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亚健康的成因、危害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原 《柳州师专学报》2004,19(3):113-115
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心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的综合状态。人类大约有七成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已向人类健康出示了黄牌,亚健康在很大程度上是慢性非传染病的潜伏期。人类可以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平衡心理、动静结合、改善生活环境等手段,预防和摆脱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亚健康概念的提出以及亚健康状态的身体症状,分析造成人体亚健康状态的原因。过度疲劳造成的精力,体力透支,人的自然衰老,现代身心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的前期,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剧烈运动导致的亚健康状态。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独特功能对人体亚健康状态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本文并提出了中老年人参加健身运动应掌握适宜的运动负荷以及如何控制运动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关于人体亚健康状态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亚健康概念的提出以及亚健康状态的身体症状。分析造成人体亚健康状态的原因。过度疲劳造成的精力,体力透支,人的自然衰老,现代身心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的前期,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剧烈运动导致的亚健康状态。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独特功能对人体亚健康状态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本文并提出了中老年人参加健身运动应掌握适宜的运动负荷以及如何控制运动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其主要分为生理亚健康、心理亚健康和社会适应亚健康三类,我们可通过改善生活环境,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心态平衡等多种途径来预防亚健康,该文从亚健康状态的表现谈起,对亚健康状态的形成原因及其预防措施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从而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们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相关因素分析及转化干预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军 《闽江学院学报》2004,25(2):118-121
本文通过对256名大学生亚健康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出现亚健康状态的已相当普遍,亚健康的存在已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本文试图通过改革现行的学生管理体制及通过改革现行的体育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来转化干预大学生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6.
以宁波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情况及体育锻炼对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校教师群体是亚健康状态的高发人群,特别是中年教师,是亚健康高发生年龄段.亚健康状态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有关,女性教师亚健康发生率高于男性教师,亚健康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升高,亚健康发生率与学历成反比.缺乏运动是导致亚健康发生的重要诱因之一,坚持科学、合理的运动对于预防亚健康的发生有一定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医学家把健康称为人体“第一状态”,把身患疾病称为人体“第二状态”,把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状态称之为“第三状态”,又叫“亚健康”。亚健康是指人的机体虽无明显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表现为“一多三少”,一多是疲劳多,三少是三种减退: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和适应能力减退。据有关专家调查表明,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患者多在20~45岁之间。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竞争日趋激烈,这些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日渐加重的缘故。如果对亚健康无动于衷,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亚健康人群…  相似文献   

8.
赵光禄  王素娟 《考试周刊》2012,(75):156-157
部分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存在已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本文根据大学生心理、肌体、人际交往等诸方面的亚健康状态提出了有效的干预对策.以期帮助他们尽早走出亚健康状态,促进其心理、肌体、人际交往等诸方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70%左右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面对严峻的现状,科学积极的健身活动是摆脱“亚健康”的首要选择,而合理的营养是远离“亚健康”的基础和保障。本文着重阐述了“轻体育”与“亚健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及运动处方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的综合分析,指出体育运动是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的重要手段,阐明了运动处方在改善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现状,探讨造成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相关因素,采用自制的"亚健康"状态自我测试调查表,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浙江省5所高校的200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约占53.77%的大学生心理处于一种健康与非健康之间的"亚健康"状态.社会因素、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心理素质、校园环境、家庭因素等是造成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认为体育锻炼是促进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对预防、减缓、消除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具有独特功效.  相似文献   

12.
亚健康状态的发生,不仅与机体自身的营养、代谢等状态有关,而且与行为因素,环境、社会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等的综合作用密切相关.应在积极诊治以躯体症状为主的躯体性亚健康状态的同时,加强以心理症状为主的心理性亚健康状态和以人际交往中的不良症状为主的人际交往性亚健康状态的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社会存在的心理亚健康状态是伴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的,心理亚健康的潜在危害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些心理亚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沉迷网络、孤独、冷漠、炫富、仇富等方面,这些亚健康的状态对社会人际关系、社会氛围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和成因应当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4.
生命·青春     
生命与健康远离亚健康亚健康状态是指人虽然无明显疾病,但呈现出疲劳,活力、反应能力、适应力减退,创造能力较弱,自我有种种不适的症状的一种生理状态,也称为“第三种状态”或“灰色状态”。亚健康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是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虽然亚健康不属于现有的已经明确病因和定义的疾病,但它会诱发这些疾病。因为在亚健康状态下,人的免疫功能将大大降低。亚健康也往往是一系列疾病的前兆,世界卫生组织指出:  相似文献   

15.
高校教师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如今正在成为亚健康的高发人群,本文在分析当前河南省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情况,以及探讨引发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教师预防亚健康状况的对策与途径。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人们大多只关注教师头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蜡烛”之类的美丽光环,很少有人注意到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广东省教育工会在2005年2月对全省19所高校近万名教师的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约一成处于基本健康状态,约二成处于各种疾病状态,约七成属亚健康状态。在亚健康人群中,又约有1/3至1/2的人属重度亚健康,即处于疾病边缘状态。”导致教师亚健康的主要原因不是身体健康问题,而是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轻则影响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影响教师个人工作业绩,重则影响一代人,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可见,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又叫慢性疲劳综合症即"第三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经(略)有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在中国亚健康的人群不断的增加,7亿多人正处于亚健康状态,教师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320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亚健康现患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体育教师亚健康的现患率为68%,女体育教师的亚健康高于男体育教师,40—50岁年龄段的体育教师亚健康现患率最高。本文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预防和改善亚健康状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引发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原因,然后从不同的引发因素探讨亚健康状态的表现特点、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分型,针对不同的引发因素和表现特点实施具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养生苑     
《师道》2007,(3)
警惕亚健康的七个特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人的健康状态可分为健康人、病人和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亚健康的基本特征是身体无明显疾病,  相似文献   

20.
学生心理"亚健康"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通过心理"亚健康"之自我测试问卷,对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态进行调查,探讨导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因素,并根据导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因素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