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诉讼制度建立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行政诉讼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举证责任分配问题则直接关系到该目的能否实现。我国《行政诉讼法》对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规定得过于粗略 ,因而导致了法学界对我国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问题的争论。从对我国目前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制度的不足的分析入手 ,借鉴世界主要国家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情况 ,建议我国行政诉讼制度中应确立有中国特色的“谁主张 ,谁举证”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2.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与民事诉讼相比具有其特殊性,行政程序举证责任的分配与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存在着冲突。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从证明对象上入手,将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分为"先前事实"和"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事实",对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3.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是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的核心问题,举证责任的分配直接关系到行政诉讼价值目标的顺利实现。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从被告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告举证责任的分配、举证责任分配困境方面对现有的成果进行梳理,为后人深入探讨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问题开辟一条快速进入其前沿领域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不是义务或权利,而是指在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应当举出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否则,将承担败诉风险及不利后果的制度。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规定由行政主体负主要举证责任有现实的道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做法必然会被有限制的“谁举证,谁主张”的规则所替代。  相似文献   

5.
环境污染侵权诉讼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事侵权诉讼,考虑到受害人和致害人间基于环境侵权制度所致的信息不对称和地位不对等等因素,在举证责任分配上,诉讼中原告的举证责任将有一部分转移给被告。从举证责任倒置之学理依据及环境侵权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的具体适用分析环境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问题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可以正确地适用该原则。  相似文献   

6.
环境污染侵权诉讼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事侵权诉讼,考虑到受害人和致害人间基于环境侵权制度所致的信息不对称和地位不对等等因素,在举证责任分配上,诉讼中原告的举证责任将有一部分转移给被告.从举证责任倒置之学理依据及环境侵权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的具体适用分析环境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问题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可以正确地适用该原则.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当前法学界就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问题所存在的几种观点入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负举证责任,原告在特定条件下负一定举证责任。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被告的举证责任范围及原告在何种条件下负举证责任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是民事诉讼的核心,而举证责任的分配则是核心的核心。其分配原则主要是“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及其补充——举证责任倒置原则。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这一原则的地位和科学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非议和责难。因此,从哲学的层面,深入分析并提出这一原则应有内涵及其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将对民诉法的正确运用和贯彻实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功能在于当案件处于真伪不明的情况下,帮助法官确定由谁承担不利判决。但我国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并不能实现此项功能,且与倒置制度在理论上也不相容,为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建立一个更具有操作性和更有利于实现诉讼中的公平与正义的举证责任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0.
论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事诉讼中的证据制度在诉讼机制中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诉讼中举证责任的承担便不容忽视。举证责任的历史发展,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举证责任的规定及任何处理当事人的举证和人民法院查证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也试图通过对举证责任中几个问题的探讨,阐述自己的观点,以期和广大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1.
举证责任是指特定主体所承担的证明案件事实的风险责任。明确举证责任的主体 ,举证责任的范围 ,有助于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认定案件事实 ,分清责任。本文试从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的关系 ,举证责任的分配体系以及举证的时间等方面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2.
行政诉讼中原告举证责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举证责任分配是诉讼证明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理论问题。行政诉讼由于其特殊性,举证责任一直恒定由被告承担,引发了许多问题。从举证责任的含义、行政诉讼的特殊性及诉讼证明原理等角度分析,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似乎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作为一种规则,它与行政程序举证责任有密切关系。当前,行政诉讼当事人双方在举证责任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为此,必须协调好与推定、自认、司法自认等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举证责任分配问题是整个医疗损害诉讼的核心问题,它关系到原被告双方在诉讼中各自承担哪些举证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出台,对医疗损害举证责任的分配进行了重大改革。本文分析了医疗损害纠纷中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变迁,以及这种变革对司法实践的影响,进而对完善医疗损害证明责任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是指由法律预定规定,在行政案件中的真实情况难以确定的情况下,由一方当事人提供证据予以证明的责任,行政诉讼中设定举证责任倒置制度既适应于行政诉讼自身的特点,又具有显示的司法意义。举证责任倒置并不是说原告不需要提供证据或提供的证据无关紧要。同时,法院仍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  相似文献   

16.
从医疗纠纷看民事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4月1日起实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医疗纠纷的举证责任作了新的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医疗纠纷举证责任是医方举证责任的复位,是举证责任的合理分配,是对我国民事举证制度的补充。但要真正完善民事举证制度,需要彻底解决民事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公诉案件的举证责任由控诉方承担,这是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但在特殊防卫案件中,由于特殊的立法目的以及对特殊防卫案件追究的困难程度决定了可以采用特殊的举证原则,即由被告人承担对特殊防卫案件的举证责任,如果其未能履行这种责任,可以推定其有罪。由于特殊防卫案件的司法认定以及控辩双方在诉讼中强弱相比的特殊地位,被告方只需针对公诉机关的犯罪指控,达到证明特殊防卫事实存在之可能性大于其不存在之可能性,即完成了举证责任。这不仅考虑到了而且可以弥补特殊防卫制度在实施中可能出现的疏漏,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行为人假借特殊防卫而实施犯罪。  相似文献   

18.
民事诉讼中,证据是核心问题,而举证责任又是民事证据制度的关键所在,其中的举证责任分配理论更是被称为"民事诉讼的脊椎"。由于我国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并非十分完善,而且理论上学说众多、各有千秋,承担行为责任者不一定承担结果责任,承担结果责任者一定承担行为责任。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民事立法中,民事举证责任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重点论题。借鉴国内外关于举证责任分配理论以及我国司法实践,笔认为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项的,并尽可能细化。本主要从分析举证责任的内容和性质入手具体论述了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同时指出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郑学勤 《南平师专学报》2002,21(1):55-57,68
本文通过《行政诉讼法》关于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规定,浅谈举证责任的基本含义并结合理论与实践对行政不作为的举证责任,举证责任在时间、范围上的限制及对补证的审查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