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大大加快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步伐,同时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出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机遇和条件。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不搞改革,就没有出路。出版工作十多年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出版工作坚决贯彻党的  相似文献   

2.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当前出版改革的目标。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动,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急剧变化,出版工作如不进行改革,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不进行改革,就没有出路。党的14大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为了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影自进入新千年以来就呈现出一种全新的电影格局:主旋律电影、商业电影、艺术电影突破了原有的界限,尤其是艺术电影和主旋律电影被商业元素所渗透,创作者期望在个性表达、市场利益、主流价值传达与观众认可多方面达到平衡。本文通过梳理新世纪以后的褪旧变新的中国电影,分析其创作规律、摸索其经验,畅想其未来,以期对中国电影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很早以前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注重发展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这一英明论断进一步阐明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大力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指明了方向。多年来国内外对邓小平同志的思想与实践的研究著作常有面世,但全面、系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时期,已把社会稳定发展作为改革年代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如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探索改革中社会稳定发展的战略方式,已成为学界关注与研究的重大的时代课题。穆怀中撰著的《震颤中的稳定与发展》(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5年5月版),就从社会学角度对当代中国改革中社会稳定发展问题进行了十分可贵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6.
姚德鑫 《出版科学》1999,(2):32-33,49
从经济学来看.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实体现象形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和物质表现形式;同时.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又必然扩大社会生产的规模,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带来国民经济的增长。在社会再生产中,没有产业建设就不可能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不可能形成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物质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是发展生产力的基本单位。因此,要达到建立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目的,就必须深化企业改革。而深化企业改革的关键,在于增强企业活力。这个问题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就被提出来了,对此,中央和国务院有一系列的文件,作了原则的和具体的规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更进一步明确提出:增强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现行体制框架内进行的出版业三项制度改革逐渐显示出其历史局限性,一些在改革之初立竿见影、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其效用日见衰减,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生产关系的现行格局陷入僵持状态。  相似文献   

9.
编辑的改革     
2010年是媒体改革关键的一年。从历史经验的角度看,每一次成功的改革,都是继往开来,既会带来巨大变化和发展,又会合理继承固本强基;同时,改革带来的变化不是全盘否定,是有否定有肯定,有变化有不变。媒体改革,其目的是为了做强做好媒体产业,是为了媒体的大发展。就媒体改革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也是新形势下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相互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先进社会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和影响着先进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 ,技术的进步 ,我们身边发生着诸多变化。面对社会环境的变化、技术环境的变化、体制环境的变化和图书情报发展环境的变化 ,我们在体制和业务方向上应加快制定应对之策。一、社会环境的变化西方国家从60年代初就讨论“走向信息社会”这一问题。但基于不同的观察视点、不同的理论基础 ,却得出了一致的结论 :人类将进入信息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由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而构成的信息生产力是当今社会最先进的生产力。信息生产力的代表就是社会信息基础设施。它对任何一个社会机体和社会组织 ,都产生…  相似文献   

12.
出版改革需要完善的三个政策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出版业,顺应宏观经济形势和战略选择的态势,其体制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出版业的改革跨文化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双重领域,由于这两个领域的改革此前没有先例,也没有经验可循,所以缺乏整套完整的政策支持体系.本文由此提出需要完善的三项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的情报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在工作中也存有许多问题。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生产力,提高生产力就要依靠科学技术和搞活经济。因此,情报事业的主战场就应放在经济和技术方面。情报工作改革首先是观念的变革。在目前形势下,情报工作者应树立新的观念来适应形势的要求。 1、竞争观念竞争观念就是指将产生的情报产品和成果投入到市场中去参与竞争,在竞争中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情报人员必须积极开拓情报市场,在商品经济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否则将被社会所淘汰。在情报人员中树立这种市场竞争的观念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激活情报,  相似文献   

14.
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总形势下,出版社内部的管理工作,也存在一个改革问题。对待这个问题,我们一方面需要大力提倡解放思想,大胆地破除一切束缚出版生产力发展的陈规陋习;另一方面又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积极地、稳妥地去“兴”有利于出版生产力发展之“利”,“除”不利于出版生产力发展之“弊”。切不可离开实际,不加分析地废除一切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谁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倘若那样,这家出版社内部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秩序将会出现怎样的局面,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5.
如何评判文章的学术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名学报编辑,每天都要接触不少稿件,如何来评判文章的学术价值,这是学报编辑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也是提高学报编辑质量的先决条件。在审稿中,对同一篇文章,不同编辑会拿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意见。原因在哪里?恐怕与所持的评价原则、衡量标准不一大有关系。当然,对文章学术价值的评价,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放之各类文章而皆准的统一标准。文章的内容不同,专业不一,体裁各异,具体评价起来很难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必须从不同的专业特点和学术现状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审读和评断。但是不管何种专业的文章,也不管是历史的还是现实问题的研究,在总的评价方向上,还是应该有一个大致相同的评价原则的。下面就此略陈管见,供编辑同仁参考与辨正。 马克思主义者历来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社会实践的目的和作用是促进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所以,评价文章学术价值的根本标准也应该和评价其他社会现象一样,即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决定,这就是生产力标准。凡对社会生产力发展作用较大的文章其学术价值就高,反之,对社会生产力发展作用不大的文章,其学术价值就较  相似文献   

16.
将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并支持文化企业发展,是近年来和今后一段时期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主题,其目的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重塑市场主体,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改革改到深处是产权问题,改革改到难处是人员问题".一是产权,二是人员,这两方面的工作政策性强,涉及利益多,改革的难度也大.  相似文献   

17.
1998年2月和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徐光春,在全国部分新闻单位总编辑座谈会上两次讲话都提到解放和发展新闻生产力的问题。他指出:“新闻改革经过20年的实践,逐渐明确地提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新闻事业自身的生产力要求”。“新闻改革的目的,同样是要解放和发展新闻事业的自身的生产力。”如何从理论上认识“新闻生产力”,又如何在实践中“解放和发展新闻生产力”,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它是关系到我国新闻事业实现现代化的一篇大文章。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新闻生产力,解放思想是前提.物质设施是基础,人员素质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告诉我们:衡量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是看其上层建筑所制定的方针、政策是否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适应则前进,反之,则停滞或倒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在各个领域里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绩。图书发行事业也不例外,仅以德州地区书店来看,就充分证明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众所周知,德州地区是一个贫困地区,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然而由于我们坚持改革,不断探索,使我区的图书发行事业得到了振兴和发展。10年来,全区图书销售额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崛起、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的开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条件和客观前提。邓小平总设计师早在1985年就指出: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这是  相似文献   

20.
林华 《云南档案》2012,(4):41-41
<正>一、档案信息社会化是发展生产力的客观需要发展生产力需要借助某种已知去探索未知,人们借助档案,可以充分利用前人的经验,避开前人所走的弯路,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去从事新的创造性活动,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倘若宝贵的档案信息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不能为人类的社会实践提供直接的借鉴和有益的启示,那么,发展生产力将从最基本最原始处起步。因此,从理论上看,档案信息社会化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