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镜高悬     
当你观看古装戏的时候,都会看到在公堂上挂着一块“明镜高悬”的匾额,你知道这是怎么来的吗? 据汉朝刘歆《西京杂记》说,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刘邦进入秦都咸阳宫里,看到无数珍宝奇物,其中有一块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胃肠五脏;人有疾病在内,则知病之所在。如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因  相似文献   

2.
《出版视野》2010,(4):41-41
“明镜”出自晋代葛洪所著的《西京杂记》一书。据该书记载:相传秦始皇得到一面长方形铜镜,高5尺9寸,宽4尺,表里明亮。据说此镜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并能照出人心中的邪念。因为此镜出于秦地,故被称为“秦镜”。秦始皇得到这面宝镜后,常用它来照宫中人,一旦发现了谁心存邪念,就严厉惩处。  相似文献   

3.
清人叶生在《书:调和》中讲:诗人须有“才、胆、识、力”。说:“无胆则笔墨畏缩,无识则不能取舍。”(《原诗》)笔者不禁深思,无“才”如何?元“力”又如何?其实,无“才”,不能成文,更不能成诗;无“力”,则无风骨,更无艺术公力。细究这四字,个中大有嚼头。借此四字,用于杂文的写作和评论上,则是再贴切不过了。先说“胆”。写条文是需要胆量的,元“胆”是写不出杂文的。郑板桥在《偶然作》诗中大呼:“直摇血性为文章。”让人读后拍案叫好。试问,杂文若无“血性”,谈何针及时弊、激浊扬清?因此,无“血性”者——胆小怕…  相似文献   

4.
也说“明目张胆”“明日张胆”,始见于《晋书·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其意原是指有胆有识,敢作敢为。而现在则形容为某某敢于大胆、公开地干坏事而无所顾忌,一般均作贬词用了。究其实,“明目张胆”四字正是集中地概括了胆与识的辩证关系。明目者,即有眼光、有见识之意也。如果是盲目而张胆,“盲人骑瞎马”,则势必走上“妄为”  相似文献   

5.
首先要声明,本文的题旨并非笔者首创,而是郑板桥先生的高论早在百午以前,这位“扬州八怪”中的人物就发出过这样的“怪论”:秦火虽猛,不如孔炬;自焚则又胜过孔炬,自然更远甚于秦火。一百多年过去了,郑老先生的“怪论”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还直接应验于今时。因此,特作本文,以为之鼓吹。听谓“秦火”,指秦始皇烧书。所谓“孔炬”,指的是孔夫子用朱笔删书。为何说“秦火”不如“孔炬”?秦始皇专烧儒家之书,然而这  相似文献   

6.
“石”与“担”查启森《档案学概论》(吴宝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一书,第20~21页上有这样一段记述:“秦始皇处理公文也有‘日读一担’的记载,一天要看100斤文件,该多么不便是可想而知的”,来说明竹木简牍的笨重。这里所说秦始皇“日读...  相似文献   

7.
〔原文〕邵茂齐有言:“天上月色能移世界。”果然!故夫山石泉涧,梵刹园亭,房庐竹树,种种常见之物,月照之则深,蒙之则净;金碧之彩,披之则醇;惨悴之容,承之则奇;浅深浓淡之色,按之望之,则屡易而不可了。以至河山大地,邈若皇古,犬吠松涛,远于岩谷;草生木长,闲如坐卧。人在月下,亦尝忘我之  相似文献   

8.
勿忘在莒,简单说就是“不忘本”。很多人知道张恩照的名字,并不是他接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而是他跟随王雪冰“前腐后继”倒下之后。也是在这个时候,人们才知道这位省部级高官来自山东莒县。山东莒县,就是“勿忘在莒”的古莒国,地处民风淳朴的沂蒙山腹地。2006年11月3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张恩照有期徒刑15年。一审判决后,张恩照没有上诉,但却提出了到上海服刑的请求。大上海,繁华的大上海,是沂蒙子弟张恩照的发迹之地。勿忘在莒,张恩照此时才想起回到他的崛起之地,是不是有点晚了?  相似文献   

9.
新闻专题性策划中的“注意力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敖先生讲:报纸不增张(扩版),好像罐头里的沙丁鱼;报纸增张,好像泡过水的面包。在时空跨越新千年之际,“千禧”风在掠过中国时不大不小地撞了一下中国报纸的腰。 新年伊始,人人回家。经济日报等大报老老实实出一张“节日版”,平时16版,元旦8版,千禧于前而岿然不动;羊城晚报等大众化报纸及个别日报则闻风策划,空前“增张”,乘“千禧”之风震撼报纸市场。大规模扩版的报纸粗粗估算,有羊城晚报1月 1日的“跨世纪金版”共40版(且从1999年12月27日起即开始为“跨越千年环球采访特别报道”扩版);广州日报共20…  相似文献   

