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世伟 《图书馆建设》2024,(1):18-43+54
英国国家美术馆收藏与陈列的绘画作品所呈现的文献与阅读分为五个方面:一是不同的文献类型,二是不同的文献装帧,三是不同的持书姿态,四是不同的阅读场所,五是不同的阅读群体。这些碎片化的文献与阅读信息,为图书馆学和文献学在研究世界文献发展史和阅读发展史上提供了一个艺术维度的全新视角,为相关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有关研究信息,值得我们予以重视和珍视。  相似文献   

2.
近三四年间,儿童分级阅读的研究与推广在我国热了起来。这是我国少儿出版的繁荣和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少儿出版大国,每年出版的少儿读物三四万种,儿童作为全民阅读的基础和重点,如何在海量出版物中进行选择?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处于智力和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阅读能力,因而应当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选择不同的读物。这是我国儿童分级阅读主张产生的现  相似文献   

3.
编辑阅读与校对阅读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奇 《出版科学》2008,16(3):21-27
校对阅读与编辑阅读,是两种性质不同的阅读。编辑阅读的基本特征是"审",校对阅读的基本特征是"校"。两者的阅读对象、阅读目的、阅读方法和绩效评价都不相同。校对者必须进行校对阅读技能训练,掌握校对阅读的特殊方法,还要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4.
少年儿童分级阅读及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级阅读起源于发达国家,其概念产生于对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特征的科学分析.少年儿童在不同的成长时期,阅读性质和阅读能力是完全不同的,分级阅读就是要按照少年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为其提供科学的阅读计划,提供有科学性和有针对性的读物.  相似文献   

5.
中等师范学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师生.了解中师生读者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阅读心理、阅读兴趣和阅读特点,掌握他们在学习中对图书资料的需求规律,是做好中师生导读工作的前提.针对中师生在阅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的阅读需要、阅读习惯和效果,采取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阅读指导,是中师图书馆导读工作的核心内容.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正确掌握读者这些特点,对他们的阅读进行启发与诱导,采取多种引导方法,去影响"干预"他们的阅读行为和阅读兴趣.现结合我校图书馆的实际,就如何对中师生做好导读工作,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女性阅读"是女性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女性在阅读中因自身所处时代不同,造成了阅读视角的不同。本文探讨了中国传统社会与中国当代社会女性阅读视角对女性自我发展的影响,以及图书馆在"她"阅读时代来临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张彬 《新世纪图书馆》2013,73(11):47-49
论文以阅读价值观的思考为目的,运用类比的方法分析阅读的价值和价值观问题。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价值论和方法论的不同视角,不同的群体和个人有不同的阅读价值观。结论是:秉承自由平等精神的图书馆人应该具有智慧包容多元的价值观,从而推动真正的全民阅读。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阅读推广不仅仅局限于某项载体活动的开展,其效果最大化的前提是与社会各方的合作。合作的过程就是唤起社会不同行业、不同层面对青少年阅读关注和重视的过程,也是少儿阅读的推广过程。文章力图通过图书馆开展少儿阅读活动的案例,探索与社会合作推动青少年阅读推广的形式、内容和机制。  相似文献   

9.
提升居民阅读获得感是新时代农村公共阅读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立足湖北省69个行政村的调查数据,分析农村居民公共阅读获得感总体特征,运用关联分析探究其影响因素,再以logistic回归明确群体间差异。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公共阅读获得感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个人阅读喜好程度、阅读重要性认知、农家书屋平均停留时间及借阅册数与公共阅读获得感正相关;不同的职业、居住地、阅读习惯,以及农家书屋参与次数及阅读活动参与情况不同的群体间存在显著的获得感差异。要提升农村居民公共阅读获得感,应完善阅读服务供给和阅读场景营造,提高农村居民公共阅读的参与率和参与度,采取差异化和针对性策略提升不同群体的公共阅读获得感。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大学生读者的阅读目的和文献信息处理能力不同,把阅读周期划分为浅泛阅读期、学习阅读期和研究阅读期。针对每个阅读周期的阅读特点,图书馆要提供不同内容和层次的服务工作,达到既满足不同层次的阅读需求,又推动图书馆服务工作有序、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分级阅读是按照少年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为其提供不同的读物.分析了农村少年儿童阅读情况和公共图书馆开展分级阅读的优势,构想了在农村小学开展分级阅读活动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2.
张丽 《图书馆界》1999,(3):44-46
阅读是人们获得知识、陶冶情操的主要活动.它是受一定的阅读动机所支配的.每个读者群在不同的阅读环境中,都具有各自不同的阅读动向.社会上的读者群与学校中的读者群的阅读动向就不相同,不同的学校中读者群的阅读动向又不尽相同.学校图书馆作为读者的"第二课堂",有责任了解它的读者的阅读情况,尤其要对学生们的阅读动向进行分析、探讨,了解其成因,找出其规律,才能知己知彼,扬长避短,有的放矢的对学生们进行导读.  相似文献   

