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语言和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目前外语教学非常重要的目标和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我国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后,提出语言学习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条件,因为不具备良好的外语水平,就很难完成跨文化交际的目标和任务.作者同时指出,我国的外语教学中,对外国文化的学习超过了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文化捍卫,即捍卫汉语和学习中国文化,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底气和重要支撑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切入跨文化外语教育中的文化适应问题,介绍了社会文化理论的语言观、学习观、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基本哲学倾向,描述了跨文化外语教育的特征,从二语习得的研究角度指出跨文化教育中的文化适应问题,为目前中国的大学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包含语言能力、交际能力、文化反思能力等多层次内容的概念,跨文化交际既有可能因缺乏对对方文化的了解而出现交际失误,也有可能因为不会使用外语进行文化表述而导致交际中断。本文分析了中国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语"历史及社会根源,同时指出,重构民族文化认同感、修正国内外语教育体制的偏误、加强文化输出是结束跨文化交际中母语文化缺失现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英语教学中必须要注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文章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需要遵循的原则,认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从四个方面入手:在识别具有文化特征的形象和标志中感知文化;在词汇的含义中探究文化;从英汉两种不同思维方式中领会文化以及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认识文化.  相似文献   

5.
跨文化交际是指文化、语言和环境有显著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流。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包含语言和语用能力,还包含对社会文化知识的识别、对情感能力的识别以及对行为的适应和理解。在中外文明全面交流互鉴的背景下,当代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水平国际人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高校只有充分融合跨文化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出具有中华文化情怀、多元文化观和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跨文化交际的工具;跨文化交际是语言的目的,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运用文化导入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人们在用语言交流思想、交换信息、表达情感时不可能脱离所处的社会环境,交际中一定会折射和反映出一定的社会文化,这便是语言的文化功能和文化内涵。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外语学习必须与社会文化紧密联系,在语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应渗透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他们具有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能力。故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应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文化,启迪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公共选修课是我国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重要作用.论文以<英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选修课程的建设为例,探讨了高职院校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9.
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严重影响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同时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了一种障碍。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英语教育具有自己的教学及文化特征,教学水平总体而言大大落后于发达地区。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外语教学文化缺失现状及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的策略方面进行论述,深入探讨民族地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建构的特征及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成为21世纪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社会文化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融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结合语言教学,注重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双重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输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已成为外语界的共识。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的关系.决定了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然而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严重的文化失衡现象.导致学习者大量的跨文化交际失败。因此应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加大中国文化的输入。实现中西文化的兼容并蓄,在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剖析外语文化教学中单纯学习目的语文化知识的局限的基础上,从母语文化的作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和对跨文化交际的重新认识三个方面分析了文化互动的重要性,提出文化互动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并介绍了为达到文化互动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西交流中,由于不同文化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规范、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从而造成交际障碍,给跨文化交际活动带来不利影响。增强交际者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消除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解,从而进行有效地交流。  相似文献   

14.
于慧玲 《海外英语》2012,(7):107-108
Currently English has spread around the world so extensively that it has become a link language across many cultures.Since 1980s,China saw a warm discussion of language,culture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An increasing number of researchers and educators began to be aware of the vital importance of culture in EFL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cultural content has been available in classrooms teaching.However,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s target culture-oriented and the ability of expressiveness of home culture in English is almost ignored.Thus,the thesis seeks to collect the students’ perceptions on expressiveness of Chinese culture in English and the culture teaching in EFL in China.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为研究现阶段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笔者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壶结果表明.现阶段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环境中,与各国人之间的跨文化交际的实际需要存在昔巨大的矛盾。为了解决该矛盾,笔者提出了采用国际目标语文化教学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外语学习或跨文化交际中,忽略语言本身的文化内涵会引起各方面的语用失误.分析跨文化语用失误的定义、原因、分类,从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两个角度减少跨文化语用失误,增强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加强了不同国别、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基于"一带一路"背景,深度梳理和分析民族院校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维度,从理念、知识、能力三个维度提炼出民族院校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整合性、贯通性和融合性特征,即将文化主体、文化本体和文化差异的整合理念;将语言、文化和社会信息贯通驾驭的知识基础;将语言基础、文化适应和交际实践融合的实践能力。从文化自信与文化交融的角度审视"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院校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时代呼声,不仅有助于实现民族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深度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人文基础,而且能更好地探寻民族院校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困境。为突破民族院校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出现的跨文化理念淡薄、跨文化知识匮乏、跨文化能力难以形成等困境,结合"一带一路"教育外交的具体实践,从认识层面整合、组织层面革新、政府层面扶持来建构民族院校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具体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8.
王蕾 《培训与研究》2009,26(10):34-36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学习、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化差异是避免语用失误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常规关系的内涵及其与文化的关系,并对跨文化交际中的常规关系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培养常规关系意识的一系列措施,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使用较广泛、时间较久的两套教材都未涉及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没有考察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教师本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无论在文化知识层面上还是能力运用层面上都有待提高。英语合作教学课堂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谈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与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一世纪需要大批高素质英语人才。英语的应用能力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英语的应用能力不仅包括对英语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还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一些大学生尽管学习了多年的英语,仍然很难用地道的英语进行有效的交际,并在交际中经常出现语用失误,导致交际失败。因而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