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为挚爱所以珍藏——写在中政参创刊40周年之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你,拥有大家闺秀的风采——生于西安,长于西安眉宇间浸润着睿智与灵秀你,举手投足间大气豪迈——彪炳日月,开创未来明眸里彰显着成熟和稳健,最早结识中政参源于大学时代科任教师的高度赞誉,  相似文献   

2.
美国社会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说:"不用怀疑一小群有想法有决心的人可以改变世界,因为历史证明这些人曾做到过。"我所认识的中政参人就是一群"有想法有决心的人",他们身上透显的是曾国藩所言的"扎营寨、打死仗""打脱牙、和血吞"的精神。《中政参》的"版图"被不断地刷新,其影响范围由三秦大地及至华夏九州,他们改变了《中政参》的历史,并正在编织新的梦想。那些流通在案桌上、阅览室书架上的《中政  相似文献   

3.
沏一壶香茗,我把最新一期《中政参》捧在手里,轻轻掀开你的卷首,伴着幽幽的油墨香,一种温暖的亲切感涌上心头。看着看着,不觉想起了一首歌——《读你》,“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三月,浪漫的季节,醉人的诗篇……”这种心情好像并不陌生,捧着你犹如捧着一份实在、一份希望,品读你又读出几多真情、几多收获。  相似文献   

4.
中政参创办之后,发展迅速而稳健。在接触中政参并与之共同成长的时光里,中政参给我的印象是:能守正,也能创新;是良师,也是益友;有高度,也有温度;是杂志,也是家园。2022年,中政参将迎来知天命之年。作为众多热爱中政参的读者和作者中一员,愿中政参行稳致远,前景美好!  相似文献   

5.
"当一切外衣褪去之后,教育只剩下两个内核:一个是生命,一个是灵魂。教育的使命就是:让生命完整,让灵魂高尚。"这是《中政参》给我的深刻感悟。"我和你一样,来自天地之间;生命有两端,心用故事相连。根为叶宿命,花开从不孤单;梦想会绽放,身旁有你做伴。"这是我给《中政参》的一首小诗。作为教育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的《中政参》,自创刊  相似文献   

6.
<正>不知不觉工作近二十年了,但我觉得自己并没有陷入职业倦怠,而是愈发热衷于研究课堂教学与撰写教研论文,这一切都要从我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以下简称《中政参》)的美丽邂逅开始说起。[注:若无特别说明,文中提到的2011年后的论文均发表在《中政参》(中旬)上]相识——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2001年,我在参加工作的同时订阅了《中政参》,开始了我与《中政参》的亲密接触。每每翻开《中政参》,流连于震撼心灵的《卷首语藏》、聚焦热点的《前  相似文献   

7.
说《中政参》是老朋友,因为从我高中时就见过它,上大学就读它,工作以来一直有它陪伴。说《中政参》是新朋友,因为它是一本与课程同频共振的期刊,汇集五湖四海的思政人在此交流,理念之前卫、观点之新颖、实践之新意、研究之独到,苟月新、月月新、又月新。它是一本与教学携手同行的期刊。思政教师上思政课的“三件套”,除了课程标准、教科书外,就是《中政参》。它是一本与教师相互成就的期刊,让人跟着《中政参》学做思政好老师。它就像一方沃土,为众多思政教师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滋润其生长。  相似文献   

8.
《家教世界》2012,(23):42
1918年10月的一个夜晚,波兰乡村姑娘罗娜入睡不久就做了一个很可怕的梦:她看见自己的未婚夫斯坦尼捂着血流不止的伤口,在一条阴森恐怖的隧道里摸索着,大哭大喊:"罗娜——我亲爱的罗娜——"在梦境里的罗娜也哭喊着叫道:"斯坦尼——我在这儿——你等等我啊——"罗娜从梦中哭醒了。罗娜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呢?原来,两年前她和斯坦尼相爱并订了亲。不久,她的未婚夫参军上了前线。斯坦尼走后只来过几封信,以后就  相似文献   

9.
<正>生命中本没有什么值得怕的,有了怕的心才是最可怕的。——题记摆脱了时间的束缚,穿越时空隧道,我来到了1900年的哈佛大学。我走进一间大阅览室,里面挤满了埋头看书的学生,其中一个学生特别引人注目——她正用手摸着一本书。她在干什么?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走到她身边,想看个究竟。原来,她正在用盲文"读"书。只见她用手在一本字迹凸起的书页上慢慢摸索着,连一个标点都不放过,是那么认真,一丝不苟。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学生们陆续走了,她  相似文献   

10.
枯燥乏味——并非缺少“慧眼” 镜头一:一堂作文课上,我布置学生写一篇主题为“你是我的好朋友”的作文.针对学生一贯无话可说、内容不够具体的问题,我设计了一对好朋友在阅览室里看书做笔记的录像片段,在观看的过程中,我细心地指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猜想人物的心理活动,再让学生完成习作.本以为经过如此一番煞费苦心的指导,学生的习作一定内容具体,人物形象生动,可事实与我的期望相差甚远.“今天,小明和小波到阅览室看书.小明不小心把钢笔水洒在小波的书上.小波气极了,脸涨得通红,站起身来向小明吼道:“你是故意的!看你怎么赔!”小明连忙道歉.于是小波原谅了小明,他们又和好如初了.”像这样的作文在班上可不少.  相似文献   

