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5 毫秒
1.
谭嗣同是杰出的资产阶级维新志士,他对王船山著作等湖湘典籍的修读及其与浏阳欧阳中鹄、刘人熙、涂启先等湖湘学者的交往,使其深受湘学的影响。因此,谭嗣同是湖湘文化、湘学的产物,是湘学的杰出代表,同时他又弘扬了湘学,促进了湘学的近代转型。他的一生体现了湖湘文化的传统和精神,他的精神是湘学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正谭嗣同是杰出的资产阶级维新志士,他对王船山著作等湖湘典籍的修读及其与浏阳欧阳中鹄、刘人熙、涂启先等湖湘学者的交往,使其深受湘学的影响。因此,谭嗣同是湖湘文化、湘学的产物,是湘学的杰出代表,同时他又弘扬了湘学,促进了湘学的近代转型。他的一生体现了湖湘文化的传统和精神,他的精神是湘学精神的体现。我认为,谭嗣同精神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1."天涯何处是神州"的深切的爱国精神。甲午战争战败的消息传来,正在其父任所汉口的谭嗣同,极为悲痛,"当馈  相似文献   

3.
郭嵩焘与湖湘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比较全面探讨了郭嵩焘对湖湘文化的重要贡献,即:弘扬光大了湖湘文化的优秀传统,特别是突出宣传了从屈原、周敦颐到王船山、曾国藩一脉相承的思想精华;探讨了湖湘文化兴盛于近代的原因;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与勇敢探索,为丰富和发展湖湘文化作出了卓越的新贡献,特别是引进和介绍了西方近代先进的资本主义新文明,对中国近代的社会进步与政治革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朱迪光教授的新著<王船山研究著作述要>近日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朱迪光教授穷十年时间撰写的一本船山学研究著作,本为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王船山研究论文著作述要"的最终成果,此次被列入湖南省和全国"十一五"出版规划重点项目--大型丛书<湖湘文库>乙编.<王船山研究著作述要>出版以后,岳麓书社原社长夏剑钦先生、湖南省社科院研究员、船山学专家王兴国先生等人一致认为该书具有鲜明的创新价值和开拓意义,填补了王船山学术研究中的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5.
以往国内学术界都把“经世致用”之学,最早追溯至以南宋陈亮、叶适为代表的浙东“事功学派”。笔者经过多年研究与认真考证,认为“经世致用”之学的最初发源应是南宋胡宏、张栻所创立的湖湘学派,经过明末清初王船山的系统阐述与丰富发展,至清朝道光、咸丰、同治年间而大盛于湖湘大地。  相似文献   

6.
对湖湘文化的理学传统进行探讨的文章尚难见到。本文认为,湖湘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并在华夏文化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主要是由于宋代湖南出现了一个理学传统的缘故。由周敦颐开创的湖湘文化理学传统,经过湖湘学派和朱熹及其门人弟子的发扬光大,在宋、元、明、清诸代一直不衰,影响了湖南的政治经济和学术发展。王船山继承了由周敦颐开创的理学传统,并把它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湖湘文化的理学传统正是船山理学的重要理论渊源之一。  相似文献   

7.
文章为王立新教授2011年6月2日应张京华教授之邀在湖南科技学院濂溪研究所所作的学术漫谈。文章由侯永慧整理,题目及各节标题为整理者所加,整理稿经作者审定。王立新教授与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堂"制片人柳理一行来永州道县月岩外景,实地录制《理学开山周敦颐》。此前王教授已经在"湖湘讲坛"主讲了《天地大儒王船山》,近著有《胡宏》、《湖湘经世名贤传》、《开创时期的湖湘学派》、《圣者凡心——王立新讲〈论语〉》、《天地大儒王船山》等,学术漫谈就此展开。  相似文献   

8.
湖湘学派发轫于南宋初年的建炎年间,营造于千年学府的湖南岳麓书院。其学术风格是能网罗众家、兼容并包、不囿己见、思想开放。其学术特征为包容了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和陈吕实学三家之长,而最终主“实学实用”、“经世致用”之学自成一家以名于世。在中国学坛史上,曾有三次发展高潮,一是南宋至元初,二是明末清初,三是清代后期至现代,他们在湖湘独领风骚八百余年,对湖湘的学风建设、学术发展与人才培养,都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湖湘文化是湖湘地域范围内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地域文化。以王船山为代表的近代湖湘文化,蕴育了贺龙独特的个性:经世致用的实干精神,蕴育了贺龙勇于投身无产阶级事业中的献身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造就了贺龙忧国忧民、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敢为人先、主新反旧的开拓和创新精神,蕴育了贺龙豪迈、乐观、积极的人格魅力;运筹决胜、足智多谋的军政谋略,造就了贺龙能征善战、驰骋疆场的革命思想。  相似文献   

