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茹存光 《青年记者》2012,(26):38-39
在报界有一句名言:"新闻为攻,副刊为守;新闻招客,副刊留客。"就是说要让读者对报纸产生持久的兴趣,就必须办好报纸副刊,报纸副刊对报纸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副刊比纯粹的新闻版面更注重视觉刺激,对美的要求更高。如果说阅读新闻版面首先看标题的话,那么,阅读副刊首先看的是版面的整体效  相似文献   

2.
新闻同质化,报纸副刊凸显魅力 副刊,根据<辞海>的解释,是指"报纸上刊登文艺性、知识性或理论性学术性文章的固定版面,因区别于作为报纸主要内容的新闻版(正刊),故名".或许正因是"副"的原因,副刊在报纸中似乎一直处于从属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张恨水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小说大师,而事实上,新闻记者才是他的正业,他从事新闻工作长达30年,在整个报业生涯中,他的支撑点都落在报纸副刊上。目前,学界关于张恨水新闻思想的研究不多,本文着重探讨张恨水在编辑副刊的实践中形成的主要新闻思想,包括以小说反映社会新闻事实,予副刊以鲜明的新闻性;重视副刊的舆论监督作用;主张新闻自由等。  相似文献   

4.
给副刊注入新闻的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轮又一轮的改版和扩版中,许多家报纸不约而同“增加新闻版,削减专副刊”,有的甚至取消了副刊。曾经辉煌的报纸副刊一时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我们以为,新闻性的缺失是副刊在现代信息社会日益失去其优势及生存竞争力的重要原因。副刊要走出困境,惟有高扬新闻的大旗,将时代的责任挑在肩头。加强新闻性,是现实的需要一、副刊之“名”,已不是昔日副刊。报纸副刊从出现之日起,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到今天,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概念。新形势下,它被赋予了全新的内容。根据《辞海》的解释,副刊,是指报纸上刊登文艺性、知识性或理论性、学术性文章…  相似文献   

5.
郑东青 《今传媒》2013,(2):53-55
本文通过对近十二年发表在核心期刊和各个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学位论文有关"报纸副刊"的文章进行梳理,分析总结了近十二年我国报纸副刊研究四大视角:五四时期副刊研究;副刊的属性、定位;副刊目前的生存困境和新媒体时代副刊如何突围,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报纸副刊是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办好副刊,对于一张报纸来说,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历来诸家办报都重视副刊。副刊有自己的个性(文艺性),又有与其它版面相同的共性(新闻性),报纸副刊既是文艺的,又是新闻的,具有双重属性。(一) “新闻”是报纸的本名,报纸副刊也叫新闻副刊。无论是文艺副刊,还是分类专刊,都属新闻副刊。副刊上刊登的文艺作品,应立足新闻,没有新闻的报纸便不成为报纸。副刊要在一张报纸上“站住脚”,要赢得广大读者的信赖,靠得就是自身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决定于新闻,新闻是副刊的灵魂。所以报纸副刊与文艺杂志和文艺期刊是有所区别的,以纯文学、纯  相似文献   

7.
吕灵芝 《新闻世界》2011,(10):62-63
新闻是报纸的红花,而副刊就是绿叶;新闻是主体建筑,而副刊则是周边的亭榭回廊。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然而,副刊的质量直接体现整份报纸的文化品位、反映报人的综合素质。本文结合实际,就如何办好企业报副刊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于报纸副刊,有一种常见的解释是这样的:报纸上刊登新闻、评论以外的发表文艺作品、学术论文等的固定版面.每天或定期出版.最常见的是文艺副刊,此外还有各种专题性副刊,如国际副刊、科普副刊、周末副刊等;作为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副刊不同于新闻版.  相似文献   

9.
庞进 《新闻知识》2005,(10):57-58
副刊散文,即发表在报纸副刊上的散文。副刊散文的特点在与新闻报道的比较中显而易见。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短短的十个字,说出了新闻的三个特质:1、新近发生的,即时效性;2、事实的,即客观性;3、报道,即讯息性。副刊散文不讲究这些,它的描写对象,可  相似文献   

10.
重视副刊,提升质量,是中国报纸的优良传统。《明报》的创始人、资深报人金庸先生曾一语中的地说,新闻是攻的,副刊是守的,新闻做得好,出了成绩,副刊守住,销路就上去了,如果新闻过去后,副刊守不住,销路增加就会很困难。所以办好副刊是报纸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1.
副刊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新闻、评论和广告共同构成一张完整的新闻纸。在中国报纸副刊诞生以来的百余年里,名刊名篇层出不穷,副刊编辑积累了丰富的办报经验。以史为镜,鉴史知今,本文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新华日报》副刊的新  相似文献   

