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问答题也叫论述题、分析说明题或情境分析题,考查的知识层次及对能力的要求比较全面。要求考生根据试题提供的材料,迅速把握问题的核心,准确提取与试题有关的概念、原理、知识,经过合乎逻辑的思考和分析,再运用规范语言,条理清楚地归纳出正确答案。  下面我们结合试题, 帮助同学们归纳一下问答题的解答方法和思路。  材料一:一位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曾有这样的经历:一位法国老太太热情地免费教她女儿学法语,因为老太太热爱自己的祖国,希望更多的人学习她的母语。这位留学生想到自己总是要求女儿学好外语,在家还不许她说汉语,感到很不好…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华留学,特别是汉语热在世界范围内蔓延,使得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成为了重点研究课题。本论文针对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及对策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听来的故事     
《小学生》2007,(2):1-1
美国一位名叫伊迪丝的三岁女孩告诉她的妈妈:“我认识礼品盒上的O”,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是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薇拉小姐教的”。这位母亲表扬了女儿以后,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她孩子的想像力。因为她认为在她的女儿认识O之前,可以把O想像成太阳、足球、鸡蛋之类的圆形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动宾组合带时量词语的句式周小兵动宾组合加时量词语,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一个难点。由于母语的负迁移,由于将汉语某些格式泛化,留学生在使用这类格式时容易出现错误。如:(1)我等了十分钟他们。(2)他打了篮球一个小时。有的留学生误以为动词重叠的句子,即“...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小女孩,她的母亲是一位有造诣的钢琴师,同时对画画也很有研究.她的母亲一直以来都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像她自己一样气质高雅,多才多艺. 可是,小女孩却对音乐毫无兴趣,一首曲子教了很多遍也记不住.于是,母亲又请了最好的画师教她画画.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经济繁荣及其在全球舞台日益重要的地位,汉语逐渐为外国人所青睐。而同形词作为汉语词汇系统中不应忽略的一部分,学术界中对同形词的关心者不是很多,导致人们对它的概念很模糊,给对外汉语教学和留学生学习汉语造成一定障碍。此文旨在通过一组调查让更多人关注同形词,更深入地研究同形词。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数近年来大幅增长,目前全世界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超过2500万,欧美亚不少国家出现了学习汉语的热潮.新一轮世界“汉语热”已经到来。2003年中国接收的外国留学生中,有6万人专门学习汉  相似文献   

8.
所谓"英语汉硕生"就是本科为英语专业,硕士读"对外汉语"的学生。"对外汉语"从学术上精准的指称这一学科内涵和性质的,应当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无论是教留学生汉语,还是教中国人英语,都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第二语言教学有其共同的教学原则,如系统原则、交际原则、认知原则、文化原则和情感原则等。因此,对于已经熟练掌握英语并熟悉第二语言学习过程的人来说去教授外国人(尤其是初学汉语的学生)学习汉语,是非常有优势的。笔者以本文浅谈一下英语汉硕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优劣势。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注意了“汉语语法教学”,忽视了“对外”的特点。竟然觉得教外国人比教中国人容易,认为只要把语法现象、规律讲得浅显一些、简单一些就可以了,忽视了外国人学习汉语语法的特点和难点。应该指出,虽然我们教的都是汉语语法,但是教外国人,必须把它作为一门外语语法来教。无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材的选用都应该同教本国人不一样。这里绝不是什么深与浅、难与易的  相似文献   

