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正学生的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本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因此,要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德育实效性,在教学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倡品德学科教学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活动。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自觉体验,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创造意识的发展。这无疑要求品德课教师要打破封闭式的教学结构,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验反思,提高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3.
《社会与生活》、《社会与品德》虽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但主要以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形成优秀道德品质为主。传统教学中都采用说教形式,在黑板上讲道德,枯燥乏味,收效低。如果在品德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精心设计体验活动,通过比赛、游戏、故事、辩论、媒体渲染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实现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消化",让体验活动充盈学生的课堂生活,使知、情、意、行在品德形成过程中成为和谐的整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倡品德学科教学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活动。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自觉体验,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创造意识的发展。这无疑要求品德课教师要打破封闭式的教学结构,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验反思,提高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资源。如何使用好《品德与社会》新教材?怎样让我们的品德教育走进学生的生活,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从《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由说教走向生活化、教学形式由说教走向活动化、教学时空由说教走向开放化、教学评价由说教走向多样化等方面的做法进行简单的阐述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纵观传统的德育实效性不强的根本原因:传统的品德教育与生活脱离,教材过于学科化、知识化,课程的设计和编排多采用知识类课程的形态,课堂教学以语言说教为主,道德行为与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家庭、社会割裂;学习过于强调知识记忆和概念认知,忽视学生的自主探究;评价方式单一。现行的《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就情境创设、交流对话、文化熏陶、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探讨如何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践行生活德育,深化学生情感体验,希望以此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达到体验感悟、牵引内化,强化践行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就情境创设、交流对话、文化熏陶、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探讨如何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践行生活德育,深化学生情感体验,希望以此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达到体验感悟、牵引内化,强化践行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9.
曹雯 《生活教育》2011,(6):76-78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应当以学生自主性发挥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动机,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实现其主动发展的目标。为此品德和社会课要积极创设多样化的"自主活动",破除教学枯燥说教  相似文献   

10.
<正>《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课程,实施生活化教学是新课改下品德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也就是说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我们要摒弃枯燥而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将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与感悟,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内心积极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与内化的道德认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品德与社会的学科功效,使之为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行为》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三个基本特征。通过教学实践,我深切体会到教学开放性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有效地引导儿童感受生活、亲自体验、主动探究,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品德与行为》课程实施开放式教学,我的具体做法为:开放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生活;开放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开放教学时空,让学生主动探究:开放评价方法,让学生乐于践行。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源自学生身心的体验,品德教学往往是教师抽象的说教.教师要用"心"去创设与捕捉有意义的情感,并不断引领,促进学生也用"心"在有意义的情感中反复体验,生成情感认识.那么,如何创设和捕捉体验情境,引领学生进行体验,使抽象说教的课堂成为有效课堂呢?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是生活的重现与升华。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知、体验和感悟。因此,教师应创设恰当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帮助学生轻松地进行品德学习,有利于形成"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界。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对《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目标已明确规定,并突出四方面的特点: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嘶亍为习惯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把儿童培养成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好学生;二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参与实践逐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避免简单说教;四是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因此,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如何结合教材,寻找新途径,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是德育教师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2001年,我国各级小学的课程表中,写上了崭新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这标志着我国德育课程由知性德育迈入了生活德育的新航程,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回顾、反思德育课程前行的路径,我们高兴地看到经历十年课改后,德育课程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展望未来,德育课程教学会更具魅力。新世纪德育课程改革十年来,确立了生活德育论的道德哲学立场,变革了传统的知识授受式教学,探索了活动式、生活化德育课堂,促进了学生道德  相似文献   

16.
左雪琴 《考试周刊》2014,(89):120-120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为总目标,是实施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从小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然而,在现实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启迪我们:体验是维系认知行为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体验,德育过程才能完整,品德与生活教育才显示其实效性,才能去实践创造,去构建新的意义世界,使道德认知在多层面的体验中无痕地内化为道德行为。那么《品德与生活》在教学中如何走出学科教学“定势”,令课堂更精彩呢?  相似文献   

18.
正《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理应在学生具体的生活体验中内化品质,生成品格。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教师,应大胆走出教材局限,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教学,并通过多样化的  相似文献   

19.
优化品德课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品德教学实效,促进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让学生课前体验,可以夯实学生的道德基础;在教学中整合各种德育资源,可以丰富学生品德表象;尊重学生的差异,构建一定的品德教学平台,是优化品德教学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中习德     
严佩芳 《现代教学》2012,(Z2):105-106
《品德与社会》作为小学阶段专门开设的一门显性德育课程,对于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富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起着奠基作用。下面以《品德与社会(科教版)》的《健康校园你我同行》一课为例,来分析如何在课堂中有效落实"绿色指标"品德行为指数。我在教学中充分聚焦学生的校园生活,创设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认识,丰富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让课程与生活连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习德,努力践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