10.
何谓美?赫拉克利特说:“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庄子则认为:“朴素则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对新闻事业而言,如果说“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忧心为政,真情为文”“报国之心不可无有,治学之志不可稍怠”是微观之美,那么,宏观之美需要条分缕析。  相似文献   

11.
千百年来,中国的百姓除了期望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之外,还一直企盼司法界能“明镜高悬”、秉公执法。包拯“包青天”受世代景仰不说,《窦娥冤》、《十五贯》等戏剧久演不衰,也都反映了一种社会情绪和人民愿望。  相似文献   

12.
新闻图片是报纸的窗户、版面的眼睛。有人说:图好一半版。一张好的报纸,应该是文图并茂。而一幅好的新闻照片,则应当是图文俱佳。好照片配上好文字,就如同锦上添花,能起到“画龙点睛”之效,牢牢抓住读者的“眼球”。相反,一张好照片不能配上好的说明文,就会使照片显得平庸。那么,要写好图片配文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李文芳 《大观周刊》2011,(52):123-123
通过极富感染力的导语使学生人情、移情、陶情,一言概之则是以“导”激“情”:而知识启迪型的导语设计方法则是工具性的体现:教师更多注重的是已有知识的运用,一言概之则是以“导”启“思”。  相似文献   

14.
古人说过:“山得石而俊,水得石而清,房得石而牢,路得石而坚,庙得石而灵,寺得石而幽”。又说:“园无石不秀,斋无石不雅”。现代人则认为:“居内有石显得清心高雅,馆院有石春色满园”。石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爱石是一种文化现象。早在石器时代,人类已用石做狩猎工具。到了商代,已用灵劈石做成虎纹石答。秦始皇修建阿房宫,东汉灵帝兴建上林苑,均动用了大量奇石。但真正作为民间石玩艺术则始于唐代,兴盛于来、元,普及于明、清,当代更为世人所广泛关注。当前,人们所说的奇石,是指在自然界中天然生成并有观赏价…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档案馆主办的《城市记忆一匕海近现代历史发展档案陈列》主题展中,有一张《20世纪30年代工部局董事合影》(以下简称《董事合影照》),说明词是:“五卅运动后,中国籍董事进入董事会。这是工部局中外董事合影”,没有标明确切的年份。《档案春秋》杂志上也刊登过这张照片,同样没有标明年份,让人无法知道这是什么时候的董事会。  相似文献   

16.
杨润 《新闻界》2002,(1):42
妻子下班回来,忙不迭地从小拎兜里拿出一张在本地颇有影响的报纸,严肃地对我说:“你看,报上说妻子讨厌的丈夫有五种,我对照了一下,你至少占其中四种,真不得了!”我拿过报纸,见上面《生活参谋》栏里,赫然印着一个标题:《妻子最讨厌哪几种类型的丈夫》。下面列着五条,仿佛一些法规条文。我很小心地像镜子一样逐一拿来给自己照了照,果然发现,除了“动辄骂甚至打妻子”一条外,其余如“争强好胜”、“不善揣摩爱人心理”等等,我均不折不扣地可以对号入座!我知道这“参谋”荒唐透顶,但又怕跟妻子解释不清,于是半晌后才怯怯地问…  相似文献   

17.
新年伊始,一场由香港艺人“不雅照”引发的震荡,横扫国内各大都市报。各家媒体每天为此付出的版面之多、内容之细、刷新之快,令人瞠目。更有甚者,一些媒体一边高喊“抵制”,一边继续报道最新进展,颇有一副“贼喊捉贼”的架势。  相似文献   

18.
《羊城晚报》应该是一张既有现代意识.又有“粤味”的报纸:现代意识是她的价值取向,粤味则是她的表现风格.  相似文献   

19.
6月13日,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开始第三次发掘。可没多久,大家就明白这次不太可能挖到“宝贝”,就算有,也要等待很长时间。考古队的工作人员私下对围堵上来的记者们说:“你们要看(新)东西,起码半年后再来。”  相似文献   

20.
《考古有意思:秦始皇的兵与城》,许卫红著,中信出版社,2020年11月谈及中国历史,秦始皇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人物。他横扫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护社稷。在普通人心中,他的确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皇帝。今天,我们能够了解秦始皇的唯一凭证,就是兵马俑和古咸阳城遗址了。作为一名考古“大咖”,本书作者带领读者走近秦始皇的“地下军队”和“不动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