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什么是继承 ?继承 ,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从最广义上说 ,继承是指对前人事业的承接和延续。这是政治学和社会学上继承的含义 ,而不是民法学上的含义。在民法学上 ,继承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说 ,继承是指对死者生前权利义务的接受 ;从狭义上说 ,继承是指对死者生前的财产权利义务的承受 ,又称为财产继承。古代法上的继承是就其广义而言的 ,而现代法上的继承一般是指其狭义来说的。继承 ,又有动词与名词之分。作为动词 ,继承是指继承人承接死者财产权利义务的有法律意义的动作或行为 ,如子女继承父母的遗产中的“继承”。作为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有关侵犯死者名誉的案例时有发生,虽然对于死者名誉需要保护这一点少有异议,但有关保护死者名誉的理论根据却众说纷纭.死者名誉利益的保护和民事权利能力的关系,是首要的且无可回避的问题.保护死者名誉利益而不是权利的提法与民事权利能力理论和其他基本民事制度存在逻辑矛盾.笔者同意名誉权说并提出其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3.
有的人说:"一节美术课,没有示范,只有课件,这跟语文课、历史课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让任何一个教师来上,恐怕都能上."果真是这样吗?针对这一问题,我带领校美术教研组的所有成员进行了一次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4.
回顾教材中的记叙文名篇,无不是用细节描写来打动读者的. 人教版八年级教材<蜡烛>中有这样的动作细节描写:"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用两手抄在死者的腋窝下,把他拖走.""老妇人跪在死者旁边,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她双手捧起弹坑四周的浮土,一捧一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几个小时的功夫,她一捧又一捧,竟然堆起了一个小小的坟堆."文章讲述的是二战中,苏联红军解放南斯拉夫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自信     
有对的自信,也有错的自信。有充分的准备,又有力量能应付,这是一种自信。有人非常惊奇,为什么飞行员能用那么快的速度驾驶飞机,因而对机师说:“你所冒的风险可大得不得了!”机师的回答是:“做飞行员的一个责任,就是要确保不冒任何风险。”飞行员起飞之前,一定会尽人力之所能做好充分准备,相信自己一定能应付任何可预见的情况。这种自信是好的。这是一种对自己的能力有把握的自信。有天赋而又有自知之明,也可以产生一种自信。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小时候告诉父亲,打算一生献身文学,成为一个作家。他父亲深知作家的苦乐,对儿子说…  相似文献   

6.
南京市下關區第一中心小学,有一个事务員同志病死在学校宿舍里。死者生前工作積极,给老师和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大家为他的病死而感到难过。但是,也有一些人在慨叹“人生如梦”,说什么“昨天还是活蹦蹦的人,今天就一言不语了,人生无道理”。又有一些人因为死者的宿舍在事务处后面,不但不敢进事务  相似文献   

7.
<正>走过校园,一抬头,发现降了半旗,随后仔细观察了一番,整个小镇挂着美国国旗的地方都降了半旗,应该是悼念巴黎袭击事件中的死者,而在这些死者当中,也有美国公民。看学校的报纸,才知道学生们举行了烛光晚会,祈祷和平,拒绝恐惧。在课堂上,教授和学生们讨论了这次袭击。一个来自德克萨斯的女生说:"当我的同学对我说,你知道巴黎的事情了吗?我当时随口回了一句:恐怖袭击?我并不知道这个新闻,这只是我的即时反应而已。说实话,我并没有特别特别的惊讶和其他  相似文献   

8.
对于教学方法,应认识和掌握“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这一重要特点,正确处理好“有法”与“无定法”的矛盾关系。“教学有法”是指任何一种教学,都要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无定法”,是指实际教学活动中,不能总用一个固定不移的教学方法模式,对教学方法不能公式化和模式化,要善于艺术地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既要重视方法的科学要求,又要灵活地处理好教学。根据什么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呢?这是由教学方法,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这一双重特性所决定的。教学方法具有科学性。这是说,任何教学方法的确定和选择,都不是随意的,都是有其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9.
94年新高考历史问答题有三道: 41.墨子说:“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又说:“(战争)春则废民耕嫁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就上引言论,指出其思想核心,(2分)说明其社会根源,(6分)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6分)  相似文献   

