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建斌 《班主任》2008,(3):32-33
上眼保健操时,我走进教室,两个小监督员正来回巡视,监督全班同学认真做眼保健操。见我进来,一个小监督员马上跑来说:“老师,咱们班又被扣分了,流动红旗又泡汤了!”看他一脸无奈的样子,我说:“是不是你们工作不到位呀?”他赶紧申辩:“我们很负责了,可不知为什么,大家就是不认真做,老扣分。”我心里一动,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老师要同学们用一两句话说说教室的特点。芳芳说:“我们的教室宽敞。”明明说:“我们的教室明亮。”小刚听了,说:“老师,我能把这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我们的教室既宽敞又明亮。”“真棒!”老师笑着说,“我们的教室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宽敞,一个是明亮。小刚在句子中用上‘既……又……’,把教室的两个特点连起来讲,既简洁又清楚,值得大家学习。”  相似文献   

3.
一次,我走进教室,正准备上课。环视教室一周,看见王梦雨同学举着手。她一脸的兴奋劲,于是站了起来,说:“老师,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被这一举动弄得有些不知所措。教室也像炸开了锅,同学们叽叽喳喳议论开来,心思也被这一举动所吸引,个个兴奋不已,完全没有了上课的准备。课前精心设计的一堂课,难道要被这意外事件所耽搁,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又如何完成?怎么办?我稍做考虑,何不利用这次机会和孩子们好好交流交流。于是,我把这个问题又交给了学生:“大家一起来想个好办法吧!”小朋友们个个更加兴奋,七嘴八舌起来:“我们一起说祝她生日快乐!”“放学…  相似文献   

4.
杨艳艳 《山东教育》2011,(11):17-17
一日我正忙着,突然被同事硬拖着去看学生练球。原因很简单,他六岁的儿子小杰一个月来在校乒乓球训练馆“游手好闲”,已成为“另类学生”。同事拖我来,是想让我帮他“诊诊脉”。  相似文献   

5.
“该起床啦,快起来呀!嘟——”床头那只该死的“鸭子”又把我的瞌睡虫给吓跑了。一天只能和“周公”约会5个小时,其余的时间全被那些个“白纸黑字”的“厚脸皮”抢走了。唉!谁让我是初三生呢?到教室了。看,这就是我们的“战场”。“哟!‘鱼煮盐’,你那双‘肿鱼眼’可真有观赏价值呀!”刚进教室,朱磊就和我开玩笑。“你那双‘蒙猪眼’也挺酷的嘛!”我回敬了一句。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在搞“手工印刷”,我突然想起昨晚的数学作业还没搞定。于是,我赶忙向梁静借数学作业来“复印”,谁知她只丢来一句:“正在进行!”又埋头“苦战”了。正在我绝望之…  相似文献   

6.
卖废品     
这个星期,学校组织了卖废品的活动。这些废品换来的钱将全部捐给山区的贫困学生。第一天早上,我从家里带走了4斤报纸一到学校就看见同学们提着大大小小的口袋往教室跑。我也铆足劲儿,跑到教室门口。我来不及喘气,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是教室吗?活像一个“废品收购站”!我觉得走错了,可“四·三班”的牌子却把我吸进了这个“废品收购站”。一进教室,我更是瞠目结舌:坐在我后面的倪柏冀和胡文婷把麻袋都用上了!中午,我又从家里拖了一些废书和一些纸板,把我累得半死。第二天,我再次“洗劫”了家中的废品。这时的教室已经又比昨天满了一些。…  相似文献   

7.
一天中午,我按惯例去教室转转,还没到教室,就被迎上来的学生团团围住。“老师,廖剑又打人了。”“他把王芳打哭了。”我心头一紧,唉,这个捣蛋鬼,又惹麻烦了。这孩子每天都要与同学发生矛盾,全班同学已经没有一个人愿意跟他玩了。  相似文献   

8.
“嘭……”,一个足球从教室的后门射到了黑板上并且反弹到了前排的男同学身上,继而是一个头发上有个“X”造型的同学闪进了教室。刚才被球弹到的男同学一个飞勾腿又让他摔了个嘴啃泥,教室里满是喝彩声。这是我刚休完产假学校让接手的初二(2)班。虽然心里已是惊涛骇浪,但我知道这是开展礼仪教育的最好契机。  相似文献   

9.
送走六年级的学生,又循环进入一年级的教室,那十一二岁少年“高大”的身影曾让我汗颜,如今我再一次被“仰视”,我的“高大”又重回身边,心里却是那样的慌乱。因为.过山车最为惊险刺激的场面——下冲,已经开始了!  相似文献   

10.
校园的声音     
陆之奕 《新读写》2020,(4):36-36
鞋带散了我总是嫌烦,情愿相信绊倒是个小概率事件又信步往前。可有一日我正为了免受迟到的责罚而匆匆奔跑,却被一道宏亮又夹杂着上海口音的声音生生拦下:“系好再跑!”我一顿:“好,到教室就系!”拔腿就溜。“系好!不系好不许走!”我只得蹲下身,有些无奈又有些不耐烦地看着居高临下的保安叔叔。  相似文献   