12.
史敏 《青年记者》2007,(6):49-50
曾经创办《明报》的武侠小说家金庸认为,副刊是报纸很重要的一个部门。据他介绍,在香港办报,有一个信念:新闻是攻的,副刊是守的,有大新闻出来,报纸的销路可能会增加5万份、10万份。大新闻过去了,销路要恢复原状,这时要保住大销路的话,就要副刊做得好。有大新闻时增加的读看到副刊做得好,以后就会常买报纸,成为老读。所以说,新闻是攻,副刊是守,新闻做得好,出了成绩,副刊守住,销路就上去了。所以,办好副刊是报纸的生命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重视副刊,提升质量,是中国报纸资深报人金庸先生曾一语中的地说,新闻是攻的,副刊是守的,新闻做得好,出了成绩,副刊守住,销路就上去了,如果新闻过去后,副刊守不住,销路增加就会很困难.所以办好副刊是报纸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4.
赞歌 《军事记者》2009,(8):27-27
报纸副刊是一家报纸版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报纸是新闻纸,作为报纸的副刊,必须具有一定的新闻性。而有些报纸的副刊,一味刊登风花雪月的东西,远离主体新闻,进而失去了读者。任何一种副刊,都必须反映现实生活,关注国内外、军内外的重大事件,关注部队的重大行动、重大典型,让具有新闻特点的人和事在副刊版面上加以反映,  相似文献   

15.
从广义上说,新闻采访是一项调查研究性质的活动,从狭义上讲,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搜集素材而进行的带有特殊性质的调查研究活动。报纸副刊新闻与正版新闻在报道内容和形式上都存在较大差别,目前,报纸副刊新闻的采访活动正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一、克服“社会刻板印象”,把副刊新闻做“活” 副刊是党报适应形势要求,顺应受者呼声和面向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与正版有机的统一,是正版的必要补充和自然延伸。随着副刊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受众对副刊新闻报道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期望值越来越高。我们所说的副刊新闻与历史上的副  相似文献   

16.
杨阶 《新闻前哨》2003,(7):45-45
报纸副刊从杂志化向新闻化的转变,是“报纸是新闻纸”这一属性决定的,也是副刊改革的必然选择。当前,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报纸都在不同程度地开展副刊改革,副刊新闻化作为此项改革的主流而成为一项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7.
包丹虹 《新闻战线》2015,(7):101-102
新闻招客,副刊留客。新媒体时代,地方报纸副刊具有“异质”竞争与价值引领的优势,其独特的地域文化是区别报纸同质化最鲜明的旗帜;而它高雅的文化品位又是读者陶冶情操、启迪心智的精神家园。报界有名言曰:“新闻为攻,副刊为守”。在资讯发达的互联网时代,新闻的同质化已成为各级报纸不得不面对的严峻局面。而副刊因其独特的地域风情和文化内涵,却呈现出“异质”的竞争优势。所以,办好富有个性的副刊,也就成了地方报纸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8.
杨磊 《新闻实践》2004,(11):61-62
六、副刊中的隽永栏目能使副刊久存人们记忆。 报纸副刊版与报纸新闻版有一个明显不同,新闻版主要依靠新闻作品支撑,副刊版需要依靠特色栏目支撑。集中力量办好若干特色栏目,是办出好副刊的行之有效的捷径。著名的副刊,必  相似文献   

19.
从报纸的副刊研究到“副刊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敦报界有句名言:“新闻招客,副刊留客”。香港也有类似的说法:“新闻为攻,副刊为守”。大陆知名报人、《新民晚报》的创办者赵超构(笔名林放)曾具体阐释说:“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不耐看主要看副刊。”副刊作为报纸的四大基本组成部分(新闻、评论、广告、副刊),作用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0.
北京日报的京华周末,创办于1991年初。京华周末的性质是:大众新闻性文化副刊。这规定了京华周末的报道内容和范围。首先说,京华周末是副刊,是作为正刊的补充部分;其次,它又是新闻性的,这就区别于北京日报已有的“广场”等文艺副刊和理论副刊;第三,它所登载的新闻又是有所侧重和有所选择的,那就是文化方面的新闻。 京华周末办报风格是:要像出水的芙蓉、山野的风,高雅、清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