》的阅读,需要看很多遍:“看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胜于痛.看二遍,才咂出一点不是笑的成分.第三遍,鄙弃阿Q的为人.第四遍,同情化为深思的眼泪.第六遍,阿Q还是阿Q。第七遍,阿Q向自己身上扑来。第八遍,合二为一.第九遍,又一次化为你的亲戚故旧。第十遍,扩大到你的左邻右舍.绪十一遍,扩大到全国.第十二遍,甚至洋人的国土.第十三遍,你觉得它是一个税.第十…  相似文献   

2.
石东方 《上海教育》2005,(4A):49-49
教师在写教学后记过程中,要有感而发,择善而记之。“一遍功夫一遍巧,十遍功夫呱呱叫。”只要持之以恒写好教学后记,定能在教学中进出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3.
作为老师,我们对“注意听”这句话并不陌生,也许每一天我们都要在课堂上重复这句话,少则一遍,多则四五遍。一学期、一学年下来,要说多少遍?一辈子的教学生活中要说多少遍?没有人做过统计,我们一次次对学生说这句话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这里面存在着什么问题,是否会在习以为常的生活中有一丝觉醒?  相似文献   

4.
稿源采珠     
重复的本质是熟悉和创造。音乐重复更需要一种创造性,创设能使学生产生新的审美体验的重复,从音乐中领会更多的美。因此,音乐教学要力避那种机械式的重复,当学生发现唱的歌一遍比一遍好听,聆听的乐曲一遍比一遍更具有魅力时,他们便会感受到创造的欢乐,获得美的享受,甚至感到“震惊”或“顿悟”,突然意识到自己在音乐上确实有进步,  相似文献   

5.
清风 《福建教育》2005,(5A):60-60
在煦暖的春日沐浴着缕缕阳光,捧读肖川老师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版),犹如捧着一盏飘着淡香的清茶,一遍一遍品咂那来自他心灵的倾诉,一遍一遍品咂那来自他对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叩问与追寻,阵阵的清香沁人心脾,淡淡的喜悦在心头升起,浮荡的灵魂渐归平静。原来,教育也可如此诗意与烂漫。  相似文献   

6.
感动细节     
厚厚的《新语文补充读本》内容丰富:优美的诗歌、有趣的童话、与课文相匹配的助读文章……可对于一年级识字较少的孩子来说,想要读通读懂这本书中的文章,谈何容易?于是,我每天抽出一些时间来领着孩子们诵读,一篇文章,一遍、二遍、三遍……往往要领读很多遍才能读通,接着,再引领孩子们去体会文章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最近,文学作品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搬上屏幕,很多观众大惑不解:同样的故事拍了一遍又一遍,不怕雷同吗?  相似文献   

8.
蹦、蹦、蹦,一只跳兔拿着一本书,从树洞的家里跳到地面。 这是一本很好看的故事书,打开书,书里有一行行小方块黑字,还有各种花的插图。跳兔坐着看完一遍,躺下看完一遍,趴着又看了一遍。 现在,闭上眼睛跳兔都能说出故事里的花。  相似文献   

9.
在一位朋友家小坐。发现他给父母打电话的时候拨了两遍号码。第一遍拨过之后,铃响三声就挂断,再拨第二遍,然后通话。  相似文献   

10.
锦夜     
(一) 傍晚,托着手望向窗外,盼着黑夜的到来。沙漏被我在手中来回翻转了一遍又一遍。  相似文献   

11.
“庐山的云雾美不胜收!咱们比赛看谁把课文读得美!”“行!”“你们课前读过几遍了?”“三遍!”“咱们现在还不能比,因为我课前已经读过八遍了。即使我赢了,那也是不公平的。这样吧,你们再读两遍,然后,咱们再比。”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把课文读了两遍。“谁敢跟我比?”“我!”“我!”同学们跃跃欲试。“谁愿意替我比?”“叫我!”“叫我!”同学们争先恐后。“为了挑战成功,也为了‘守擂’成功。你们再读两遍,然后,推选代表进行决赛。”同学们又兴趣盎然地把课文读了两遍。之后,双方各自推荐一位代表比赛读了一遍。这是特级教…  相似文献   

