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世界报业协会最近公布的全球日报发行量100强排行榜中,《钱江晚报》成为浙江省惟一入围的日报,位居第95名。第56届世界报业大会6月8日至11日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召开。来自全球85个国家的2200位报业人士出席了此次会议。总部设在巴黎的世界报业协会公布了日报发行全球100强排行榜,中国内地共有《人民日报》、《扬子晚报》、《羊城晚报》、《新民晚报》、《钱江晚报》等15份报纸进入这个名单。在全球发行量最大的前100名报纸中,前5位都是日本报纸,排名第一的是日本的《读卖新闻》。根据世界报协公布的数字,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报纸消费国,  相似文献   

2.
《新新新闻》是1921年9月1日创刊于成都的日报。1933年,成为四川省区内第一大报、西南地区首屈一指的日报。该报创刊以来,极为重视报纸的广告和发行。抗日战争爆发初期,该报一度成为国民党统治区内发行量最大的报纸。1950年被成都市军管会新闻处代管停刊。  相似文献   

3.
《香港华字日报》是19世纪香港最早发行的三大华文日报之一,在早期华文报业发展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然而,对于这份发行超过半个世纪的华文报纸的早期历史,人们了解的并不多。主要原因是因为在1894年,该报馆曾经失火,旧存报纸,尽遭焚毁。1923年,该报为筹备60周年纪念刊(该报是以什么为依据庆祝60周年,不得而知),曾悬赏征求旧报,结果只有一名澳门读者应征,献出同治癸酉年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成都地区的《新新新闻》日报,是当时四川报业中持续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经济效益最好、影响面最广的民办商业性报纸,该报馆在经营中极其重视发行和广告经营,使其发行量和广告量成为全四川报业之最,其广告中所推介的消费产品为消费者灌输了独特的消费意识形态,影响着当时成都地区的消费活动与消费文化。本文选取《新新新闻》广告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近代成都怎样的消费文化意识形态,又是如何借助多元的广告形象与话语表达,通过赋予消费何种功能与价值参与建构了近代成都的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5.
最近,全国首份付费订阅的“数字报纸”——温州报业集团的《温州日报》《温州都市报》《温州晚报》《温州商报》在全国上线发行。这4张数字报与以往网络版的《温州日报》《温州都市报》等4张报纸最大的区别在于,一是图文并茂,  相似文献   

6.
看客 《青年记者》2005,(10):62-62
近来,为避免报业恶性竞争,共同搞好明年的报纸发行工作,在中宣部等部门发出规范报刊发行秩序的通知后,一些地方的报纸纷纷签订了行业自律协议,如吉林省《吉林日报》、《长春日报》、《城市晚报》、《新化报》、《东亚经贸新闻》、《长春晚报》等报社签署了行业自律公约,要求在报纸发行过程中不得附带赠品及订报赠报;报价整订为140元~150元/年,零售价0.5元/份,零售批发价0.3元/份;对开报纸日出版量最多不超过24版,4开报纸日出版量最多不超过48版;不得进行如“全省发行量第一”、“发行量居全省之最”等夸大宣传。云南省《春城晚报》、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下属《哈尔滨日报》《新晚报》《新晚社区报》《家报》和《都市资讯报》等5类报纸。《新晚报》是哈报集团系列报刊之一,在全国晚报综合类排名中位居前十五名,是全国最受欢迎的几家晚报之一,是房地产、医药保健、IT、汽车、金融保险、旅游等广告市场的首选平面媒体,拥有东北三省最大的发行量。晚报采取自办发行的方式,年发行量40万  相似文献   

8.
“大报、小报,卖不出去就是废报;日报、晚报,没有发行量就没有广告。”这是一位地方报老总的名言。以往的发行大战,争夺的主要是公费订阅市场;当今各大城市的报纸开始争夺报业零售市场,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报纸定价上。 以南京为例,除《扬子晚报》、《服务导报》、《金陵晚报》、《每日桥报》之外,新登场了《经济早报》、《江苏商报》、《现代快报》、《江南时报》等,共有十家日报角逐报业市场。几家新登场的报纸为打破原有的报业格局,纷纷用低价冲击市场。 面对硝烟弥漫的报价大战,很多业界人士深感困惑:报纸到底应该怎样定价和定位?本文试图通过对南京报业市场的剖析来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9.
观点摘编     
世界报业现状与趋势2007年6月,第60届世界报业大会在南非召开。结合此次大会,《世界报业趋势》年鉴特邀撰稿人苑仲在2007年第7期《新闻记者》上刊文,介绍了世界报业现状与趋势。全世界报纸发行量2006年度增长了4.61%,日报种数增长了4.33%,日报数量增加到11207种,日报发行量从2005年度  相似文献   

10.
<新新新闻>是1921年9月1日创刊于成都的日报.1933年,成为四川省区内第一大报、西南地区首屈一指的日报.该报创刊以来,极为重视报纸的广告和发行.抗日战争爆发初期,该报一度成为国民党统治区内发行量最大的报纸.1950年被成都市军管会新闻处代管停刊.①  相似文献   