13.
孙树娇  袁钢 《兰台世界》2016,(16):66-67
阅读是人类认知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和阅读本质的调查分析,剖析了大学生在阅读的方式方法和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阅读目的对图书馆及图书馆员提出应对的阅读引导措施。  相似文献   

14.
石增富 《大观周刊》2013,(11):207-207
课堂上阅读课的教学是提高学生阕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阵地。当然教无定法,不同的阅读材料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多方位的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仅仅靠阅读课的教学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配合大量的阅读练习。下面仅仅谈谈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阅读是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图书馆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研究课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学界取得了较多的成果。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指出,生理学的研究集中在阅读与老化的相互影响、降低老化对阅读的影响,心理学主要研究工作记忆老化及不同阅读策略、不同文本体裁、不同文本元素对阅读效果的影响,社会学聚焦于老年人阅读的社会价值、阅读状况、影响因素、社会障碍与社会促进研究,教育学关注老年人的阅读能力、阅读行为和阅读策略研究,图书馆学主要研究老年人的阅读兴趣、老年人阅读与图书馆利用的关系及图书馆的老年阅读促进。各学科在研究视角、对象、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存在分野,但在思想基础、研究取向、研究主题、研究方法上也存在相互交融和借鉴之处。参考文献96。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意义]比较有声阅读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在阅读效果及认知负荷上的差异,为不同场景下阅读方式的选择及阅读资源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过程]运用对照组实验方法,选取两种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借鉴PISA阅读理解测评框架编制问卷测试阅读效果,利用NASA-TLX量表对认知负荷进行测量。而后通过描述统计与混合模型方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 /结论 ]有声阅读在简单记忆阅读效果上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没有显著差别,但在深层次阅读效果层面不如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有声阅读的体力负荷与受挫负荷显著高于纸质阅读,有声阅读的努力负荷显著高于数字阅读。据此提出不同阅读方式的适用场景。  相似文献   

17.
蔡健 《图书馆学刊》2013,(11):75-77
儿童是全民阅读活动推广的重点对象,儿童的年龄阶段不同,其智力发育与心理发育存在较大差异,相应的阅读能力也各不相同,所以要根据儿童的年龄段选择不同的读物.现阶段关于儿童分级阅读研究是一大热点,分析分级阅读推广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梳理徐旭的阅读指导思想发现其强调阅读指导的教育属性,他提出阅读指导的分众指导和分级指导原则,根据读者情况不同进行不同的指导,支持读者的系统学习;提出了完整的阅读指导框架,认为书目是阅读指导的基础,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引起兴趣并保持兴趣,读书方法的指导需因书而异,因人而异;注重阅读调查,关注读者阅读体验,并注重从多种渠道收集数据。徐旭的阅读指导思想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民国时期图书馆的阅读指导产生了积极影响,对当下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颇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服务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理、心理、行为习惯和认知方面的差异,在阅读推广对象、阅读推广主体、阅读推广客体和阅读推广方式等方面组织开展不同的阅读活动,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充分重视阅读活动的评估。  相似文献   

20.
对高校图书馆如何利用手机短信服务开展图书阅读推介进行了研究。其背景是因为目前高校图书阅读现状令人堪忧,其前提是因为目前高校图书阅读已引起了普遍关注,其措施是针对不同类型的读者编制与发送不同的手机短信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