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中,处于晚期的后5首钢琴奏鸣曲占有重要地位。对贝多芬晚期的奏鸣曲大多数学习者不曾接触过,更不用谈这些奏鸣曲的创作特征了。本文通过对贝多芬晚期奏鸣曲结构中的展开部创作特征的研究,希望给读者提供一个学习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钢琴音乐作品的体裁丰富多样,在众多体裁中奏鸣曲的重要性可谓首屈一指。无论是在钢琴演奏还是在钢琴教学中,奏鸣曲的分量都超过了其他形式的钢琴作品,在国内外的钢琴考级与比赛曲库中,奏鸣曲是必弹体裁之一。《钢琴奏鸣曲的演奏与教学》一书是一本关于德奥古典乐派钢琴奏鸣曲演奏与教学的著作。该书从不同视角对德奥古典乐派钢琴奏鸣曲进行了系统详尽的阐述分析,对于钢琴奏鸣曲的学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应是我们所接触的奏鸣曲里最难演奏的,也是世界上最难演奏的钢琴作品.我们应该如何去演奏贝多芬的奏鸣曲,或者是他的奏鸣曲被演奏成什么样子才算是好的演奏,成为每个钢琴学习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顾建新 《考试周刊》2012,(36):17-18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种钢琴技巧与即兴伴奏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本文通过对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伴奏织体的分析,以及各种织体在现代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应用分析,希望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者能更好地掌握这项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海顿晚期共创作有五首钢琴奏鸣曲。它们是海顿风格和创作手法最为成熟的体现。这五首钢琴奏鸣曲最大的特点在于把交响乐的创作思路渗透其中。这一创新把古典主义钢琴奏鸣曲推向了新的高峰,为后世钢琴奏鸣曲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为钢琴音乐发展作出了重要的的贡献。研究这一特性,对我们学习和了解海顿奏鸣曲风格乃至海顿的音乐风格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海顿交响性创作构思,交响性创作手法运用以及钢琴演奏技巧的交响化这三个方面来阐述海顿晚期奏鸣曲中交响化的特征,为教学和演奏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被钢琴家们奉为"新约全书",而这首"暴风雨"奏鸣曲则是他创作旺盛时期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本文主要从作品本体结构出发,全面分析,深入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破解乐曲中所蕴含的演奏技术种类,希望能为学习者在学习这首作品时提供些微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32首钢琴奏鸣曲像一条红线,几乎贯穿了贝多芬一生的创作轨迹。它是钢琴工作者、学习者以及音乐欣赏者的必备。把32首钢琴奏鸣曲分成三个创作时期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每一部作品。限于篇幅,本文仅探讨其早期作品。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早期的创作。可以用继承海顿、莫扎特创作风格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确立自己的创作风格来概括。其中,“悲怆”是这一时期的顶力之作。  相似文献   

8.
《悲怆》奏鸣曲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第13号作品,在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创作的作品中相当于里程碑,这首曲子旋律优美,拥有理性的内容、旋律及结构,在贝多芬大量的作品中,这首曲子对于大多数钢琴学习者看来并不难,所以很多人练习演奏。本文通过分析《悲怆》奏鸣曲的曲式结构和作品情感,深究演奏技巧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甘肃高师学报》2022,(4):43-46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高度总结了从巴罗克时期到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欧洲钢琴音乐创作的经验,发展和提高了钢琴奏鸣曲的音乐表现力,开创了浪漫音乐的先声。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里,我们清楚地看到贝多芬对钢琴演奏法发展的贡献,对钢琴奏鸣曲的完善,对人类音乐文化艺术的贡献。钢琴奏鸣曲音乐从内容到形式由贝多芬从刻板严格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因而使硬性的奏鸣曲化为表白思想的灵活的工具,形成了钢琴奏鸣曲领域中的“贝多芬风格”。  相似文献   

