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师古称     
夫子《始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起先孔子的门徒尊称孔子为夫子,后来夫子成为对教师的尊称。师泛指老师、教师。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傅老师的通称。《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师保古时担任教导贵族子弟的官,有师有保,统称“师保”。《礼记·文王世子》:“师也者,教之以事,而谕谙德也;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归诸道者也。”先生《礼记·曲礼上》:“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郑玄注:“先生,老人教学者。”韩愈《进学解》:“国于先生晨入大学。”宗师掌管宗室子…  相似文献   

2.
《甘肃教育》2012,(24):21
中国有悠久的尊师重教的传统,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吕氏春秋·尊师》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中国古代教师的称谓很多,其中尊称有以下五种:老师:原是宋元时代对地方小学教师的称谓。金代文学家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后专指学生对教师的尊称。  相似文献   

3.
师长:《周记·地官》:“三日顺行,以事师长。”师傅:封建社会东宫太子的教师即称太子师傅。师父:含有教师如父母之意。经师:《王文宪集序》:“经师人表,久资复实。”博士:唐宋时有专业学校,故而有算学博士、书学博士、律学博士之称。教习:明代翰林院学官兼教师,清末兴办学堂,其教师沿称教习。教授:宋以后学官名称,掌学校课试等事。讲师:古为讲解经籍的教师。助教:学官名,始于晋,协助博士教授学生。先生:按《礼记》注:“先生,老人教育者。”《孟子》注:“学士年长者,故谓之先生。”西席、西宾:唐以前,俗以东向座为尊,故尊称私塾教师为西宾,亦…  相似文献   

4.
由于学校名称的繁杂,受教育的对象不同,在我国古代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对教师的称谓不尽相同。夫子《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起先孔子的门徒尊称孔子为夫子,后来夫子成为对教师的尊称。  相似文献   

5.
山长五代时,学生尊称教师为“长”。西宾古人席地而坐以西为尊,是安教师的席位。故尊称教师为宾”。司业古代主管音乐兼教国子的人称业”。祭酒汉代有称博士为“祭酒”,现相于国立大学教授。学政到太学当教师后,才能称“学政先生古时称私塾教师为“先生”。教习明代对翰林、进士的老师的尊称。老师宋、元时对小学教师的称谓。训导明清时主掌教育生员的副职称谓。教谕宋代指京师小学或武学中的教师。讲师古时对经学武学教师的称谓。助教协助教授的教师。教授高等学府中职别最高的教师。我国古今教师称谓$肥城市王瓜店镇史志办@田文鑫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对教师,不称“老师”,而称“先生”。“先生”一词,有多种含义。《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先生”,指的是父兄;《孟子·告子下》:“先生将何之”?“先生”,是对年长者的尊称;《韩诗外传》:“古谓知道者曰先生,何也?犹曰先醒也”。“先醒”,即先知先觉者之谓。这些都不是指  相似文献   

7.
老师——流行最广泛的敬称有人问“:师”前面为什么要加个“老”呢?据说有两种释义:一是说明老师是历史最悠久的职业,无与伦比;二是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因为“老”的词义解释其中之一是“敬辞”。如今“,老师”的称谓已走出教育界范畴,在社会上,如果被人称作“老师”,那将是对你最大的尊敬,也将使你感到莫大的荣耀。先生——历史最悠久的尊称“先生”一词在各类词典中的第一解释就是“教师”,是对教师最古老、最悠久的称谓,已经流传了几千年。现在“,先生”成为社会上最流行的尊称口语,已经远远超出教师的范畴,被广泛运用于各种人群。然而,…  相似文献   

8.
《新作文》2006,(12)
老师——流行最广泛的敬称有人问:“师”前面为什么要加个“老”呢?据说有两种释义:一是说明老师是历史最悠久的职业,无与伦比;二是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因为“老”的词义解释中有一项便是“敬辞”。先生——历史最悠久的尊称“先生”一词在各类词典中的第一解释就是“教师”,它是对教师最古老、最悠久的称谓,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人类灵魂工程师———最富哲理的称谓“人类灵魂工程师”一词原是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作家的称谓,后来被教育家加里宁引用到教育界,他说:“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为此…  相似文献   

