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老马识途     
马的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能识别路途。在草原上,群马能够依靠嗅觉找到远处的水源。马对气味和声音的记忆力很强,能够在迷途中经过曲折的路程,重回原地。《韩非子》中说,春秋时候,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攻打孤竹,返回时迷了路。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他们就让马走在前面,果然找到了回家的路。“老马识途”这个成语就成了对马的赞美。  相似文献   

2.
创新能力是人类特有的禀赋,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人类的进步史及文明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创新”两字。我们祖先在创造语言文字的时候非常有表现力,比如“聪明”两个字就很能说明问题。“聪”是指听觉灵敏,“明”是指视觉敏锐,总结起来,“聪明”就是“耳聪目明”的意思。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所以,这两门艺术就成为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教育能促进儿童智育的发展,这一点不仅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所重视,也逐步形成了社会的共识。增加智力投资,加强儿童的早期音乐教育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大量的事实说明,正确的音乐教育对儿…  相似文献   

3.
老马识途     
4郾后来,人们用“老马识途”比喻富有经验的人在工作中熟悉情况,容易把工作做好。1郾公元前663年,齐桓公率军讨伐竹国,不慎走入“迷谷”。如果走不出“迷谷”,就有可能全军覆没。2郾宰相管仲说:“老马能记住走过的路,找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最前面自由行走,或许能把大家带出‘迷谷’。”3郾齐桓公采纳了建议,找了几匹老马,让它们走在前面。果然,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不久,齐军终于走出了“迷谷”。(责编/白静)老马识途@于昌伟  相似文献   

4.
动作协调性是运动规范性的前提,是保证运动水平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在乒乓球启蒙教学中,要发挥人的视觉敏锐作用;发挥人的听觉条件反射作用;发挥人的动觉协调作用,才能促进乒乓球动作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n边形的内角和(An)、外角和(Bn)如下表:n3456……nAn180°360°540°720°……(n-2)·180°Bn360°360°360°360°……360°基于上述事实,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1980年在北京大学的一次讲学中妙语惊人:“人们常说,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但是,这是不妥的!”讲学大厅里爆发出一阵笑声,怎么回事呢?陈教授对大家的疑问作了精辟的解答:“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不妥,不是说这个事实不对,而是说这种看问题的方法不对”.应当说:“三角形三外角的和等于360°”,“外角定理的优点是对任意多边形都对,多边形的外角和总是等于360°.”采用“外角定理…  相似文献   

6.
儿童认识客观世界是从感知觉开始的。因为有了感觉和知觉,人才能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从而为进行高级、复杂的心理活动打下基础。而在人的各种感知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及空间时间知觉)活动中,视觉占主导地位。研究表明:人从环境中获得的大部分信息(约80%)是通过视觉传递给大脑的,而色彩感知觉(即色觉)在视觉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的实验还给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些事实;那些对色彩有敏锐感觉的儿  相似文献   

7.
一从一道题目谈起某教师在讲述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后(以下简称定理),出了这样一道巩固性练习题: (口答) 下列三个角能否为一个三角形的三内角?为什么? (1) 44°、66°、80°,(2) 75°、3°、70°。教师口述的答案是(1)不能,因为44°+66°+80°≠180°(2)能,因为75°+35°+70°=180°。显然,出题的本意是巩固定理,但答案(1)的根据是定理的逆否命题,(2)的根据是定理的逆命题,如果说由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的等效性认为(1)的答案无可非议,那么答案(2)是缺乏依据的,因为初中《几何》课本上根本没提到这个逆命题,其真假性亦不得而知,下面探讨定理之逆命题的真假性。二逆命题的探讨逆命题:若α+β+γ=180°(α、β、γ均正),则  相似文献   