11.
正2012年,杭州市地铁一号线开通。同年12月28日,由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与杭州地铁集团联合创办的浙江第一张地铁报——《城报》正式创刊,这是唯一被授权在杭州地铁各站免费发行的报纸,每周一至周五出版,日均24版;同时出版数字报。目前,《城报》的发行量已达20多万  相似文献   

12.
从某种程度上说,外地人对重庆报业的了解,仅限于《电脑报》及其旗下的天极网。《电脑报》是重庆市唯一能在全国的报业市场中被人认为是有影响力且有一定特色的报纸。目前,该报的发行量达到30多万份,遍及全国大部分省市,在全国的"电脑普及读物"市场中占据绝对的领先地位。除《电脑报》及其旗下的《大众网络报》外,重庆共有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的《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经济报》、《消《费导报》、《体育报》、《健康人报》、《新女报》(待复刊)、《重庆商报》及  相似文献   

13.
《黄冈日报》创刊于1958年7月,具有47年的报业发展史。1995年前为四开四版日报,1996年改为对开四版周七刊,报纸发行一直以邮发为主。原为四开四版小报时.最高年份发行量曾达到6万份。改为对开大报后,发行量一般保持在3.3万份左右,但最少年份只有2.8万份。近年来,由于采取行政手段与市场机制双向运作办法,报纸年发行量一直稳定在4万份左右,高峰期达到了5万份。透视《黄冈日报》发行的“高峰期——低谷期——稳定期”这样一条运行轨迹,既让我们感到了地市报发行的压力,也看到了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一、西方国家报团的出现和报业垄断的发展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西方国家陆续出现了报业集团。美国的斯克里普斯报团在19世纪80年代已见雏形 ,20世纪初拥有的报纸达20多家。二次大战以后 ,报业垄断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至20世纪末 ,美国的日报80 %以上为报团控制 ,英国的报业为10来家报团所左右 ,日本五大报系控制的日报发行量占全国日报发行量的52 % ,其他西方国家情况与此相类似。二、苏联社会主义报业的诞生和解体1917年十月革命后 ,以《真理报》(创办于1912年 )为代表的俄国无产阶级报纸公开出版 ,形成了社会…  相似文献   

15.
据4月8日新华网报道:当日4时,全国首份付费订阅的“数字报纸”——温州报业集团的《温州日报》、《温州都市报》、《温州晚报》、《温州商报》在全国上线发行。这4份数字报与以往网络版的《温州日报》、《温州都市报》等最大的区别,一是文图并茂,是原模原样的报纸,可作报纸翻,而非文本新闻;二是有朗读功能,可作  相似文献   

16.
宋建中 《传媒》2000,(2):22
1999年7月1日创刊的《鲁中生活日报》,是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社主办的一张子报,由生活日报和大众日报社淄博分社主办,该报是一张立足淄博、面向鲁中的生活类晨报。《鲁中生活日报》尚未创刊之时,淄博分社就明确了这张报纸要走“多渠道发行”的路子,并成立了“淄博大众报业发行有限公司”,确定了采用“邮发”、“自发”、“民间发行”、“报贩零售”等多头并举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时代列车驶入了21世纪,2002年4月15目香港首家免费报纸《都市日报》面世。此后短短6年间,免费报纸就以燎原之势席卷香港报业市场,从一家发展到五家,仅中文日报就占了三家,日发行量由15万份增至130万份,力压12家中文收费报纸发行量的总和。此外,逢周六派发的《快线周报》,发行量亦达35万份;英文《虎报》(Steandard)从2007年起,也由付费变为免费,发行量从6万份飙升至13万份。一位任职发行量居港报三甲的日报总编辑惊呼:“免费报纸的迅猛发展.已严重威胁到香港传统报业的生存。”  相似文献   

18.
重庆报业市场差异化策略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吴江文 《今传媒》2005,(2):36-37
重庆报业在西部地区起步较早,但其发展在西部地区却相对滞后,明显地落后于成都和西安。如何使重庆报业进一步发展,这是值得业界和管理部门思考的重要问题。一、重庆报业市场的现状与同在西部的成都、西安两市相比,重庆的市场类日报的种数大致相当,但报纸发行总量和单家报纸发行量则有较大差距。目前重庆市场本埠报纸主要有《重庆晚报》《重庆商报》《重庆晨报》《重庆经济报》《重庆青年报》《健康人报》《渝州服务导报》《旅游新报》《重庆法制报》《新女报》和《都市热报》等报纸,加上重庆内刊报纸,总数已经超过了20家。2003年重庆全年出…  相似文献   

19.
易妍君 《东南传播》2011,(12):150-152
《南方都市报》是广东地区的一份综合性日报,最早于1995年3月起试刊,1997年1月1日正式创刊。该报从一份追求可读性的小报,逐日发展为珠三角地区影响力较大的综合类日报之一。据2010年公布的中国报纸发行量排行榜显示,《南方都市报》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都市类报纸。《南方都市报》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它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袁潇 《传媒观察》2004,(2):51-53
《扬子晚报》是江苏报业市场中一份历久不衰的晚报。2003年9月,《扬子晚报》的日发行量一举突破205万份;此前,又以日发行量居中国晚报第一、日报第三,入列世界报纸发行第24强。《扬子晚报》能够屡创佳绩,与其一直以来所倡导的“人文关怀”理念密不可分。“一年365天,一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