10.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高度总结了从巴罗克时期到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欧洲钢琴音乐创作的经验,发展和提高了钢琴奏鸣曲的音乐表现力,开创了浪漫音乐的先声。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里,我们清楚地看到贝多芬对钢琴演奏法发展的贡献,对钢琴奏鸣曲的完善,对人类音乐文化艺术的贡献。钢琴奏鸣曲音乐从内容到形式由贝多芬从刻板严格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因而使硬性的奏鸣曲化为表白思想的灵活的工具,形成了钢琴奏鸣曲领域中的“贝多芬风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斯卡拉蒂生平极其奏鸣曲的介绍,意在于让我们更多的去了解这位伟大的作曲家,以及他的钢琴奏鸣曲的重大意义。因为这位作曲家在奏鸣曲的形成方面发挥了里程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他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在钢琴艺术史中占有独一无二的位置,他把钢琴奏鸣曲这一形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提高了钢琴奏鸣曲的艺术表现力。本文着重论述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创作风格形成的背景及其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3.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在和声的运用上,突破了古典时期一些规则的约束,其对和弦的运用就是调内和弦加增六和弦.这个在音乐关键曲式部位经常出现的明亮而带紧张度的和弦对于塑造音乐形象、揭示深刻的音乐思想及其音乐中的矛盾冲突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贝多芬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在钢琴艺术发展史中占有独一无二的位置,他把钢琴奏鸣曲这一形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提高了钢琴奏鸣曲的艺术表现力,增加了奏鸣曲的难度。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主题和动机明显、精致,并具有戏剧性因素,在创作中加入了自己的情绪和反抗精神。贝多芬的作品非常富有创作性跟独特性,尤其是他的钢琴奏鸣曲,有着与众不同的形象塑造性.  相似文献   

15.
略论钢琴奏鸣曲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以钢琴奏鸣曲的由来及发展为主要内容,叙述了奏鸣曲由尚松,坎佐纳,组曲等演变成为古典奏鸣曲的历史,分析了斯卡拉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人的重要作品,及其分别对钢琴奏鸣曲式,思想,内容等方面所作的贡献,章的目的在于理清奏鸣曲的发展线索,同时也希望当前的音乐创伤能够在传统的基础上,注入新的理念,从而表现当代人们的生存状态与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论述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创作的辩证观 ,该文指出贝多芬以辩证思维的原则创造性地发展了古典奏鸣曲和奏鸣曲式 ,它具体表现在贝多芬的主部和副部主题 ,具有真正的对比意义 ,它们不仅在调性和音调上对比 ,而且在音乐性格上对比、并置。主题的广阔发展在音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部充满了矛盾 ,紧张的戏剧性冲突成为了奏鸣曲式的动力中心。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各乐章之间不仅是对比并置的关系 ,而且音乐创作中戏剧性因素又使各乐章前后连贯呼应 ,音乐完整统一。  相似文献   

17.
《黎明奏鸣曲》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的经典之作,它以宏大的规模、华丽的技巧以及澎湃的热情讴歌了大自然朝气蓬勃的活力、清新的气息和抒情的诗趣,鲜明地反映了贝多芬的自然观和人文观。本文试图通过对贝多芬黎明奏鸣曲的分析来阐述弱音记号的重要功能及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我国著名作曲家饶余燕先生创作的钢琴协奏曲的结构分析,阐述其作品在体现倒装再现的协奏性奏鸣曲式结构、元展开奏呜曲式结构和奏鸣回旋曲式结构的同时,如何表现出多元化结构相互渗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贝多芬的这首奏鸣曲充满了感人的力量和浪漫激情。音乐是神经质的、振奋的,有时燃起熊熊烈火,有时陷入折磨人的绝望中。它之所以成为一首深受人们喜爱、易被人们接受的作品是因为这首奏鸣曲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20.
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独创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钢琴音域的扩大、增强和扩大强弱音的可能性、踏板功能的开发、歌唱式演奏法及结构和情感的融合这五个方面来探究贝多芬对钢琴奏鸣曲的独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