8.
视觉型学习、听觉型学习、运动型学习各有长处。学习出现问题主要原因不在于智力因素而在于非智力因素,主要是学习方法的问题,学习方法则分为4种:(一)视觉型学习视觉型学习者是一个敏锐的“观察者”。如果你能够通过看,包括阅读、观察、看图表等,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那么就属于视觉型学习者。其主要能力表现在:在有示意或图片的指导时,能装配起东西而不需要帮助;当记忆或回忆事情时爱闭上眼睛;对细节有相当的洞察力;擅长玩拼图游戏;阅读比听能使他们理解得更好;最好的记忆方式是用心灵的眼睛记忆画面;喜欢穿干净、颜色搭配协调的衣服;有丰富…  相似文献   

9.
意象在诗歌领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意象“是意义”“和形象”的组合体,是事物的视觉形象和人的主观色彩交融后的产物。作为战地通讯的《蜡烛》能把诗歌意象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作者显然熟谙诗歌意象的妙用。其实西蒙诺夫本来就是一个诗人,1934年发表第一首诗作,后发表过《友与敌》等诗集。正是作者诗人般的敏锐,才捕捉了形象鲜明的意象——炮火、黑围巾和蜡烛。一、炮火“炮火”是本文的主要意象之一,全文出现了十几处有关“炮火”的描写“。炮火”不仅具有丰富的视觉效应,还充满了强烈的听觉冲击。作品在“苏军偷袭”和“南斯拉夫老妇不…  相似文献   

10.
这天,“马”国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马”拉松大赛,为的是挑选一批千里马。举国上下的骏马良驹们得知消息后,纷纷赶来参赛,它们是:马到成功、马首是瞻、马不停蹄、马马虎虎、一马当先、龙马精神、快马加鞭、塞翁失马、老马识途……连那屡犯众怒的害群之马也来了。  相似文献   

11.
三角恒等变形,公式繁多,技巧性强,不易熟练掌握.但如果在“变”字上下功夫,常可抓住关键,找到解题途径.一、变角对已知角进行和、差、倍、半角等各种形式的合理变换,有利于某些三角函数化简求值.例1(1997年高考题)sin7°+cos15°sin8°cos7°+sin15°sin8°的值为.解:由7°=15°-8°,利用差角正弦和余弦公式,化简得原式=sin15°cos15°=1-cos30°sin30°=2-3.练习(1992年高考题)已知π2<β<α<3π4,cos(α-β)=1213,sin(α+β)=-35,求sin2α的值.二、变项对于某些三角函数化简,求值问题,若添项或拆项等,则往往能一举成功.例2(1994年高考题)…  相似文献   

12.
为了增强语句的感染力、生动性,用形象的词语使感觉转移,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巧妙地移植到乙类感官上去,这种辞格叫移觉。它是词语移用修辞法派生出来的修辞格之一,例如:①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例①中的“光与影”,是由眼睛去看的,是视觉形象;“名曲”由耳朵听到的,是听觉形象。用“如”把它们联结起来,产生了视觉向听觉转移。从心理角度看,人的感觉是多方面的,语言表达中,用“移觉”这一辞格把人的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往往给人以更加深远的想象和联想,有时甚至达到一种出  相似文献   

13.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 ,笔者将音乐、美术这两门艺术学科相结合 ,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 ,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美、鉴赏美、接受美 ,并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 ,创造出更好的艺术作品。  绘画是“形象”艺术 ,是色彩、线条、光线在纸上的组合 ,形成空间艺术 ,通过人的视觉 ,作用于人的心灵 ,使观者得到美的陶冶。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经指出 :“视觉能变成听觉 ,反过来听觉也可以变成视觉的画面。”这一句话就精辟地指出了视听两者之间的微妙转化。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音乐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他在奥妙的乐曲声中插…  相似文献   

14.
1 有关地球的分界线(1 )赤道———南北纬度数、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长约 4万千米。它与两级之间的距离相等 ,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 ,叫北纬 ,习惯上用“N”作代号 ;赤道以南的纬度 ,叫南纬 ,习惯上用“S”作代号。(2 )南北纬 30°和南北纬°6 0———低纬、中纬和高纬的分界线北纬 30°~南纬 30°:低纬度北纬 30°~北纬 6 0°和南纬 30°~南纬 6 0°:中纬度北纬 6 0°~北纬 90°(北极 )和南纬 6 0°~南纬 90°(南极 ) :高纬度(3)本初子午线———东、西经度数…  相似文献   