12.
大凡做过教师的人,都曾体验过平行班教学,不同的教育者对平行班教学有着不同的感受,有些教师认为平行班教学是“福”,只需备一份教案,就能打遍年级无敌手,以至到最后竟成为一篇熟练的演讲稿;而另一些教师则认为平行班教学是“祸”,第一遍陌生、第二遍熟悉、第三遍无味,第四遍后应付了事。新课程的推进给我们提供了诸多新理念与实践空间,反思我们的平行班教学,竞发现太多的环节值得总结与改进。  相似文献   

13.
在幼儿学唱歌曲之前让他们倾听多少遍才能更有效地帮助他们学好、唱准呢?实验证明,倾听6遍与倾听7遍成绩较突出,尤其是倾听7遍,然而倾听8遍则平均成绩下降,低于倾听6遍的,却高于倾听5遍的。  相似文献   

14.
每次语测试,学生都会在阅读短上失不少分,因此,每次测试,当学生做到短分析时,我总是再三叮嘱:“请你们把短多读几遍,一遍读不懂,读两遍,两遍读不懂,读三遍,直到读懂为止,题目的答案就在短里,只要你认真读,就一定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这不,这次测试,当学生做到短分析时,我又不厌其烦地向学生强调:“请你们把短多读几遍,一遍读不懂,读两遍……”正在我提高嗓门滔滔不绝时,我发现学生殷鹏露出欲言又止的神色,我示意他站起来说话,他犹豫了片刻,但还是鼓足了勇气,说:“老师,请您别说了,我们正在认真读短,你的话打断了我们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陈虹 《教育文汇》2013,(3):42-43
去年暑期把《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看了一遍又一遍,却始终没能下笔写点什么,倒不是无话可写,而是想写的太多了。  相似文献   

16.
听到一位学生说:“昨天迟到了,被罚抄两遍课文。”又一位学生说:“上午因在课堂上讲小话,被老师罚抄课文三遍。”学生说的是实话。时至今日,有的教师仍把罚抄当作教育学生的“法宝”:作业未做完,罚你把某课生字词抄五遍,作业出现某些问题,罚你重做两遍。据笔者调查的30个学生说,他们都有被罚抄经历。  相似文献   

17.
8.三复四温。毛泽东不仅在青年时期就熟读《史记》、《汉书》等著名古籍,到了老年仍不断地重温,就是到了晚年,对他喜爱的同一本史书.也是读了一遍又一遍,常读常新。他有读过一遍书在封面上划一个圈作记号的习惯。保留在故居的不少史书封面上,都留下他读过两遍、三遍的图记,有些书上还明确写着阅读的时间,士。某年某月间,某年某月再阅等。打开这些史书,红、蓝、黑各色笔迹的图划批注纷呈,这是他在不同时期多次阅读后留下的明显印记。9.“挤”和“钻”。毛泽东身负党和国家重任,日理万机,他和人们一样,一天只有24’J’时,他…  相似文献   

18.
多出一步     
“一步,二步,三步……”小时候,母亲兴奋地告诉我和弟弟:她从主屋走到厨房整好二十步,不多也不少。母亲似乎很高兴发现了这个秘密。于是,她每天一遍一遍地走,一遍一遍地数。  相似文献   

19.
一位语文教师执教《背影》公开课,精心播放了腾格尔的歌曲《父亲》以渲染情境,抓住“我”的几次流泪这个动情点,充满激情地一遍遍为学生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20.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一转眼六年的时光已悄然逝去。回想六年前,我还是个刚参加工作的“新兵”,我的学生们像破土而出的“新芽”。教学是怎么回事,或应该是怎么回事我懵懵懂懂的。但我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精心呵护这些小苗,让他们在阳光雨露中健康、快乐的茁壮成长。一开始我十分关注如何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满脑子里想的就是如何让学生记住解题的方法,讲一遍学生不明白我就讲两遍,两遍不明白就重复第三遍、第四遍……,直到讲明白为止。就这样我也把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讲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