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隆中对》中有句话:“此殆天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句中的“岂”该怎么解释,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里没有注释,查《辞海》《古代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岂”有以下几个主要义项:副词,表反问,“怎么”、“难道”;表揣度,“是否能”、“大概”、“或许”、“恐怕”;表祈使,“当”;  相似文献   

2.
《隆中对》中有句话:“此殆天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句中的“岂”该怎么解释,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里没有注释,查《辞海》《古代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岂”有以下几个主要义项:副词,表反问,“怎么”、“难道”;表揣度,“是否能”、“大概”、“或许”、“恐怕”;表祈使,“当”;  相似文献   

3.
肖科见 《语文学习》2011,(11):73-74
“匪夷所思”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成语。《现代汉语词典》释其义为“指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不是一般人按常理所能想象的(夷:平常)”。据此,有人认为,既然“匪夷所思”中已有了“人”.那么再说“令人匪夷所思”就不能成立,这是成语“使用不恰当”。(见《语文学习》2011年第5期《“匪夷所思”误用原因分析》)真的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吴会”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2002年12月第一版)第22课《隆中对》中有个这样的句子:“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其中的“吴会”一词,课文下面的注释是这样的:“[吴会(qul)]吴郡和会稽郡的合称.现在的江苏长江以南部分和浙江北部。”  相似文献   

5.
在崔永元所的《不过如此》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对话:一天,鞠萍见崔永元忧心忡忡,便打趣地问道:“小崔哥,有什么不开心吗?”  相似文献   

6.
《隆中对》中有这样的句子:“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其中“吴会”中的“会”字,课本注音为“gu&;#236;”,词义释为:“吴郡和会稽郡的合称,现在的江苏长江以南部分和浙江北部。”笔者认为此处“会”的读音错误,应读为“吴会(ku&;#242;i)”。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7.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时习”教科书注释为“时常地复习”,句子可以翻译为:“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时常地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笔者认为教材对“习”字解释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不太确切,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揣摩。  相似文献   

8.
周振甫 《教师博览》2009,(12):52-53
清朝袁枚在《随园诗话》卷三里讲诗,称毛奇龄批评苏轼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说:定该鸭先知,难道鹅不知道吗?袁枚认为他批得不对,照这样说,《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难道只有雎鸠,没有斑鸠吗?看了这话,我们知道毛奇龄批错了,不能那样读诗。钱钟书先生不是这样,他找出《西河诗话》卷五来看,原来毛奇龄说,苏轼诗句是摹仿唐人诗“花间觅路鸟先知”,但摹仿得不好。人在找路,鸟熟悉花间的路,所以比人先知道。像鸭比谁先知道呢?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六则》的首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相似文献   

10.
“难道”问句是指有语气副词“难道”出现的问句。例如:(1)上帝选择咱们父女到奉天去,难道我们不服从他吗?(《老舍文集》第一卷,193页)(2)同志们,你们是开发区的主人,不是开发区的雇佣,……你们的胸怀,难道仅仅想着享受,想着舒适吗?(《女作家》19...  相似文献   

11.
沧海桑田     
【拼音】 cang hai sang tian 【出处】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又水浅于往昔约半耳,岂将复为陵陆乎?(晋·葛洪《神仙传·王远》)  相似文献   

12.
一、文言文翻译题阅卷分析:文言文翻译题为5分,材料出自第三大题《史记·李将军列传》选段,从阅卷情况来看,此题平均得分较低。大多数考生能够理解翻译材料的大意,但却不能准确把握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句式,或者漏译,或者误用通假,或者忽视省略成分,导致最终的翻译结果出现偏差。第1小题常见错误:原文:其李将军之谓也?(参考答案:“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误译①:难道不是说李将军吗?“其”在此应作“大概、恐怕”解)误译②:大概是李将军说的吧?(没有把握材料中“……之谓”的宾语前置句式)…  相似文献   

13.
TOP 10诸葛亮 舌战群儒之时.陆绩挺身而出.大驳刘备那子虚乌有的身世。 诸葛亮看了好几遍.未能将他的容貌看清.便问道:“公非袁术座间怀橘之陆郎乎?”(《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若是眼睛好使,还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吗?  相似文献   

14.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课有“面额壹圆的法币”一图(见图1),上面的时间为“中华民国十七年”,即1928年。难道1928年已经有法币了吗?  相似文献   

15.
频率与概率     
袁震东 《数学教学》2010,(5):F0002-F0002,1
一、问题的提出一年前,一位善于思考的高中数学教师给我提出了两个问题,他是这样问的:“(1)频率是随机的吗?(2)到底什么是随机(现象)?有的书举例子,然后说如同上面的现象,称为随机现象.这还是没有说出(定义出)随机性.难道随机现象如同集合,是元概念吗?”  相似文献   

16.
近段时间,常在媒体上看到“规上”(见《嘉兴日报》2010.11.17.头条新闻)“经开”(也是《嘉兴日报》的报道)和“未管所”(见《浙江日报》2011.12.15.19版头条新闻)这样的简称名词,感到很是别扭。这‘规上”是什么?这‘经开”又在哪里?只看报纸的大标题“规上工业总产值首破4000亿”,你会怎样猜的呢?我相信...  相似文献   

17.
邹冰 《成才之路》2009,(30):44-44
被誉为“乐府双璧”之一的《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叙事诗。每次讲这篇作品的时候,总有学生提出类似的疑问:旧时代的妇女,不是恪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从一而终”的古训吗?为什么刘兰芝被休以后能再嫁?难道连县令、太守都愿意替没有结过婚的儿子娶不守节操的女人为妻吗?  相似文献   

18.
历岗 《小学语文》2010,(3):55-55
问: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有两个包含“茫茫”的句子:“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第三课《白杨》)“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第一课《草原》)请问:两句中的“茫茫”意思一样吗?  相似文献   

19.
[案例回顾] 这是《老王》(人教社《语文》八年级上册)公开课的后半部分—— 在同学们齐读课文的结尾段后。老师问:作者说“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愧怍”即惭愧,心里不安。结合课文想一下,难道作者对老王的关心不够吗?请同学们找出作者对老王关心的表现语句。同学们分组讨论。分别答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说文解字》中爱的部首是“夂”(sui),表示“爱”是一种行为与行动。《康熙字典》中爱的部首是“心”,表示爱由心发。《康熙字典》是这样解释的:仁之发也。亲也、恩也、惠也、怜也、宠也、好乐也、吝惜也、慕也、隐也。《现代汉语词典》对“爱”是这样解释的: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我国出版家、教育家、文学家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2011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湖北武汉钟家村小学桂贤娣老师经常问自己:“你爱你的学生吗?你会爱你的学生吗?你的学生感受到你的爱了吗?”做到爱学生容易,但让学生感受到爱不容易。学会奉献爱、感受爱是一切美德的生长点。思想品德教育实践也是一个爱的教育过程,具体包括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爱学习和爱真善美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