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不能简单地作为一个客观的“事实”领域加以对待,无论是课程知识的选择、组织还是课程的实施和教学都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征,完全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传递“价值中立”的知识是难以实现的教育鸟托邦。正确对待课程知识的意识形态特征与客观性是课程编制与实施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伦理知识是关于信仰、信念的知识,而非价值中立的“信息”“符号”。并非伦理知识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中也蕴含伦理道德的价值追求和信仰、信念。科学信仰应是价值理性的“名正”与工具理性的“言顺”统一的“名正言顺”的信仰和知识。知识的伦理性与能力性是相互作用的,知识伦理的科学化的基本保障是知识伦理的价值追求与思维逻辑的统一。教育目的、教育价值与作用、知识与能力关系、师生关系、教育公平正义、城乡教育关系等方面的教育学知识的伦理价值追求与思维逻辑具有内在的对立统一关系。加强教育学知识伦理的价值追求与思维逻辑的统一,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价值理性引领工具理性;提高思维能力、转化思维方式,寻找教育学知识伦理价值追求与思维逻辑统一的新概念、新常识和新理论;妥善处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增强面向未来和现代化的思维洞察力与领悟力。  相似文献   

3.
教育知识的选择、组织和评价并不是价值中立的,它反映了权力的分配和社会控制原则。伯恩斯坦的“教育知识编码理论”依据“分类”和“构架”两个核心概念从更微观的层面剖析教育知识结构及潜在的权力关系,揭示不同编码类型反应了不同的权力分配原则。教育编码理论提醒我们,教育知识结构的变革会引起权力关系的变化,实践中需协调因教育知识结构改革而改变的权力分配,并积极建设与其知识变革相适应的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4.
从存在现状、理论渊源、教育视域和实践层面来看,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全面强调“价值中立”原则,是一种不科学不合理的教育导向。辩证地加以分析和认识,“价值中立”原则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它更适合被定位为一种教育手段。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对“价值”的把握,应该提倡“小中立,大导向”的教育主张。  相似文献   

5.
“价值中立“是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难点,本文拟从“什么是价值中立“、“为什么要强调价值中立“、“价值中立如何操作“等三方面对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关于教师的价值立场历来就是教育思想家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在道德教育中教师应该“价值中立”,从历史、逻辑、现实等几个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道德教育中教师的价值中立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价值中立的意义不是无限的,而要有一个限度。  相似文献   

7.
美国教育家阿普尔通过追问“谁的知识最有价值”,对其教育“知识”的合法性进行了深刻的思考,由此将其研究视域的“知识”功能主义推进至“知识”的政治伦理问题域,开拓了教育学研究的新向度。基于教育“知识”话语的主体性视域,重新解译教育的“知识”“科学性”与“知识”的教育“合法性”,对我国新时代教育内卷、学业负担过重等一系列教育现实问题的顺畅解决具有理论层面的重大意义导向。破解教育与课程知识的“知识”合法性遮蔽,要遵循教育的“知识”合法性;兼顾学校课程体系的深度与广度,以“差异化”课程实现知识的合法性建构;构筑严格的审查机制与审查标准,确保“知识合法化”有效落实;缔造教育学的实践创生范式,实现师生的生命成长与觉解;组建多方协同的教材编写团队,建构更加公平合理的知识选择体系。  相似文献   