10.
熊十力以其强烈的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构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被誉为现代新儒家开山之人.探析熊十力哲学思想不难发现王船山对其影响甚大,其基本哲学观念明显受到王船山的影响.但熊十力哲学思想不仅是王船山的继承和重复,也是对船山学进行了深入辨析、创新和发展,我们从中能进一步理解熊十力哲学的来源与脉络.  相似文献   

11.
百年王船山教育思想传播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起始主要是王船山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们研究、学习王船山教育思想并非自觉,其影响的表现形式多样:王船山从祀文庙,办船山书院,模仿船山史论作策论等;王船山教育思想传播的第二个阶段是自觉研究王船山教育思想阶段,此时期研究王船山教育思想的论文非常丰富,形成了热潮.但是,这种研究仍有缺陷:简单套用主流理论,多是贴标签式考察.王船山的教育思想的研究应有路向是:一是研究王船山的教育理论,二是研究深蕴在心性之学中的教育哲学,三是研究王船山自身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2.
湖湘经世致用思想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期,从南宋开始,又跟理学结下不解之缘。它继承和发扬了理学的优秀文化传统,如讲入世,重躬行,通变化,讲"修齐治平",主张经邦济国,以天下为己任,而不单纯舞文弄墨。在湖湘学子中不乏著名的理学家:如,理学的开创者周敦颐,理学的集大成者王船山和理学的实践者曾国藩。此外还有洋务运动的代表陶澍、魏源、左宗棠等,可以说湖湘经世致用有深厚的理学传统。  相似文献   

13.
湖湘文化是各种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结果。从湖湘文化演变的过程看,它历经了历史上的三次大融合:南宋时期,理学思潮兴盛.湖湘学派崛起.形成了古代湖湘文化,近代时期,西学东渐.经世之学的链接,古代湖湘文化转变成近代湖湘文化,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湖湘文化的巨大社会效能充分发挥。从这三次文化大融合足以发现湖湘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融汇百家,兼收并蓄。  相似文献   

14.
湖湘文化与文学“湘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对学的影响是深刻的,不仅对学的外在形态,而且直接影响到创作主体的思想、气质和审美,湖湘学是湖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深受湖湘化的影响。80年代的学“湘军”之所以令人瞩目,主要得力于根深叶茂、源远流长的楚化-湖湘化的浸染。  相似文献   

15.
湖南教育促进了湖湘化的发展,而湖湘化又反过来丰富了湖南教育,其结果是使湖南人才辈出,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湖南教育源远流长,湖湘文化博大精深。纵观湖南历史,湖南教育与湖湘文化可谓是一对孪生兄弟:湖湘文化的传承是湖南教育发展的文化底蕴,反过来,湖南教育的发展又是湖湘文化传承的优质载体。湖南教育催促着湖湘文化的发展,左右着湖湘文化的阴晴。湖南教育发达时,湖湘文化就兴旺;湖南教育疲软时,湖湘文化就低迷。可以这样说,在湖湘文化的形成与推广中,湖南教育当居首功,而湖湘文化的形成和演进,是沟通和认同湖湘士民心理、思想、观念与生活实践的精神纽带,对作为社会文明载体的湖南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湖湘学是宋代之后非官方的儒学流派在湖湘地区逐渐积淀而成的地方文化,以经世致用的事功特色区别于其它学派.在湖湘学浸染下曾国藩形成以转移风气为宗旨的系统人才教育观,把湖湘学经世致用、以外王达于内圣的思维倾向融入了他的人才教育观中.曾国藩的人才教育观体现了近代社会中国士人在教育近代化发轫阶段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对抗西学冲击的文化自危、自省、自卫的心态.  相似文献   

18.
湖湘文学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得当地的民族音乐带有强烈的湖湘特色,对当地的高校音乐教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立足湖湘当地的音乐教学环境,其受湖湘文学及民族音乐的影响显著,本文主要就湖湘文学、民族音乐、协同高校音乐教学发展进行分析,探讨了以湖湘文化为依托的当地高校音乐教学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沧浪之水》成功地塑造了中国学史上的一个先做小人后做君子的全新形象——池大为。作家不仅同情、理解这个人物的人生选择,而且肯定和支持其所作所为。作家的态度源自面世、务实的湖湘化背景。但是即便湖湘化也不认可池大为最后烧书的举动。  相似文献   

20.
湘湖化是一种区域化,爱国主义是其优秀传统之一,湖湘化的爱国主义传统与湖湘化的积淀,发展同步,并代代传承,它的内质外化成忧国忧民,献身报国,踔厉创新,三个表现形式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湖湘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