15.
新编教材严格按照《新大纲》进行精简、更新。高中“三角函数”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反三角函数和简单三角方程”合并为“三角函数”一章 ,课时压缩为 36节。减少了许多公式的记忆 ,繁琐的变形 ,偏难的怪题。而“平面向量”一章中保留了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和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原有一些常规题如求sin2 1 0° cos2 4 0° sin1 0°cos4 0°的值 ,求证sin2 β sin2 (α β) -2cosαsinβsin(α β) =sin2 α就较难解决。现根据新教材内容 ,运用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以及诱导公式 ,可以得到正余弦…  相似文献   

16.
歌德是启蒙运动以后最具世界眼光的西方哲人之一。歌德的“世界眼光”表现为“喜欢环视四周的外国民族情况”的宏阔文化视野。歌德时代的德国人依然过着“孤陋寡闻”的生活,而民族文学和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互鉴和文明互鉴。因此歌德提出:“我喜欢环视四周的外国民族情况,我也劝每个人都这么办。”歌德“环视四周”,以德国为中心,不断向整个欧洲、整个世界拓展,最终提出了“世界文学的时代来临了”的命题;同时强调,借鉴外国民族的文化,既要“植根本土”,又应“符合性格”。  相似文献   

17.
例如图1,梯形ABCD中,AB∥CD,∠A=90°,AD=8,DC=2,AB=m(m>0)(1)当∠BPC=90°时,求证:△ABP∽△DPC;(2)当m为何值时,能使∠BPC=90°的点P分别有两个,一个,或不存在?(3)是否存在合适的m的值和P点的位置,使得△APB、△PDC、△PBC都相似?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如果存在,求出m的值和P点的位置.解(1)当∠BPC=90°时,易证得∠A=∠D=90°,∠1=∠3=90°-∠2,∴△ABP∽△DPC.(2)当△ABP∽△DPC时,也能证得∠BPC=90°,所以问题(2)转化为:“当m为何值时,能使△ABP∽△DPC的点P分别有两个,一个,或不存在?”假设存在合适的m值,使…  相似文献   

18.
问题的提出2 0 0 2年“希望杯”高二培训题 :设E、F是椭圆x24+y22 =1的左、右焦点 ,l是椭圆的准线 ,点P∈l ,则∠EPF的最大值是 (   ) .(A) 15°  (B) 30°  (C) 4 5°  (D) 6 0° .答案用“到角公式”解得 30° ,而sin30°=12 =(22 ) 2 ,恰为椭圆的离心率的平方 ,是数字的巧合 ,还是结论的必然呢 ?这个问题引起了笔者的兴趣 ,经过进一步研究后发现有下面一般性结论 .2 一般结论结论 1 椭圆 x2a2 +y2b2 =1  (a>b >0 )准线上一点P与两焦点连线所成的角为θ ,则θmax =arcsine2 ,     图 1(e为离心率 )此时P点的纵坐标 y=…  相似文献   

19.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2小题 ,每小题 5分 ,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 4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 ,正方体ABCD-A1 B1 C1 D1 中 ,A1 B与D1 B1 所成的角是 (   )   (A) 45°   (B) 3 0°   (C) 60°   (D)以上都不对2 .5个同学和一个老师站成一排照相 ,老师不排在两端的排法有 (   )   (A) 1-2A55种   (B)A6 6 -2A55种   (C) 2A56 种 (D)A6 6 种3 .若干个人站成一排 ,下列各组两个事件中为互斥事件的是 (   )   (A)“甲站排头”与“乙站排头”   (B)“甲站排头”与“乙不站排尾”   (…  相似文献   

20.
题目一凸多边形,除了一个内角之外,其余各角的和为2570°,则这个内角是( ). (A)72° (B)105° (C)120° (D)130°解法1 因为多边形内角之和(n-2)·180°是9的倍数,根据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各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及2570各位数字之和是14,知只需从四个选择支中选择数字和为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