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德体验"植根于一定的教育思想,是相关教育理论的演绎与聚焦。文章提出实施"道德体验"的教学主张,将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三种学习方式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道德""在活动中感悟道德""在体验中提升道德",确保《品德与社会》课程追求的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社会性发展的教学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2.
<正>《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课程,实施生活化教学是新课改下品德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也就是说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我们要摒弃枯燥而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将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与感悟,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内心积极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与内化的道德认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品德与社会的学科功效,使之为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3.
儿童品德的形成主要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直面生活,回归生活,从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评价等方面与生活进行对接,让学生获取道德体验,是切实提高品德学科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社会》课不同于语文课,它有自身的教学目的和特点。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带着新理念走进新课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打破旧课程的局限,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此,本人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的情感教学,其宗旨是在上《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科学地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得到不同的感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陶冶学生的情操。人类的高级情感,主要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主要是对社会情感的…  相似文献   

5.
<正>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是根植于学生生活,同时服务于学生生活的体验式教学。本文通过课前生活体验、课中情景设置及角色扮演、课后延伸体验等方式,使得学生有了良好的道德认知和情感,形成了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  相似文献   

6.
著名学者刘惊铎认为:"体验是道德的本体,道德体验是有魅力的道德教育,道德体验就是回归道德教育真谛的道德教育。"《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许多课文的品德体验活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在课程实施中,体验活动走过场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其教育价值并没有得到真正地实现。作为教学中的体验即体验性学习,是指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再造和再创活动,进而产生  相似文献   

7.
品德教材(包括《品德与生活》与《品德与社会》)的主要功能是"激活"。发挥品德教材的激活功能,需要教师确立作为教材开发主体的意识,学会"用教材教"。能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教学对象,对教材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而这其实就是教师优化教材的过程。优化教材,应以发挥品德教材的激活功能作为衡量的主要标准,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事可干,有情可抒。而所谓道德实践,就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指导下有目的地开展社会活动。道德实践是一个过程,是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相似文献   

8.
一、组织学生课前参与,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为课程实施做好生活准备。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必须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去发现、体验道德的力量,从而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如果把《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仅局限在课堂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确立开放教学的思想观念,组织学生课前参与,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为课堂教学提供生活准备。我在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课  相似文献   

9.
有效的活动贯穿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始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道德品质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活动化教学,帮助学生不断提升道德知识,增强情感体验,提升道德觉悟,强化道德行为,完善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10.
沈条芬 《教育》2012,(33):48-49
《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品德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而情感有对品德教育活动增力效能。品德课堂要有效利用生活化教学情境,注重发挥情感在学生品性、  相似文献   

11.
正《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是通过儿童寻找生活体验,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而展开教学的。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象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所以,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育时,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  相似文献   

12.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加深小学《品德与社会》地理题材教学的体验,可让教学避免流于简单的涉猎、肤浅的认知,使学生从情感体验中获得正确的认识,建构起自己内心的道德标准。可以说,体验丰盈课堂,感悟润泽生命。笔者谈谈自己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理应在学生具体的生活体验中内化品质,生成品格。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教师,应大胆走出教材局限,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教学,并通过多样化的  相似文献   

14.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加深小学《品德与社会》地理题材教学的体验,可让教学避免流于简单的涉猎、肤浅的认知,使学生从情感体验中获得正确的认识,建构起自己内心的道德标准。可以说,体验丰盈课堂,感悟润泽生命。笔者谈谈自己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正>如今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生活世界,不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触动和影响。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体验,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一、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品德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教育家赞科夫说:"如  相似文献   

16.
正学生的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本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因此,要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德育实效性,在教学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教学观察和教学指导中,笔者发现:无论是低年段的《品德与生活》和高年段的《品德与社会》德育课程的教授,还是其他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环节,都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说教严重,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不顾学生的切身感受和体验,多以简单的标语口号式的说教,蜻蜓点水式的宣讲,囫囵吞枣式的强迫灌输为主等问题。着眼点过高,最终导致学生只"入耳"不"入脑",造成了学生知行脱节,道德认识不能内化为行为,  相似文献   

18.
《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其最重要的基本理念是,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即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生活是儿童品德形成之源。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道德教育才有实效。鉴于此,《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应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让孩子在生活中感悟、体验、探索和享受,形成道德体验、道德认知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9.
《品德与社会》课不同于语文课,它有自身的教学目的和特点。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带着新理念走进新课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打破旧课程的局限,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此,本人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的情感教学,其宗旨是在上《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科学地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得到不同的感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陶冶学生的情操。  相似文献   

20.
胡碧莲 《考试周刊》2015,(45):150-151
基于《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性质与儿童的认知特征,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运用活动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精心做好课前准备活动,丰富道德认知;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体验探究活动过程;积极拓展课后延伸活动,促进良好品德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