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华丽 《考试周刊》2013,(42):20-21
高职学生与网络接触密切,频繁使用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以其幽默诙谐、随意性强、应用广泛的特性受到高职学生的欢迎。高职学生高频率使用网络语言给高职语文教学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同时也带来了生机和活力。高职语文教学应正视网络语言的利与弊,借助网络语言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语言应用规范意识,激发学生的语言创造热情。  相似文献   

2.
网络语言是伴随网络的发展和普及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语言现象,网络语言在丰富现代汉语内容的同时,也给传统语文教学,特别是中小学作文教学带来冲击。面对此问题,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对网络语言科学引导,让学生科学处理规范语言和网络语言的关系,从网络语言中汲取营养,摒弃糟粕,给中小学的作文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  相似文献   

3.
网络语言同规范化语言一样,是我们交流信息的工具和载体。网络语言因其不规范,会造成语法或逻辑上的混乱。网络语言在语言文字的审美欣赏、口语交际、语言的应用能力、书写能力等方面,对语文教学有着负面影响。对待网络语言我们应采取科学批判与接受和创新态度,在语文教学中正确引导,让网络语言为生活创造和谐。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互联网的大力普及,由此衍生的网络语言也慢慢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不规范的网络语言特别容易对小学生学习语文产生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不规范网络语言对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影响,进而从语文教师个人素质要求、教学手段改进及强化小学生对网络"工具"性质的认识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与实用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网络语言也随之扑面而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网络语言在丰富现代汉语内容的同时,也给语言规范化和传统的语言教学带来了冲击,介绍了网络语言的四种类型,在对网络语言的言简意赅、个性张扬、诙谐幽默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之后提出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规范语言和网络语言的关系,树立科学的语言观。  相似文献   

6.
郭芳 《双语学习》2007,(11M):228-229
在网络传播中,网络聊天作为网络人际传播的主要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QQ、E—mail、BBS是网络交流的主要工具。网络语境是网络交流的环境,其独特性决定了网络语言独特的语言风格和特点。本文旨在通过语境理论简要阐述网络语境下的网络语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资讯发达的当今时代,网络的兴起催生了一种新的语言变体即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网民的专业语言,有着新、活、杂等特点,对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不少冲击和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以新课标理念为原则,重在探究网络语言内涵,试图寻找到其与传统语文教学的衔接点,从教学内容、教师观念两方面提出对策,以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和使用网络语言,更好地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8.
网络交流是人类言语活动在虚拟空间延伸的一种表现形式。网络语境是网络交流的环境,是孕育网络语言生命胚胎的母体。网络语境的独特性决定了网络语言“网络语体”的语言风格和简约性、随意性、创造性、粗俗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语用视角下的网络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语言是汉语语言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语言变体,是特定语境下的语言,其使用和理解离不开语境,网络语言语境的各个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交际双方话语的表达和理解,关系到语言交际的成功与否。因此,借助网络语言语境理解其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网络语言逐渐流行起来,并一步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现出空前的活力。网络语言一方面丰富了现代汉语,另一方面也对语文的教学产生着冲击。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语言的分类、特点,进而揭示了网络语言对于语文教学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语文工作者应正确引导学生处理网络语言与规范语言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语言观。  相似文献   

11.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区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以其简洁生动的形式,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喜爱,尤其是青少年的偏爱。不少中学生不仅在网络上使用网络语言,在平常的学习中也频繁使用。不合规范的网络用语使用而产生的负面影响,对中学语文冲击很大。本文主要讨论怎样合理有效地利用网络用语,使其对语文教学有一定的帮助,让同学们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相似文献   

12.
信息时代,计算机和网络的日益普及催生了网络语言的流行.网络语言是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所运用的工具,通常以屏幕文字、音频及视频等形式进行相互问的传递和沟通.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网络语言本身并不是一种成熟的语言,它对现代汉语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有目共睹的.  相似文献   

13.
梁艳 《考试周刊》2010,(27):47-48
近年来,一种由数字、汉语、英文、符号等组合而成的"另类"语言悄然兴起,这种发端于互联网的网络语言,正日趋成为中学生语言的新宠,冲击着传统的语文教学。既然网络语言已经影响到了我们语文教学,语文教育者就应积极应对它。在大趋势面前,我们不仅要了解、熟悉网络语言,而且要善于运用网络语言,只有主动去掌握一些与学生群体贴切的流行文化表达方式,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才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网络语言,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养。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来,学者对"网络语言"的概念界定较为丰富,但"网络语言"的面貌实质仍不够清晰;网络语言的形成是以互联网络不同语境及其语用特点的存在为基础的。划分语境、分析每种语境的语用特性,对厘清"网络语言"的概念至关重要;"网络语言"仍然具有传统语言的本质特征,其区别于传统语言的最大特征在于通过不同的网络语境,使语言形式和承载精神极度扩张直至规模化共鸣效应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刘彬 《教育探索》2007,(7):121-122
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在我国的普及,网络语言正向我们扑面而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语言在丰富现代汉语内容的同时,也给语言规范化和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冲击.面对这一新的语言现象,语文教育工作者既不可视而不见,又不可大惊小怪,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规范语言和网络语言的关系,树立科学的语言观.  相似文献   

16.
网络环境下高中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具有传统阅读和作文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但网络小说、网络语言等都冲击着经典名著在思想和语言方面对学生写作的积极影响,因此应正确指导高中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语文阅读和写作。  相似文献   

17.
徐彬 《文学教育(上)》2010,(23):106-10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成熟,网络交际的手段也越来越多。伴随而来的是新兴的社会方言——网络语言。网络交际中,由于其语境的特殊性,它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网络语言符号,也呈现出自己的特点,对书面语言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本文从网络词语的类型、网络语言的特点入手,分析了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并就其规范化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张继红 《成才之路》2012,(26):30-30
网络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部分青少年开始用网络语言写作文,对语言文字的规范运用产生了极其有害的影响。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正确把握新课标的要求,积极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加强对学生语言习惯的规范和引导,努力运用规范语言应对网络语言的冲击,力争把不规范的语言现象扼制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9.
随着当前网络语言的流行与发展,给高职语言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围绕网络语言对高职语文教学的冲击,分析网络语言在语文教学的问题,提出高职语文教学对网络语言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孕育而生,是新时代的产物。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在网络世界的交流中起着主导作用。网络传播语境催生了英语网络语言的形成。在语用学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英语语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