9.
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传统风尚,“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由于古代学校的名称繁杂,其规模、性质、课程内容和受教育的对象不尽相同,所以对教师的称谓颇多。现择要集释于下:师教师的统称。《论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师长官师(百官或官吏之长)和长者。《韩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后用为对教师的尊称。师傅教师的通称,如对东宫太子的老师称为太子师傅。《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今常用为学徒对传授技艺的业师的尊称,也用作对有生产技能的工人的尊称。师…  相似文献   

10.
<正>除"老师"之外,古代对教师的称呼还有很多,而且有些你我已经相当陌生——师长:含有视老师为尊长之义,是古时候对教师的尊称之一。夫子:原为孔子门徒对孔子的尊称,后来夫子成为人们对教师的尊称。山长:是历代对山中书院主讲教师的称谓,其出处源于《荆相近事》。师傅:古时老师的通称。"师傅"一词原本是太师、太傅、少师、少傅等官职的合称  相似文献   

11.
闲读杂书,见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短短14字,竟然巧妙地运用了中学生应该了解、掌握的六个常见典故,且语意通畅,音韵和谐,毫无雕琢斧凿之痕,实属难得。其联为:西席桃李满桑梓东坦龙蛇尽楷模此联的大意是:我的老师教书育人有方,得意门生遍及乡里;他的女婿们也都是龙蛇般的非常人物,个个堪称为人之楷模。可贵的是此联在文脉畅达、韵律协调、琅琅上口的同时,自然巧妙地嵌入了六个典故,从而使联意丰赡,饶有情趣。下面分别述之:西席:即“老师”。古人除了尊称老师为“夫子”、“先生”、“恩师”外,何以还经常尊称为“西席”呢?这与汉明帝刘庄有关…  相似文献   

12.
我国历代对教师的称谓是多种多样的,这里将常见的称谓集录如下。师:古代教师的通称。自秦时起,沿用至清末。如《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先生:秦时称教师为先生,后来人们也称垫师为先生。如《礼记》:“从于先生,不越路与人言。”师傅:秦时教师的通称。如《谷梁传》:“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  相似文献   

13.
老师这是对教师的敬称,使用频率最高。如今这个称谓已经走出了教育界,在社会上,被人称为老师,表明你受人尊敬。先生这是对教师最古老、最悠久的称谓,在我国已经流传了几千年。现在,“先生”作为对人的尊称在社交场合被广泛使用。在教育界,人们往往称资深的、德高望重的教师为先生。  相似文献   

14.
多味果     
多味果“教师”名称的由来古人把家庭教师称为“西席”,这是尊称。古人席地而坐,以西边为尊,为了表示对老师的敬意,给老师安排的席位为坐西向东。“先生”,本来是对父兄及年长有学问的人的称呼。而老师是君、文、师三尊之一,且从事教学的人大都是年长有见识者。因此...  相似文献   

15.
教师,高尚的职业,历来为人们所敬重。从古至今,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教师的称呼也多种多样,笔者曾搜集除“先生”、“西席”、“西宾”、“园丁”等称呼外,还有如下几种称谓。 教师这是基本的称呼,源古籍《礼祀·学记》中句:“教师也君,所以为君也”。意思是说,他们的职责是传授知  相似文献   

16.
“老师”一词是对在学校中从教者的称谓,“传道、授业、解惑”是其基本职责。“老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或传授学术的人,后来人们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明清以来,一般称教师为“先生”。19世纪末,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等辛亥革命元老将“西学”引入中国,创办新式学校后,遂开始在《学生操行规范》里明确将教师称谓定义为“老师”,但绝大部分学生约定俗成将“先生”改称为“老师”,则是从民国时期开始的,并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7.
师:指具有专门知识技艺者。《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师长:老师与长者。《周礼·地官》:“三日顺师,以事师长。”后用为教师尊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在古代,教师的尊称很多,如"西席"、"师长"、"山长"、"老师"、"先生"等。在今天,教师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相似文献   

19.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  相似文献   

20.
“先生”这一称谓由来已久。历史上各个不同的时期,“先生”这个称谓所指代的对象有所不同。在古代,“先生”有八个义项。①始生之子,犹今言头生、第一胎。《诗经·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先生如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