11.
高二(2)班女生寝室有内盗,几次闹得师生焦头烂额。一天,我午间巡视到该班教室时,只见几个女生在教室外气愤而神秘地谈论着,教室里也充满着紧张与不信任的气氛,看来,又遇到了那个“老大难”问题。了解情况之后,我做了以下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房书卷  房明 《湖北教育》2003,(21):22-23
班主任对学生所做的思想工作,基本上都体现着“善意”终有“善效”这一规律。但是,在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的情况下,“善意”未必有“善效”。 记得有一天,我去上课。刚走到教室门口,就被已在那等侯的赵娜挡住了,一双祈求的眼睛,想说什么,但又没有马上说。我便问道:“有事吗,赵娜?”她仿佛鼓足了勇气,  相似文献   

13.
考试     
年底又要进行期末考试了,我被派往几年前任教的小学考场。一进教室,我被一阵欢呼声包围了。“音乐老师,音乐老师……”。我仔细辨认着,这些明显长大的孩子还能看出一年级时的痕迹。一位虎头虎脑的男孩挤到我跟前:“老师,你还认识我吗?我是亚军,我是mi,你忘了小琳是do……”。我抚摸着他的头,心里一阵感动:“记得,怎么不记得!”八个孩子一字排开站在我面前。这  相似文献   

14.
担任初一的九九·四班班主任是我班主任生涯的开始。虽然没有经验,但我知道,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艰苦、细致而又具有创造性的工作。经过半个多学期的摸索、尝试,我终于初尝成功的喜悦。几个月的实践使我认识到,班主任工作必须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为学生营造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厚的学习场所记得第一天走进教室,映入我眼帘的是零乱不堪的景象:破旧的讲台积满了灰尘;教室四壁污迹斑斑,有些地方已砖头裸露,没有一幅字画……整个教室显得没有生气,更不用说“文”气了。看到这种情景,我想:这样的学习环境能让学生安心学习吗?能有凝…  相似文献   

15.
竞赛之前     
下午我们班就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科竞赛了,那帮小鬼这会儿在干什么呢?我一边想着,一边匆忙放好车,向教室走去。“张老师!张老师!”值日老师喊住了正要进教室的我。我停了下来,扭头问道:“有事吗?”“你们班今天中午……”他瞅瞅教室,压低声音说。我也望望教室,这帮小家伙又惹祸了?教室里真安静,一个个好像在认真看书,目光却不时从书角飞出来,耳朵支棱着,似乎恨不能贴在玻璃上,听清我们的对话。我的心猛然收紧,“今天中午,你们班教室里乱成一团了。听说有个同学带了个虫子来,大家都围着……”值日老师还说了什么,我已听不见了。真是好样的,这…  相似文献   

16.
那天下午大课间跑步结束,我到教室写通知.一进教室就看到一群男生围在讲台旁,经验告诉我,他们一定是“老毛病”犯了——又在玩电脑游戏。可还没有等我走到跟前,几个眼尖的就看到了我,察觉到形势不妙,纷纷“逃窜”了,只有一个“主犯”还“浑然忘我”地在电脑前一边用鼠标点着屏幕.一边和周围的同学津津有味地交流着。  相似文献   

17.
再玩一分钟     
下午活动时,我带孩子们去玩沙。孩子们一路欢呼着进了沙坑,一个个低着头起劲地玩着。我也同他们一起高兴地挖着,说着。我们垒了一个城堡,孩子们围着城堡不停地拉着我转,还不时用他们稚嫩的小手去摸摸拍拍,幸福洋溢在孩子们的脸上。不知不觉,吃饭的时间快到了。我对孩子们说:“请小朋友把玩具收起来,我们该回教室了。”我连喊三声,可是没有一个孩子理我,都在继续完成自己的作品。我又喊了他们一声,突然,不知谁大声嚷着“不,我不回教室!”我循声望去,原来是王海牛。只见他一脸严肃,“倔强”两字“写”在他的脸上。我不由被他…  相似文献   

18.
第一堂课一九五九年五月十六日,是我被调到黄口镇小学担任五(4)班班主任工作的第一天。上课铃响了,我满怀信心地去给同学们上第一堂课。走进教室,一切都令人失望:学生仅到了二分之一,他们有的正传递着扑克牌,有的在转脸说话,有的正敲着桌子低声唱歌。我走到讲桌前,他们才暂时安静下来,以好奇的眼光看着我这个新任班主住。几分钟后,班内又乱起来了:有个学生转脸向身后的同学使了个鬼脸,指了指我,划了个“6”字。我正想指出他的错误,要他注意听讲,忽然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李保华在后面踢我的腿。”接着,门外又是迟到的同学“报告”声,有一个同学连教室门也不走,就从后边的窗台上翻进来了。我的话不时被他们打断,一堂课就这样过去了。  相似文献   

19.
“牡丹,快过来!”我双脚刚踏进教室,就被万事通叫住了。“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呀!都不让我喘口气。”“听说今天有一位男生要转进我们班!”万事通兴奋地告诉我。“嗨,我还以为你又发现新大  相似文献   

20.
“老师,孙强、周伟……去捉蜗牛了。”刚踏进2(1)教室我就听到同学大声喊起来,整个教室内乱哄哄的。我本想利用准备好的蜗牛对学生进行简单讲解就结束本课,可这平静的心境霎时被同学们的吵闹声打乱了。“为什么打上课铃后仍不回来上课?”“老师,同学们都喜欢捉来蜗牛观察,没回来的同学可能捉入迷了吧!”班长起来回答了我的问题。今年又教《蜗牛》一课,吸取去年经验教训,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我提前告诉学生在教室里坐好,我们一起去捉蜗牛共同观察。踏进教室时一双双热烈求知的眼睛聚焦到我身上,在这“无声”的课堂中我请几个爱观察的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