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秦桂香 《青海科技》2002,9(1):37-38
前言 传统的藻类以研究大型海藻的生产、应用为主,尤其是海藻多糖如褐藻胶、琼胶、卡拉胶等形成了世界范围的藻类加工工业。微藻技术是近年新兴的生物技术之一,至今有3种微藻已大规模生产:即螺旋藻,盐氏杜氏藻(简称盐藻),小球藻。其中以1980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誉为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是一个多盐湖国家,大约有1000多个盐湖,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研究发现,这些盐湖生态区蕴涵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而传统的"盐湖产业"多数仅限于盐湖矿业,主要开发利用常见的盐、碱、硝等资源,对于盐湖中的生物资源,如卤虫、盐藻、螺旋藻等,开发利用不足,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及生态保护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很多水体都被污染,其中尤以水华产生的危害广为人知。那么细菌能否抑制水中藻类的生长?我假设大肠杆菌和假单胞杆菌对藻类有抑制作用,以此展开实验。一、实验材料供试藻种选用铜绿微囊藻FACHB-905、普通小球藻FACHB-8、斜生栅藻FACHB-416。藻种均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藻种保  相似文献   

4.
浮游藻体内叶绿素(Chlorophyll)通常有Chl.a、Chl.b、Chl.c三类。各门藻类所含的光合色素不完全相同,而其中Chl.a是存在于各门藻类的一种光合色素,与藻体成一定比例关系,一般为藻体干重的1.5%左右。当前各围在湖泊研究中往往采用测定水体内chl.a量以表示其浮游藻的生物量。它是一种简便且快速的测定浮游藻生物量的方法。可借以指示水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目前β-胡萝卜素的理化性状、人工合成品与天然产物的差异,生理功能及利用杜氏盐藻生产β-胡萝卜素的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基于藻源性内负荷的概念,尝试探索计算藻源性内负荷的方法。在人工、最适、无菌环境下配制从贫到富三个营养级别的藻类培养液,加入蓝五种优势藻类进行共培养,观察不同级别的水体中藻类的生长情况,同时对TP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7.
最近,日本通产省工业技术院生命工程技术研究所,在太平洋上的雅浦岛海域发现了一种富含DHA的藻类。这种海藻的DHA含量为整个藻体重量的15%。由于它的脂肪酸含量很低,高浓度浓缩DHA非常简便。采用人工方法培养这种藻类,每于能够从每克藻类中生产出约2毫克的DHA。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市场上的保健产品琳琅满目,让很多人选择起来颇费踌蹰。这一方面跟人们对保健品的"底细"不了解有关,另一方面跟保健品市场混乱,产品鱼龙混珠、"管饱不管好"有关。在保健品大军中,异军突起的盐藻素赢起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热捧,为定义健康找到了一个精彩的注解。据了解,盐藻素的开发是给"现代营养学"与"元素医学"提供了物质基础。"元素医学"认为人的生老病死无不与体内的元素平衡有关,很多原因不明的疾病都与饮食不平衡密切相关。"元素医  相似文献   

9.
正人在冰水混合物中到底能活多久?通常,人们把2.5℃海水温度称为海上"濒危低温",列为海上运动的"禁区"。根据国际海难统计资料:全世界每年发生海难近万次;沉没渔船、货船几千艘;死亡人数10万多,其中80%落水者是在穿着救生衣状态下被冻死的。由于水的导热系数比空气大26倍,一个体温在37℃左右的正常人,瞬间进入0℃~2℃的海水中,巨大的温差使体内热量迅速流失。尤其是裸泳(只着  相似文献   

10.
海洋中存在着种类繁多的藻类,它们是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藻类与其他各类海洋生物共存,构成了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海洋生命世界。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海藻家族中存在的少数赤潮藻会爆发性地增殖,由此造成海水的pH值升高,黏稠度增大,非赤潮藻的浮游生物衰减,赤潮藻自身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电视剧《大清盐商》的热播,不少观众对"盐"多了一分关注。盐,在中国古人眼里是无所不能的"天藏之物",不只形成了丰富多元的"盐文化",而且注入了中国的基因,"炎黄子孙"与"华夏民族"的诞生和形成都与盐密切相关,果敢、礼仪的民族性质形成也与盐有关……"盐之争夺"导致炎黄合并盐有"百味之王"的美称。早在上古时期,盐是比金子还值钱的"天藏之物",可以说"得盐者得天下"。"炎黄子  相似文献   

