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培养"三品教师",营造"三品文化",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建设工程,以文教化、研道传道,做实实在在的研究与探索。突出教师师德、学生思想、课堂文化的高品格,塑造"三品教师",实现培育有品格学生的目标。推崇教师知识有品位、学生知识有品位、师生关系有品位,引领教师从努力优秀走向努力卓越,完成培育有品位学生的重任。追求教师专业有品牌、学生能力有品牌、课堂文化有品牌,助力教师专业发展,达成品牌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青海教育》2008,(4):62-62
教师专业阅读不仅是指所谓“开卷有益”式的一般性阅读,更是指重在提升教师人文内涵、文化品位、精神品位、人格品位和思维品位为目的的“职业性阅读”,其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思维品位和理论品位。同时,也包括以学习、模仿和借鉴为目的的实用性阅读,主要是指教育教学参考书的阅读。  相似文献   

3.
阅读能夯实语文教师人文底蕴,是语文教师提高自身人文素养的条件;是辨别文化,启迪学生认识的前提.作为一名致力于专业发展的语文教师而言,需要阅读的途径主要有: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这些知识性储备阅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经典、时文美文阅读这些拓展文化视野的背景性知识阅读.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教师终身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当下中小学教师的阅读时间少、内容窄、品位低,这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学习,使之无法获得进一步的专业发展。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长点,阅读的重要性在于提高专业发展意识,获得专业的教育智慧,继而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教师阅读需要有自己的计划、需要多方面涉猎、需要将阅读学习所得结合实践进一步反思,这样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教师专业发展就是发展教师的专业品格,专业品位,专业品牌。因此,我们通过对比研究、行动研究、学习反思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对"三品"教师与三品文化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通过培育师德有品格,知识有品格,能力有品牌的"三品"教师来营造"三品"文化,达到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对高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进行有益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获得知识的最重要途径,阅读的过程是审美的过程,阅读的过程也是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的过程。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的高低又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素养高低的重要表现。当下阅读急功近利,大众的阅读多功利化、消遣化,快生活节奏甚至让人们很难静下心来阅读,更不用说通过阅读提高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了。边远地区青少年的审美阅读更是一片盲区,他们的审美情趣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7.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很多,现行的比较实用的主要有: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课题研究、理论培训、微格教学等等。但是教师专业成长最关键的是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大量阅读。但事实上,有的学校在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往往忽略了阅读这个最基本的途径。阅读。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读书、读书,再读书。”他把读书看作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所以,青年教师要尽快成长起来,要把读书看作是一种自觉的学习方式,多阅读,勤阅读,与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底蕴,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已然肩负着提高语文素养、提升文化品位的重任。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对文化的追求:呼吁专业阅读,树立文化之形;链接传统知识,贯注文化之气;倡导民主氛围,营造文化之场;打通心灵之旅,洋溢文化之情。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初中生文化知识积累以及健康心理的养成都有着重要影响。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有义务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通过采用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方法,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本文将就初中语文多元化阅读教学策略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师经常被批评为"有知识没文化、有技能没常识、有专业没思想",这三个批判的核心即指向教师的情感方面.当然,这些问题固然是与现代西方文化特征在教育方面的影响密切相关,但也明显反映出我国现代教师教育对于教师情感教育的忽视和弱化.现代的教师教育应面对教育现实,首重教师情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教师文化     
《上海教育》2012,(Z1):86
教师文化就是教师置身其中、一同营造、共同发展的文化,就是一个学校中多数教师所追求的价值取向、认同的教育理念、秉持的职业操守、遵行的行为方式。良好的教师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能培养和激发全体教师的集体精神,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氛围,积极影响学生文化,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促进学校的优质发展。不同的教师文化塑造着不同的教师,教师教育理论的专业素养、学科知识的专业素养、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专业素养,决定着建构教师文化的水平。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建设教师文化的关键所在。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发展,当然教师文化也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有一千多万中小学教师,是国内最大的一个专业群体,维持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小学教育。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化处在低中级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从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来看,由于现行师范院校课程的没置没有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去确定文化知识、学科知识、教育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片面强调各核心专业学科知识的作用,忽视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师范院校学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教师最缺什么?——这是一个问题吗?是缺乏教师知识还是缺乏教师专业能力抑或缺乏专业伦理?这样的问题确实很难回答。然而,对这个问题又必须有一个答案。本文的回答是,中国教师最缺学术能力基础。笔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术能力基础是指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教师基本的学术阅读能力基础、学术写作能力基础和学术表达(报告)能力基础。  相似文献   

