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梭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在于人具有自我完善这种能力,人类正是通过这种能力的不断发展,而使人类逐渐从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状态的,因此,卢梭认为人们应当从这种能力去寻找人类的一切苦难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的由来》中,达尔文试图对人类良心的起源作彻底自然主义的解释,于是,他必然会追溯到“动物道德”的起源。达尔文虽然强调了只有人才是真正的道德动物,但又指出人和动物一样都具有一些社会性本能,它们会随着理智能力的高度发展而发展出良心或类似于良心的东西。在“动物道德”的形成过程中,群体自然选择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萍 《文教资料》2008,(17):47-48
人类通过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认知创造了文化,它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对动物的情感也包括在内,而它往往因民族、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本文以"鼠"作为切入点,对它在中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内涵进行了研究,又对汉语、英语中与之相关的表达进行了对比,旨在使读者系统地了解"鼠"在中西方传统文化和语言文化中的异同,并引发人们在学习生活中对事物的不同文化内涵进行思考,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4.
人类有母爱,动物也有,甚至比起人类的母爱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5.
“向献爱心给人类的动物们致谢。”这是意大利修道士坚·弗朗西斯的倡议。弗朗西斯为人类与动物建立正常文明的关系做出了榜样。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10月4日定为“世界动物日”。“世界动物日”的宗旨是宣传饲养伴侣动物所带来的乐趣,让公众意识到动物对人类社会所做的贡献,推动人们以负责任的态度饲养伴侣动物.  相似文献   

6.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猫和狗,没有猪牛羊,这个世界会怎样?"这的确是一个挑战人们想象力的问题,尤其是在人类"创造"它们之前,这些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那么,它们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早在人类社会的初期,人们就懂得存储信息.数手指头、结绳记事、刻画岩画等等,都是最早的存储信息的方式.随着文字的出现,人们开始在动物骨头、竹签、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教学》2006,(2):13-14
教育,人类永恒的现象,最初同人们的生产生活等等各项活动紧紧缠绕在一起,同各类活动中生命个体的自发学习活动紧紧缠绕在一起,混沌不分,因此,也就不存有教育教学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语言词汇是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最明显的标志,特定时期的新词语是这一时期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集中反映.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新词语.  相似文献   

10.
发明与动物     
在列宁格勒、东京、巴黎等一些大城市的雕塑群中有许多别具一格的塑像——动物及昆虫塑像.其中包括猫、狗、蜜蜂、奶牛、蝴蝶和青蛙等等。"这些人们的小兄弟们"为人类社会的发明和发现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些纪念碑表达了人们对它们的敬意.然而.并非所有帮助人们在地理、化学、医学、天文学和体育上作出发明的动物  相似文献   

11.
关于社会发展的问题上,近代以来主要有马克思提出的"人类解放"理论和缘起于西方的"现代化"理论,它们作为一种文化建构在社会主义国家得到了整合重构.而这种重构在两种理论中是否存在统一的学理基础,这相关性的理论课题是过去人们较少关注的.本文在考察两种理论的来源与特点前提下,认为实际上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涵盖了"现代化"论题,这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历史与逻辑辩证统一的分析时得到了涵指,在现实上,现代化不管是以资本主义的方式进行还是其他方式进行,都是不发达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过程.不过,在现实上,"人类解放"虽然赖于生产力的发展,但"现代化"不等于"人类解放",它不过是"人类解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罢了.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引入"市场经济",就是从上述两种理论的这种相关性出发,对现实落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进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造的新结晶.  相似文献   

12.
周易人道现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的一种总看法,它产生于人们对天人地的观察效法.周易人道观的核心是“仁义“,仁义就是爱人利物,厚重利他,适宜应该,公正合理,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易卦是周易人道观分析认识人类社会和自然的一种手段(工具).  相似文献   

