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新课标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要让学生 "做数学"而不是教师"教数学"。在数学教 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当把现成的数学知识"教"给 学生,而应为学生提供必要材料信息,让学生通过自 主、合作、探究把所要学的知识给"做"出来。 诚然,从数学学习的本质来说,学数学就是"做 数学"。可是,作为现实的课堂教学,它却是立体的、 多元的,关注数学学习的本质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当 我们以一种理想的"做数学"的心态来诠释数学教学 时,就很可能陷入一种误区,从而偏离真正的数学学 习。 下面就以我教学"时分的认识"的经历为例,来 谈谈这方面的感受。 "做"出来的失败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十二册内容.教材引入常见的罐头盒、圆木等实物,让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几何图形,介绍圆柱的各部分名称,认识圆柱的底面和侧面.再把圆柱侧面展开,使学生了解圆柱侧面的展开图是长方形,以及它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高的关系.接着通过"做一做"让学生制作圆柱模型,进一步认识圆柱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数 学 源 于 生活 ,并最 终 服 务 于生 活 ,尤其 是 小学 数 学,在生 活 中 都 能找 到 其 原 型。数 学 教学 应 该与 学生的生活充 分地融 合起 来,从 学生的 生活 经验和已有的知识 背景出发 ,向他 们提 供充分 地从 事数学活动和交流 的机会,让学生 在自 己的生 活中 去寻找 数 学 、发 现 数 学 、探 究 数 学 、认 识 数 学 和 掌 握 数学。为此,我设计了 数学教学生 活化“三部曲”。 一、课 前采 集 让 数学贴 近生 活 小 学 数 学 知 识 大 多 是 从 实 际 事 物 中 抽 象 出来 ,并 为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服 务 的 。教 学 前 有…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老先生特别强调"教、学、做合一"的理论,该理论十分重视"做"在教学中的作用,认为"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这一理论给我的启示是: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动手做数学.  相似文献   

5.
美国华盛顿一所大学有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很值得我们深思:是让学生“听数学”,还是“做数学”?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习惯于“先教后学,先讲后练”,是一种“重教轻学,重说轻做”的教学模式。发展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在“做”的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6.
王忠伟 《考试周刊》2013,(57):76-76
<正>通过听课和学习,我发现有一个问题都值得我们反思:我们的数学课是不是少了些什么呢?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一、缺少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学生活中的数学。我们在教学中过于偏重知识的学习,而忽视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教学内容应取材于学生的生活,追求"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如何变"课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做数  相似文献   

7.
一、课堂教学应体现"活动性" 例如,教学"圆锥体积"时,我先让学生按照教材的图样,用硬纸做一个圆锥和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做实验:在空的圆锥里装满沙子,把它倒入空圆柱里,注意做好每次记录,看看能倒几次正好装满,或把盛满沙子的圆柱倒入空的回锥里.  相似文献   

8.
本学期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一课时,我特别注重了转化这一数学思想的渗透,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一、经历操作活动,丰富感性认识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之前,我让学生准备了两个圆柱:一个是自己收集的生活中的圆柱,另一个是自己用卡纸制作的圆柱。上课时,我先让学生拿出自己收集的生活中的圆柱,通过摸一摸、看一看、量一量等活动,感知了圆柱的特征:圆柱有3个面,2  相似文献   

9.
【案例】圆柱的特征是数学教材中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重点。为了让学生深化对圆柱的认识,同时也为圆柱表面积的教学做好铺垫,我特意设计了一节“给圆柱做新衣”的实践活动课。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让学生在"学会"的基础上做到"会学".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我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做数学"是数学生活化的一种方式,也是让生活数学化的一种方式."做数学"能丰盈学生的数学体验,催生学生的数学发现,引领学生的数学学习建构."做数学"契合了学生的认知心理,在学生的认知心理与抽象的数学知识之间搭建了桥梁."做数学"不仅充分发挥了数学学科育人功能,更充分发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质,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观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充分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以教促学,以教导学,以教助学,以教服务于学;要相信学生的内在动力和潜力。一些教育家认为,在数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必须作到五个尽量:“能够让学生思考的问题,尽量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表述的,尽量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做一做;能让学生得出结论的,尽量让学生自己综合、归纳并得出结论。”根据这些道理,结合多年的教学体会,我设计了“预习、指导、再读、作业、小结”五步教学法。 预习:学生先认真阅读教材中的内容,划出关键性词语,作适当批注。理解概念后,自己试着做例题(不死读),再对照修改,再做一两道课本  相似文献   

13.
张靖坤 《学周刊C版》2013,(21):104-105
新课标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基础教育的基本教育教学理念。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喜欢数学学习,摆脱对教学学科的畏难情绪,从而让刚刚接触数学的小学生主动地学习呢?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入手进行些许探讨。一、改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方式的改革,课改的主要目标是由教师的"要我学",变成学生自主的"我要学"。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  相似文献   

14.
批改学生作业时,我发现学生经常出现这样的表述:爸爸身高170米;青青的体重是45克;看一场足球赛需要2分钟……如此荒诞的表述,让人哭笑不得。究其原因,是我们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得许多学生头脑中一点都没有对"数"的感觉。数学就是与"数"打交道的一门学  相似文献   

15.
数学实验成为新的促进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的方式,经验与研究表明,数学实验不能只是"指令性操作",数学实验需要学生在思维的牵引下去"做",数学实验的过程与结果需要让学生用数学语言去"说".只有经历了由"做"向"说"的演绎,才能让学生对数学实验有深刻的认识,才能真正达到数学理解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做中学""学中做"是新课改倡导的主要的教学方式。数学是实践性学科,让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做数学",可以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会发现、学会质疑、学会合作。主要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做数学"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许云洪 《考试周刊》2007,(48):13-14
教师如何让学生"乐"学,笔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教学的艺术水平,让学生看到学有所用,感到学有所获;在教学中灌输学法,使学生学得轻松;引导学生在自学和独立作业的过程中养成乐学的品质;对学生充满爱心,并善做"严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做一名善学者。  相似文献   

18.
古语云:“天机不可泄露。”教学中我发现适当的泄露“天机”,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洁是一位很自卑的女生,她总觉得自己差,平时也寡言少语。一次数学活动课,我和学 生做了一个猜数的游戏,先由一个学生想好一个三位数,然后请这个学生将这个三位数乘以27,再乘以 37,把乘得的积报出来,我根据积立即猜出原来的三位数是多少。其实,方法 很简单,只要把积的前三位数加上 1,和就是要猜的数。我悄悄地把这个方法告诉了洁,让 她代替我来猜,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使她满脸通红,看着她一脸的兴奋,我知道她其实不比 别人差。 芮是一位成…  相似文献   

19.
正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如果要使得小学生拥有良好的逻辑思维,那就必须要求数学建立在以"数学味"为基础的教育教学上,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逻辑思维,让他们从有趣的数学教育中得到乐趣,让每一位学生都对数学产生兴趣。纵观现如今的数学教育,尤其是小学数学课堂,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一种呆板式的"数学化"倾向,即学生总是抱着做对题、考好试的心态去学数学。显然,这种方法是违背数学教育规划的,所以,我认为我们有必要找回这种"数学味",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农村初中的数学"学困生"越来越多,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健康发展."让学"的真谛在于引导、在于激励,能激励数学"学困生"热爱学习,引导数学"学困生"学会学习,而首要的就是让所学的内容使学生感兴趣.教学中,教师要设计适合学生思维水平的情境,激发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