8.
科学课程是科学课程决定者以社会意识形态的媒介、个体看问题的特定视角来选择、组织科学知识而形成的。科学课程是与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科学课程决定者看待科学知识的角度等密切相关的,是具有“价值性”、“社会性”和“选择性”的。这一新的阐释将使研究者、师生认识到科学课程是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特定社会的价值因素以及个体看问题的“角度”的,科学课程知识并不完全代表人类探索自然的真实状况,而是具有局限性、境域性和片面性的,是需要不断完善、修正与发展的。只有放弃“客观”、“价值中立”、“普遍正确”的科学课程理念,不断反思和追问科学课程知识的真理性,才能真正深化科学教育研究、深入进行科学教育实验。对于师生而言,在科学课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没有人掌握着永远正确、不容反驳的知识真理,由此促使教师在教学以及社会生活中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并在实践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心理辅导课。在心理辅导课堂中教师是不是应该保持“价值中立”、教师能不能对学生进行“价值判断”,这两个话题一直以来是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和专家学者争议的焦点。笔者认为,“价值中立”是心理辅导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但是由于心理辅导课和心理咨询存在着种种不同,因此不能也不应该在心理辅导课中完全地贯彻“价值中立”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中立主席法”是课程行动研究的重要策略,它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本文从教师作为“中立主席”的内涵出发,探讨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以“中立”的角色观测课堂,旨在通过已有研究明晰教师在教学现场的策略和方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起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心理辅导课。在心理辅导课堂中教师是不是应该保持“价值中立”、教师能不能对学生进行“价值判断”、这两个话题一直以来是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和专家学者争议的焦点。笔者认为,“价值中立”是心理辅导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但是由于心理辅导课和心理咨询存在着种种不同,因此不能也不应该在心理辅导课中完全地贯彻“价值中立”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迄今为止,对“灌输论”最有力的质疑是“不道德论”。“不道德论”的立论是“无灌输道德教育”,“国家对道德中立”和“教育中立”是其理论支柱,是代表着自由主义立场的教育思想。面对着自由主义教育理论对“灌输论”的质疑,任何语义上的辨析都是徒劳的,因为自由主义教育理论在本质上质疑任何教育权力,反对任何意义上的“灌输”。因此,任何对“灌输论”立场的退缩,都是在向自由主义教育靠拢,同时也就是放弃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权力观点的坚持。  相似文献   

13.
按照对科学的通常认识,认为科学排斥价值,价值中立因而也就成了科学的“客观性”和主要优点的表现。事实上,这只是一种假想,价值中立在教育科学中有意义,但更有局限性,它的内容不像其名称所表达的那样,是普遍的价值中立,而是有限的价值中立。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可以从区分四个不同层次的成份入手,即实际的价值判断、科学陈述中的价值中立、科学活动中的价值基础、以及作  相似文献   

14.
在对王学的研究作多维度思考的时候,方法的多元尤为重要,方法决定视野,视野决定论域。在知识与价值的关系中,“价值中立”应与“非价值中立”交互并存。除了从历史与现实的相互联结上来展开对王学的研究外,宏观与微观的不同角度,结构主义的方法以及比较文化的视野的建构都是非常必要,也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5.
对“政治教育”的概念、内容、形式、衡量成效的标准提出质疑。认为标榜“政治中立”的西方国家,虽在实施政治教育时羞羞答答,但他们讲求政治教育的策略和效果的观点是可借鉴的;提出政治基础教育的两种范式一是以“政治”为主,一是以法制为主,认为政治教育内容以相对稳定为好。通过对日俄不同模式比较,说明学校在政治上“中立”,对维护政府统治有利。  相似文献   

16.
学校德育是一种价值引导活动,教师在价值引导过程中不可能保持完全的“价值中立”,但是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价值中立”。教师在某种程度上的“价值中立”对于学校德育而言是有价值的,它可以规避过度的价值灌输的风险,还可以提升儿童的道德选择力和道德自主建构力。但是,“价值中立”的局限性也非常明显。因此,我们有必要辨证地来看待“价值中立”,重新认识“价值中立”与“价值干涉”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西欧和美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在较大的资本主义国家里,普通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在发生明显的变化。本文拟对美国、英国、法国和联邦德国所发生的这种变化的最一般趋势作一描述。为此,将探讨下列问题:资产阶级精神“中立”教育和公开教育理论家的辩论;资产阶级间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学术界缺乏专门对人文科学的“价值中立”问题的探讨。研究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对马克思·韦伯的“价值中立”理论的内涵实质进行探讨并对“价值中立”理论进行全面地梳理。在人文科学研究中,人文科学研究者应该以价值中立即纯客观的态度考察和描述经验事实,同时以人文精神作为价值取向来选择对象、评价对象的价值和意义,使二者能够有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价值中立有助于保证教育研究的客观性,是一个可欲的原则。但人们对研究结论的社会价值期待、研究者自身的价值负载、研究问题的确定、研究结论的陈述等都对价值中立原则提出了有力的挑战。明确研究定位,区分价值关怀与价值偏向,正确认识价值中立的程度,是解决教育研究的价值中立困境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知识与教育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关联。如何回答“什么是知识”,对于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实证主义、实用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知识概念的回顾说明知识概念牵涉到知识与认识者的关系,知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知识本身的逻辑性问题,以及知识与社会等多重复杂关系。知识概念不断演化的历史带给教育的重要启示是:教育者必须明确自己的“知识立场”,去除知识的“真理”光环,引导学生认识知识的历史,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批判意识,引导学生形成对话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