10.
谁是凶手     
《高中生》2002,(10)
一青年死在了一座26层高的大楼底下,警方断定死者是从这座楼的楼顶上落下坠地而死。警方发现在死者的手心上用笔写着一个“森”字,像是在暗示着杀人凶手的  相似文献   

11.
有生必有死,上次我们讲了生命的诞生.本篇的话题是人的归宿,也就是死亡.人是怎样诞生的我们可以说得很清楚,但是,没有人能明确地告诉我们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因为没有人真正死了而回来过.只有死者自己知道得最清楚.所以今天我们在这里能讲的,只是人死了以后别人对死者的态度、处理方法,也就是丧葬文化. 在汉字里隐藏着很多关于丧葬的久远的秘密,其中有一些是惊人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法学界在死者是否享有人身权(乃至是否享有主体资格)的问题上存在几种不同的观点.其中,"近亲属权利保护说"最具逻辑上的说服力和实际上的可操作性.无独有偶,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诸国,在关于保护和利用死者(生前)形象所涉及的"死者形象权(或死者人格权)"问题上,也存在着死者是否享有权利的争论."近亲属利益保护说"以及相应的平衡相关法律主体(不包括死者)之利益的思想是我们在分析"死者形象权(或死者人格权)"问题时应坚持的立场.  相似文献   

13.
自庄子的《说剑篇》开始,中国可以说就有了非主流而又被视为不宜登大雅之堂的武侠文化。在这一领域,武侠创作曾泛起过一个又一个小高潮,尤其是  相似文献   

14.
博客需不需要“看门人”?这似乎不是个问题,却又越来越成为一个问题。说它不是个问题,是因为自博客问世后,使得信息发布权不再仅仅掌握在一小部分媒体人手中,博客将话语权赋予了广大平民。每一个网民都可以方便快速地建立自己的网上空间,以任何形式发表任何内容的信息供所有人共享与交流,没有中间环节,也不受任何控制。也正是因为这样,博客才拥有了蓬勃的生命力。有人说,世界上每四十秒就有一个人建立了自己的博客;有统计显示,从2005年3月以来,全球博客的数量已经增加了3倍。  相似文献   

15.
有的人说:"一节美术课,没有示范,只有课件,这跟语文课、历史课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让任何一个教师来上,恐怕都能上。"果真是这样吗?针对这一问题,我带领校美术教研组的所有成员进行了一次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16.
我的信念     
生活对于任何一个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情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相似文献   

17.
A 不记得是谁说过:电视这破玩意儿,令人着迷又不具备任何意义。 我觉得这活太有道理了。  相似文献   

18.
自杀疑云     
侦探杰米赶到现场。死者死在自己的房间里,房门锁着,钥匙插在门内侧的锁孔里。没有遗书。一本翻开的日记丢在床头,最后一篇已经是上个星期的了。警长翻了翻日记,又检查了一下钥匙,发现钥匙正反面各有一个完整的圆形指纹,与死者对比,证实是死者右手食指和拇指的指纹。于是警长肯  相似文献   

19.
佚名 《科技文萃》2005,(10):95-97
普洱茶有一个与任何茶叶不同的地方,就是别的茶叶一般是越新越好,而普洱茶却正好相反,"愈陈愈香".这份"陈韵"也是普洱茶爱好者最为推崇的一点.可以认为,古代茶叶制作和贸易手段限制,造就了普洱茶的这份特别.而这又让人们在饮普洱茶时,真的有一种品味历史的感觉.  相似文献   

20.
宁静的道格拉斯庄园突然发生一起凶杀案,庄园主人被击碎了头颅,窗台上留下一行血脚印以及一张写着"V.V.341"的卡片。死者手上除了结婚戒指,其他的戒指都在,而且道格拉斯夫人对于丈夫的死似乎并不悲伤,庄园客人巴克说话也闪烁其词,庄园里的人似乎都在掩饰什么,庄园被一种神秘的气氛所笼罩着。凶手是谁?死者真的是道格拉斯先生吗?道格拉斯先生与"恐怖谷"有何瓜葛?福尔摩斯先生又是怎样认清这起神秘事件的真实面目,揭开道格拉斯先生为摆脱恐惧而自编自导的谋杀案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