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19世纪著名女诗人。她长期过着隐居生活,终生未嫁,她的一生犹如一个谜,让人捉摸不透。她一生写诗1800多首,却从未主动发表过一首。艾米莉的隐居生活对其诗歌创作不无影响。她的诗歌同她的人生一样独具特色,藏谜诗是艾米莉诗歌的特色之一,她善于用诗谜的形式书写生活中那些鲜明的意象,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其藏谜诗可分为两种类型:半藏谜诗和全藏谜诗。  相似文献   

2.
狄金森诗歌的现代感及死亡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我读一本书时,全身浸透了凉意,什么火也不能使我温暖,我知道那就是诗。如果我痛感到我的天灵盖似乎被削掉了,我知道那就是诗。”这是19世纪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对诗的奇特理解。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奇特使人们在狄金森去世多年之后又重新发掘了她。英美学术界对她诗歌的研究和探讨至今不息。有人说,诗歌是心灵之弦的震响,是内心真情的流露。狄金森的诗就是她心灵的产物。她写诗不是为了发表。在一首诗中她写道:“发表,是拍卖/人的心灵”。她一生所写的1775首诗中只有7  相似文献   

3.
1.作者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年),女诗人,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先驱。她上承浪漫主义的余音,下开现代主义的先河。她出生在马萨诸塞州,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家乡度过。她长期深居简出,共留下一千多首诗歌,抒发了她对人生、爱情、艺术等方面的感受和理解。狄金森认为“诗人,就是彬从平凡的词义中/提炼神奇的思想”,她一生都在追求“活的”“能呼吸”“有生命”的诗。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所创作的1775首诗歌中约有三分之一是以自然为主题的.文学史上不乏以自然为主题的诗歌,但是女诗人描写自然的角度却相当独特.以西方生态女权主义批评理论来探讨艾米莉·狄金森女性意识和生态思想的形成以及她的自然诗中所展现的独特的自然观,从而提供解读艾米莉·狄金森作品的新视角,加强读者对诗人诗歌的认识和领悟.  相似文献   

5.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是与沃特·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1892)同时代的一位女诗人。当惠特曼以他奔放的自由体诗名声大作时,狄金森却一直默默无闻,几乎一生都呆在马萨诸塞州的艾默斯特小镇上,足不出户,从事平凡的家务劳动。她利用闲暇时间,致力于写诗宣泄郁积在心中的种种感想,却无心发表。她一生中共写了1775首诗歌,生前仅发表其中的七首。然而,艾米莉·狄金森在她去世三十年后重新发现,意象派视她为先驱,现代主义的诸多派别对她也十分推崇,她的声誉因此日见上升,艾米莉·狄金森现在已被当之无愧地公认为美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相似文献   

6.
艾米莉·狄更生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诗人,她一生创作了近两千多首诗,其中五百多首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死亡与永生。“死亡与永生”成了狄更生几乎一生遥望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作为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诗的题材以爱情见长.其诗语言明快,意象丰富,内容深刻.本文以七言诗形式翻译她的"If You Were Coming in the Fall"这首诗,以使更多的读者赏析到艾米莉爱情诗的魅力.这首诗体现了艾米莉诗的特点并呈现出一种深深的悲剧意识.艾米莉的生活经历、社交圈子以及居住环境决定了她的创作风格,她的诗被认为是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前奏曲.  相似文献   

8.
美国19世纪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一生创作了500多首关于自然的诗。自然不仅净化了诗人的心灵,也成了她创作的源泉。她从中感悟人生,写下了大量质朴清新的自然诗篇。她的诗观察敏锐、笔触细腻、意象鲜明,或借景抒情,或寄物咏志。本文探讨诗人自然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并就其中几首最著名的自然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张美 《文教资料》2006,(29):87-88
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是美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浪漫主义女诗人。她的诗歌创作风格对她之后的诗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对现代派诗歌影响较大,因此被誉为美国20世纪新诗的先驱。她是个多产的诗人,一生创作过1775首诗,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作品都是以死亡和永恒为主题的。本文以我死的时候听到苍蝇的嗡嗡声这首被后人广为传颂的诗为例,分析了这位有着传奇色彩的女诗人眼中的死亡、永恒以及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0.
艾米莉·狄更生(1830—1886)一生隐居于马萨诸塞州安默斯特的家中,不为世人所知。她生前只匿名发表过七首诗,现存的一千八百首左右的诗,几乎都是在她死后才陆续发表的。1890年,她的第一部诗选集问世,1955年,哈佛大学出版社为她出了全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艾米莉·狄更生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女诗人了。但这位大诗写的却都是短诗,在她的诗集中几乎很少有超过十五行的诗的。这些短诗,意象奇特,语言通俗,仿佛信手拈来,却又言在意外,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相似文献   