13.
动物王国中有十大骗子,如果把它们与人类社会中的各种骗子进行比较,最后你会发现,对于一些动物来说行骗无疑是值得的。NO.10狐狸排名第十位的是狡猾的狐狸,在南美洲的茫茫山脉中,狐狸必须诡计多端,因为这里的鸟体形都比较大.美洲鸵虽然无法飞翔,但也足以使饥饿难耐的狐狸望而却步。狡猾的狐狸不会轻易发动正面攻击,它等待美洲鸵离开后才开始放心大胆地享受那些未孵化的鸟蛋,  相似文献   

14.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与自然界成千上万种动物作邻居.这些动物的姿态、性情及其形形色色的奇异本领,自古以来一直吸引着人们.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了对动物进行观察、模仿等活动.在这些活动的基础上,动物寓言和动物词便应运而生了.从古至今,许多作家、诗人都喜欢利用动物的特征来描绘人类.例如,相传公元六世纪前,一个相貌丑陋而绝顶聪明的奴隶伊索在他所作的“伊索寓言”中,把压迫者都比作狮子,豺狼,毒蛇,鳝鱼和狐狸,遣责他们残害人民的暴行,总结了古代人民的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例如《农夫和蛇》教导人们不能对敌人仁慈;《龟兔赛跑》劝诫人们不要骄傲;《乌鸦和狐狸》讽刺虚荣心.法国作家拉封丹以动物世界寓指人类,揭露  相似文献   

15.
动物具有鲜活的形象,动物词具有比喻性和联想性特征.从认知语义学视角来看,社会与科技发展促使人们将动物与科技联系起来,动物词从单一的指称动物转变为具有科技语义的词汇,用以命名星座、疾病、植物、材料、设备、工具等等,是人类隐喻认知思维在动物词汇语义扩展领域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圣人"河狸     
《初中生》2016,(1):34-36
古老的印第安有一个传说:造物主把土地从水域中分开,找来一些勤劳的动物,将土地变平顺,然后作为人类的居所. 这种勤劳的动物,就是分布在北美地区的河狸.这个朴素的传说,是为了褒扬河狸的劳动对人类的重大意义.河狸切割树木,吃掉树皮,用剩下的树枝构筑堤坝.在丰水期,这些堤坝贮存雨水,拦截山洪;在枯水期渗入河流,供给下游.被流水裹挟而来的沉积物,慢慢堆积在堤坝后面的池塘中,从而避免了流下去淤塞下游河道,久而久之,池塘被填满,形成了肥沃的牧草地……  相似文献   

17.
一、第三空间教育的由来 新技术发展至今,人类的生活空间形态呈现为三类:纯粹的自然界;可以称为"第一自然";人类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社会,可以称为"第二自然";网络空间所提供的"虚拟社会",可以称为"第三自然",网络化的虚拟社会构成了人们生活的第三空间.  相似文献   

18.
李丕创 《现代语文》2004,(4):10-10,9
一、语言的概述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思想的手段,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不管怎么说,人类之所以需要语言,最主要的恐怕就是为了交流与沟通.正是依靠语言,人们彼此之间才能够把对世界的认识和内心的感受相互倾诉,才有了人类文化史上流传千古的<荷马史诗>和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吟唱至今的<诗经>.按理说,科学越发达,对于语言的掌握和使用就应该越准确.  相似文献   

19.
动物是人类最亲密的伙伴,它们在人类语言的应用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在新的语言现象中英语动物词汇的词义不断引申,从而使英语更加丰富多彩、更富于表现力.该文浅谈了英语动物词汇的词义引申,并从语言的社会性即语言与社会的辨证关系对引起动物词汇词义演变的社会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目前社会中对伴侣动物的不尊重行为,提出人类应该平等关爱伴侣动物,而伴侣动物被当做无理性生物,是其不能得到人类善待的根本,只有证明伴侣动物不是无理性生物,并同时指出伴侣动物是有机生命体,才可能让人类以对待有机生命体的尊重态度,平等的对待伴侣动物.并呼吁在人类善待同类的同时,给予一切有机生命体以道德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