10.
杨林柯 《教师博览》2023,(32):51-53
<正>一位朋友曾向我求助:她的女儿有些抑郁,不想上学,甚至有悲观厌世的自杀倾向,希望我能和她的女儿聊聊天。因为她女儿不接受心理医生的帮助,这位母亲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找到了我。通过三次聊天,我了解到问题主要还是出在母亲身上,因为母亲在和女儿的日常交流中时不时会冒出“你去死吧”这样暴力的语言。在母亲看来,这也许是自己一时的情绪发泄,而女儿的感受却是:母亲不爱她了,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斯娜夫人教育女儿维尼夫雷特时曾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位母亲准备带她5岁的女儿做一个为期两天的野外旅游。临行之前,母亲告诉女儿应该带些什么东西,为了培养女儿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母亲让她自己收拾行李。到了野外之后,女儿发现不仅自己的衣服带得太少,而且忘记了带手电筒。那天晚上天气似乎特别冷,女儿对母亲说:“妈妈,我觉得冷,衣服没有带够……我能用一用你的手电筒吗?”母亲问女儿:“为什么衣服带少了呢?”“我以为这里的天气和城里一样,没想到这儿冷多了,下次再来,我就知道了。”母亲说:“是的,你应…  相似文献   

12.
拔自己头发的少女 一位母亲打来电话求助,说女儿小蕊得了一种“怪病”:她总是拔自己的头发。  相似文献   

13.
一位在英国某著名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与一日本留学生合租了套平房。这位日本留学生和很多外国人一样钟爱中国美食。一开始,日本留学生就向中国留学生讨教美食烹饪方法,常常鼓动中国留学生下厨弄两盘小菜吃。中国留学生只好答应给他做炒面。此后,日本留学生多次哀求中国留学生再下厨房,中国留学生都没答应,一来没时间,二来担心把厨房弄脏,不好跟房东交代。一天晚上,中国留学生正在卧室里看书,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焦糊味,开门一看,浓烟滚滚中,日本留学生正在厨房中自己动手炒面条呢。这时,“呜呜”的警报声接二连三响起,油烟惊动了…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在培训课上,听授课老师讲了两个故事:美国内华达州的一位母亲状告幼儿园.说的是幼儿囝过早教她四岁的孩子认二十六个字母,束缚了她女儿的想象力,因为如果幼儿园不把O写成O,她女儿完全可以想象O是一只苹果?.  相似文献   

15.
穿行在2004年教博会的展台之间,一条醒目的标语突然呈现在我眼前——“免费学法语班”,我拿了一张宣传单,得知免费法语班是法德工程师开办的。这种免费法语班已在成都办了一期,在北京是第一次开办,预计不久开课。它的创办者是一位在法国留学并成功创业的中国留学生陈新凯先生。  相似文献   

16.
正社会生活与语言教学是密切相关的。长期以来,外国人学习汉语是中国软实力的彰显,也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晴雨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与各国间在政治、文化、经济、教育等领域的交往不断扩大与深入,迎来了留学生来华留学的高峰。针对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教材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比普通汉语教材稍晚,经贸汉语教材的编写也悄然出现。以此为起  相似文献   

17.
随着"汉语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外国学生学习汉语首先就要接触语音,能否正确发音直接影响他们的下一步学习。本文从辅导韩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的经历出发,总结课程辅导中韩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声母和声调方面的问题,提出初级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一些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女儿上幼儿园时,常给我们上课。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家:“小花猫组请回答,小白兔组表演得很好,你们真聪明。请坐。”灿烂的笑脸像春天的花朵,一位笑容可掬的幼儿园阿姨形象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女儿不愿过双休日,她多么愿意和小朋友、老师在一起啊!女儿上小学了,就不常给我们上课了,有家庭作业了嘛。但其模仿兴趣还在,所以有时仍不免来上一段:“把手放好,不要说话,再说掌嘴!”她厉声喝道。我惊讶地问道:“老师,什么叫‘掌嘴’?”“掌嘴就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她肯定地回答,俨然一位权威教师。她还是不愿意过双休日,因为总有做…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一股学习汉语的热风席卷全球,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对汉语重视起来,系统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但作为汉语最基础的汉语发音是学习汉语中最难最易混淆的一个部分。本文通过对韩国留学生汉语语音习得的难点进行分析,提出汉语语音习得的教学建议与对策,希望对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外国人了解中医情况的实验调查,提出对外中医教学效能与外国人的汉语能力有关;本文借鉴了现代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及二语习得等理论证明了“通感”意识对提高外国留学生对汉语内涵理解能力,尤其是对专用于中叔语表述的理解能力等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为扩大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