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数学教学中,从情感的角度处理教学内容,构建学生的情感心理与学习内容间的"心理匹配"从思维的碰撞中呈现材料的奇趣性;创设问题情景;从现实生活中呈现材料的实用性;用浅显易懂的例子讲清知识的逻辑序结构.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教学中,从情感的角度处理教学内容,构建学生的情感心理与学习内容间的“心理匹配”;从思维的碰撞吉呈现材料的奇趣性;创设问题情景;从现实生活中呈现材料的实用性;用浅显易懂的例子讲清知识的逻辑序结构。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心理匹配策略,从感情维度处理教材,呈现教学内容.分别从诱导认知,情感激趣,引发需要;刺激感官,激活需要;设疑探究,产生再需要;改变思维方法,形成正常学习心理状态;重视情感素质教育,满足需要等五个方面有效地调节学生的心理倾向,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材就是材料。文章的材料就是指为了表达某一思想﹑情感或心理,从现实生活或历史资料中选择出来的准备或已经写进文章里的人物﹑事件或根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教师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更新观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创设愉悦乐学的心理情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营造师生民主平等的情感气氛;创立新型的心理情感四个方面论述了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材”就是材料。文章的材料就是指为了表达某一思想、情感或心理,从现实生活或历史资料中选择出来的准备或已经写进文章里的人物、事件或根据。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情感化处理策略是指高度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注重从情感维度处理教材,呈现教学内容满足学生需要,并与学生心理匹配,或超出学生心理预期,或挖掘教学内容中显性、隐性的情感因素,也可赋予情感色彩,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心向和学习的自主性,以此提高学习的质量,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知、情两方面和谐的发展。现就化学教学中如何情感化地处理教学内容,谈些个人浅见,与同仁们商榷。  相似文献   

8.
从小学中高年级开始,学生生理发育开始加速,认知和情感也开始加速发展,理想、信念、世界观也开始萌芽。在这个阶段,由于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表现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9.
感悟一词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出现在新大纲、义教课标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已见端倪,而且还日益显著而深远。但是新大纲、义教课标仅提概念,未作详说,本文顺着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思路据以推断、演绎出它们的应有之义。感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学习者对语文材料的积极反应,联想、想象和理解得以展开、跃进,情感体验得以加深,才性得以发挥,人格得以升华。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融合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区别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客体呈现的确定性有限性与主体认知的不确定性无限性相结合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求知学习与人生体验相一致的心理意识活动。  相似文献   

10.
情感既是一种心理结构,又是一种动态变化的价值认知和评价。知青文学呈现的情感特征及其情感结构和逻辑,对于当代思想史的揭示有极其宝贵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本文对“知青通史”从三个历史层面,分为九个情感板块进行探讨,即通过对知青从“狂热—失落—执著”,到“悲愤—骄傲—愧疚”,再到“怀念—回归—冲突”的情感历程的探析,深入揭示一代知青的心灵史和思想史,从而审视“文革”对当代人心理和人性的戕害,并着重分析了商品经济大潮中,知青情感的“内化倾向”所形成的“怀念与回归”主题。  相似文献   

11.
童丽君 《成才之路》2009,(15):I0008-I0009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教材、学生心理、学习上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想象能力成为可能。可以凭借语言材料运用对比、补充等或凭借形象的插图、声音等材料进行再造想象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悬念进行创造性想象训练,要求发挥儿童的主体性,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注意丰富生活表象,培养丰富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正>在《历史与社会》问题探究教学中,应尽量缩小教与学之间的时间、空间距离和学生心理、情感方面的差异。课堂呈现的内容应尽可能选择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其具有直观性、生动性。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心理问题有较集中体现的特点,在统计区域分布上呈现显的男女性别差异。本从调查结果数据着手,从大学生焦虑心理、人际关系障碍心理、情感问题、职业选择困惑心理等方面具体分析性别差异特点,对高校开展心理咨询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叶绍袁的《甲行日注》以日记形式记录了他于明亡之后的生存状态,呈现了明遗民的命运与心态。从他以及所交接的群体,可以体会到作为遗民群体的角色选择的心理及情境;从他的个人的表达里,也可以感受到遗民情感和意志的深刻与丰富。  相似文献   

15.
舞蹈作品是情感的物化,舞蹈创作者的情感有传递、提供和调配其心理能量的功能,也有定向与组织表现情感材料的功能,还起着舞蹈反映对象的表象变形作用。文章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张志飞 《教师》2011,(10):94-94
一、利用明示的情感素材,激发情感,感染学生 高中政治学科中有很多教学内容蕴含了深刻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情感。教材中丰富的、典型的、真实的情感教育的事例,通过文字材料、表格形式、柱状图、彩色照片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呈现。  相似文献   

17.
教学实践证明,阅读材料、阅读情境与阅读者的心境呈现某种一致性时,阅读理解的效果就好。因此,我们必须使阅读情境和阅读者心理保持和谐与协调。相反,阅读教学如果忽视情感搞"无情训练",就会使阅读活动像一部没有润滑剂的机器那样,不  相似文献   

18.
刘玉芳  李深 《现代语文》2009,(8):131-132
曹文轩的长篇青春小说《细米》为我们呈现了至纯至善的人间真情。本文从作品主题、创作心理、情感处理方式三个维度透析至真至纯的人性颂歌。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是学生创造思维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教材、学生心理、学习上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想象能力成为可能。可以凭借语言材料运用对比、补充等或凭借形象的插图、声音等材料进行再造想象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悬念进行创造性想象训练,要求发挥儿童的主体性,建立师生关系;注意丰富生活表象,培养丰富的情感。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在参与美术手工制作时,教师要引导他们积极运用废旧材料,培养创造能力和环保意识。在选择废旧材料的类型上,可以引导学生挑选平面类、立体类、混合类材料,丰富作品的呈现形式。在教学策略上,要引导学生围绕矛盾点展开审美判断,在观察中提升图像识读能力,在动手实践中提升创意实践能力。在运用废旧材料途径方面,要指向学生的认知心理,让他们发散想象力、创造富有个性情感的形象和体现文化生活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