14.
促进教师发展活动之一:校本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发展是教师专业成长与改善的一个漫长历程,学校文化对教学的界定以及是否鼓励教师进行反思实践的活动,可牵制也可助长高效能教学的发展和教师的反思,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密切关系。学校需要创造条件,让教师有机会参与和共同探索学校的课程和教学法,互相分享彼此的实用知识,以及通过各个渠道去接触其他外来知识。当学校文化促进教师对教学的期望、对知识的追求时,学校便会成为一个众人学习的理想环境(学习社群),从而达致教师专业发展或成长。  相似文献   

15.
一路上有你     
教学感悟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知识储存地点的简单转移,而是要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文明积淀成人格。因而,它需要渊博的学识、聪明的才智、通达的性情、宽广的胸怀,它需要知识的汇聚、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情感的融合。而这一切均有赖于教师的学习、实践、积累、反思与创造。语文教师要有文化的眼光,努力使自己站在文化的平台上理性地审视教学活动。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语言技能的习得,还在于通过语文这一媒介感受传统文化,探寻民族精神,进而提升品位,历练人格。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阅读体验。只有拥有了丰富的阅读体验,在阅读教材时才…  相似文献   

16.
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体现在三个方面:学生个性的成长、教师专业的发展、学校特色的形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儿童大量阅读的课外读物也大多是儿童文学作品,儿童文学校本课程开发大有可为。儿童文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大致体现在:关注学生精神生命成长;促进教师语文专业发展;提升学校特色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7.
姚仲华 《成才之路》2014,(23):66-66
正发展教育事业,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教师是学校的一面镜子,他们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和魅力,彰显着学校的品位和地位。所以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回顾我园的教师园本研训工作,有以下体会。一、锤炼师德师能,专业上求提升(1)培养有思想的教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倡导阅读理念,除了必读书目外,每位教职员工都根据自己的岗位特点自选书籍,将阅读纳入自身的专业生活,选择书籍系统阅读,使自主阅读学习成为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相继进  相似文献   

18.
专业阅读影响着教师教学生活的品质、专业成长的品位。个体的阅读能擦亮自我的底色,为专业成长奠定基石;群体的阅读能与自我的生命相遇,为团队行走建构方式;集体的阅读能促进彼此价值的认同,为共同体的发展引领方向;专业阅读、专注实践、专心建构,能不断厘定教师教育教学的思想、思路和思维,能不断丰富教师生命价值的宽度、厚度和温度,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9.
正教师文化就是教师置身其中、一同营造、共同发展的文化,或者说,就是一个学校中多数教师所追求的价值取向、认同的教育理念、秉持的职业操守和遵循的行为方式。良好的教师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能培养和激发全体教师的集体精神,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氛围,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促进学校的优质发展。不同的教师文化塑造着不同的教师,教师教育理论的专业素养、学科知识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专业素养,决定着建构教师文化的水平。教师文化是多侧面的文化体系,它包括: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学校倡导的文化与真正流行的文化;管理层文化与普通教师文化。  相似文献   

20.
许宁 《天津教育》2014,(3):71-72
面对这样一个题目,不同的教师也许会有不同的心情.有的是不屑,不屑的原因在于很多教师是以知识分子自居的,这么写好像是说他们没有文化一样;有的则是苦涩,原因在于很多教师常年讲授小学阶段基础知识,疏于专业发展,对自己大学时所学的专业讳莫如深,不愿提及.不管是何种心情,我想这些教师都犯了同一个错误,那就是把有知识和有文化的内涵混淆了.知识是书本上的常识以及实际的技能;“文化”则是因知识的浸润、多方会通的启示以及人生社会实践的开悟而形成的一种涵养,一种人格魅力.所以有知识、有文凭并不等同于有文化.这也就是说,教师虽然肩负传播文化科学知识、启发学生心智的责任,但是否是一个真正的文化人还要画个问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