11.
<正>不经意间,我想到了另一种"形象代言人"——书籍形象代言人。那天,学生拉着我的手说:"老师,你看的是什么书?能借我看看吗?"几天后,在与家长的交流中了解到,孩子对这本书达到了如痴如醉爱不释手的程度,着实叫他惊讶。我不禁陷入思索,如果学生对每本经过老师之手的书,都这么喜欢的话,  相似文献   

12.
我隐藏在我的花里这朵花佩在你的胸前——你并没有想到也佩戴着我——天使却知道这一切[约1859]我隐藏在我的花里这花在你的花瓶中凋落——你并没有想到为我而感觉——几乎是一种寂寞——[约1864]1896视角:狄金森被西人断言,她是"公元前七世纪古希腊萨福以来西最杰出的女诗人",《我隐藏在,我的花里》是她的一首情诗,写给谁已不得而知。她的诗歌意象充盈且蕴藉着深意,让人一唱三叹。  相似文献   

13.
《上海教育》是我职业路上的领航员。她引导着我从一名想做不会做、想写不会写的年轻教师成长为能想会做、能做会写的青年教师。初识《上海教育》,是在2001年的秋天。学校里新进了好多种教育类杂志。来到阅览室,在一排新杂志  相似文献   

14.
王浩廷 《辅导员》2013,(Z1):102
这天,妈妈做了两碗面条,一个碗里卧着一个荷包蛋,另一碗里没有。妈妈问:"儿子,你选哪一碗?"我立刻说:"我选有鸡蛋的那碗!"可正当我津津有味地吃着"荷包蛋"的时候,妈妈却在另一碗里挑出了两个荷包蛋——原来,这两个鸡蛋藏在面条下面!这时,妈妈说:"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第二天,妈妈又做了两碗面,和昨天一样,一个碗里卧着一个荷包蛋,另一个碗里没有。我接受上次的教训,选了那个没有鸡蛋的碗,心  相似文献   

15.
儿子的创意     
<正>儿子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这上面写着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的创意征文比赛。金牌获得者,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说着,把一本海外刊物递给我。我说:"关于宗教,你懂得多少?关于建筑,你懂得多少?你还是好好做功课吧。"他毫不气馁地说:"可是我有创意啊,比如博物馆里可以点燃藏香,给人一种浓郁的宗教气氛。比如博物馆里可以卖斋饭,让人色香味立体地感受宗教。比如……"  相似文献   

16.
三个荷包蛋     
我最喜欢吃荷包蛋。有一天,妈妈做了两碗面条,一个碗里卧着一个荷包蛋,另一个碗里没有。妈妈说:"女儿,你自己挑一碗。"我立刻伸出手,端了有荷包蛋的那一碗。正当我津津有味地吃着鸡蛋的时候,妈妈却笑起来,我一看,她在另一个碗里挑出了两个荷包蛋——原来这两个荷包蛋藏在面条下面!这时,妈妈说:"想占便宜的人,往往  相似文献   

17.
昙花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轻吟着徐志摩的诗,昙花走完了生命里最后的时光。——题记还是从前的教室,只是桌椅、同学都更新了,顿时感觉恍然间自己已经是高一学生了——我也是崭新的!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可爱的昙花。  相似文献   

18.
醉透苦难     
最近认识了一位朋友,他是个农民,做过木匠,干过泥瓦工,收过破烂,卖过煤球,在感情上受过欺骗,还打过一场3年之久的麻烦官司。现在他独身闯荡在一个又一个城市里,做着各种各样的工作,居无定所,四处飘摇,经济上也没有任何保障。看起来仍然像一个农民,但他与乡村里的农民不同的是,他虽然也日出而作,却并不是日落而息——他热爱文学,写下了许多清澈纯净的诗歌。每每读他的诗歌,我都觉得感动,同时惊奇。 “你这么复杂的经历怎么会写这么柔情的作品呢?”我曾经问他,“有时候我读你的作品总有一种感觉,觉得只有初恋的人才能写得出。”  相似文献   

19.
一个初夏的清凉午后,我与一位教师偶遇于学校的阅览室。她是一位非常在乎自己课堂幸福感的青年教师,对学校也有着深厚的感情。闲聊中,我问道:"你认为校长应当为教师做些什么?""站在那里,你就应当是一种召唤,要让教师从你身上知道应当如何温文尔雅地走向高贵;坐在众人面前,你应当是文化的向导,师生见了你就晓得何以引领自己走向人性的卓越。"她见我沉思不语,接着说道,  相似文献   

20.
减肥     
小袋鼠本很胖。"妈妈,帮帮我。我太胖了。""别担心。你可以少吃点。"但是本总是感觉饿。他不能少吃。"你应该多做些运动。"妈妈说。但是本不喜欢运动。一天,本在吃薯片。一只小鸟把他的薯片叼走了。"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