11.
艾米莉·狄金森作为影响美国现代诗歌发展的一位重要的女诗人,其诗以独特创作风格和新奇的意象著称。尽管诗人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隐居在家,但她的诗歌却表现她对人生深刻思考和对自我灵魂的探索。本文旨从她创作的自然诗中探究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2.
艾米莉·迪金森是美国最富传奇色彩婚著名抒情诗人。她的诗歌含义深邃,形式不拘一格,因此对美国的诗歌创作有巨大影响。尽管她生活圈子狭小,但一生创作了1775首诗,其主题覆盖范围包括死亡与永恒、爱、内心的苦闷、自然、上帝、友谊等,本文将对其诗歌之多重主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王君玲 《文教资料》2009,(34):14-15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现代诗歌的先驱,她一生写下了500多首以死亡为主题的诗歌.从各个角度研究了死亡,表达了她的真实感受。本文通过最具代表性的死亡诗的分析,揭示出狄金森对死亡的情感体验和她毕生对美与真的不断追求。  相似文献   

14.
“死亡”与“永生”一直是艾米莉诗歌的重要主题,她一生共写下五六百首以死亡为主题的诗歌.在这些诗歌里,她不止一次地从特殊视角,以起死回生者的身份来描述自己想象中的死亡全过程,并对周围人们对其死亡的反应作了大胆的想象和精湛的描述.章文尝试依据无意识理论,挖掘其醉心于以“死亡”为主题的最深层次原因,进而阐释出文学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艾米莉·狄更生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诗人,她一生创作了近两千多首诗,其中五百多首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死亡与永生."死亡与永生"成了狄更生几乎一生遥望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美国现代派诗歌先驱艾米莉·狄金森才华横溢,诗情满腹,一生创作了近1800首诗歌,却由于诗人的内心是一个纯粹的自我世界,一个充满矛盾、对立和混乱的世界,注定她生前只能默默无闻。文章通过析读诗人的不同主题的诗歌,发掘其在宗教信仰、爱情婚姻、死亡、自然和成功失败等方面的矛盾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7.
李元 《考试周刊》2011,(45):15-16
狄金森被称为是"隐居的白衣修女"。她的诗朴素纯真如孩童,她渴慕爱情却孤独一生。艾米莉的诗里有忧郁如海,她的语言会热烈如火;她会冷静地谈论死亡,她会愤怒地斥责上帝的不公。艾米莉·狄金森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她内心恐惧、忧伤、渴望和挫败感的复杂情绪的纠结增添了她的诗作的魅力。艾米莉穷尽一生追寻理想的爱情,思考爱与生命的永恒,探索生命与死亡的真谛,她用寻找爱的眼睛发现自然中的美。  相似文献   

18.
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一生创作1775首诗歌,其中600多首以"死亡"为主题的作品成为她所有诗歌的精华,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标新立异的创作特点。本文以心理研究为依据,立足19世纪美国时代背景,从诗人的生活环境、创作经历、宗教影响三方面入手,阐释诗人"死亡诗歌"的创作动机。  相似文献   

19.
美国当代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是个善用诗歌传情达意的高手。爱情主题的诗歌是她一生创作的1775首诗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她一生情路坎坷,加之足不逾户,缺乏社会阅历,狄金森的爱情诗主要以个人情感为主线进行创作。她的创作风格以婉约著称,并自成一体——电报体。她创作出的300多首爱情诗思想内容深邃、想象力丰富、立场鲜明、见解独到、语言清新脱俗,极具哲学价值与文学价值,篇篇是表达情感艺术的珍品。  相似文献   

20.
狄金森一生苦苦地追寻爱情,却终老独身;她渴望成名,但在世时仅发表几首诗;她从 小深受宗教的熏染,然而终生未成为基督徒。狄金森的一生充满了痛苦、矛盾和压力,她的诗歌再 现了她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