12.
藻类是营光合自养的低等植物群.目前已经定名的约5万种.其中约2/3为单细胞藻.藻类有非常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基地:藻类是重要的生态调节因子,在碳、氮、磷等元素的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藻类是丰富的宝库.将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做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我国近海藻华灾害现状、演变趋势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害藻华是近海常见的灾害性生态异常现象,不仅包括微藻形成的"赤潮"和"褐潮",也包括大型藻类形成的"绿潮"。在许多海域,有害藻华问题一旦出现,就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对海水养殖、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在我国,有害藻华已成为一类突出的海洋生态灾害问题。渤海海域、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和南海近岸海域是3个典型的赤潮高发区,大规模暴发的赤潮对海水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破坏,也威胁到海域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近期在南黄海和渤海海域还出现了绿潮和褐潮等灾害性有害藻华现象,受到高度关注。综合分析我国近海的有害藻华问题可以看出,我国近海藻华原因种呈现出多样化、有害化和小型化的演变趋势,这给藻华的监测和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为有效防控有害藻华,有必要加强针对有害藻华的基础研究,阐明藻华原因种的多样性状况、藻华发生与生态系统健康的关系、藻华的演变趋势及其驱动因子、藻华演变可能造成的生态效应等基础问题,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对藻华的观测预警和控制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以海州湾常见优势藻种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mutum)、海链藻(Thalassiosira weissflogii)为受试藻,考察了水环境中草甘膦致毒胁迫对二种藻生理特性的影响;同时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为指标,研究了这两种海洋微藻细胞内抗氧化系统对草甘膦胁迫的响应。低浓度的草甘膦(4.1 mg/L)对海链藻的生长促进作用显著,对三角褐指藻不显著;草甘膦可以降低这两种微藻叶绿素a的合成量,呈现质量浓度-剂量效应,且对三角褐指藻的毒性效应大于海链藻;草甘膦对这两种微藻的CAT活性、可溶性多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表现微弱抑制效应;低浓度草甘膦还可提高两种微藻的SOD活性和MDA含量。本文以提示农药污染对水环境的破坏,揭示海洋微藻类作为环境毒理学评价指标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徐涤 《科学中国》2007,(3):32-33
藻类是营光合自养的低等植物君,目前已经定名的约5万种,其中约2/3为单细胞藻。藻类有非常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基地;藻类是重要的生态调节因子,在碳,氮,磷等元素的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藻类是丰富的宝库,将对人类的健康和生物做出重要的贡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奇妙的液膜     
沧桑亿万年,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特殊的技能。如海参的血液中钒的浓度可以达到10%;海带的含碘量可以超过海水的1000倍;大肠杆菌细胞吸收钾离子的浓度可以比环境高3000倍;石毛(藻类)能浓缩铀,浓缩率高达750倍……这是生物体细胞的细胞膜对某种物质具有特殊的浓缩、富集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草茨藻Najas graminea Del.,多倍体系列的分析,笔者认为首次发现的分布于云南的二倍体居群为偏性特有。该居群的迁移与今天草茨藻在亚洲的分布图式密切相关。该图式不表现多倍体随纬度或海拔增加而增多,也不明显与生态爱好相关。二倍体和六倍体居群核型比较以及其它证据指示草茨藻的多倍体起源可能是同源多倍化。在茨藻属中,草茨藻具最强的核型不对称性,最高的倍性和极减化的花部器官等特征,均可能指示它是该属中进化程度最高的类群。  相似文献   

18.
螺旋藻是一种微型多细胞藻类,它的光能利用率和光合效率很高,分别达到18%和43%,是一般农作物的3倍和1.4倍以上,具有非常强的蛋白质合成能力,蛋白质含量高达60%以上,在纯培养中可达到70~75%,且其核酸含量较低,蛋白质可消化率达75%,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全面,含丰富的人和动物所必须的氨基酸,营养价值极高。其还含有促生长物质,色素及维生素等多种成份,有  相似文献   

19.
浮游藻类与河流生境关系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通过文献研读,本文评述了国内外有关浮游藻类与河流生境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相关研究数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有关研究未来发展趋势的一些展望.研究结果表明:①浮游藻类特征与河流生境关系密切,现有的相关研究显示,中国河流中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种属所占的百分比,浮游藻类的平均细胞密度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河流的生境特征;②国内外迄今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案例表明,在流速较缓的大河中下游河段,浮游藻类的特征可作为评估和指示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有效指标;③中国浮游藻类与河流生境关系问题的基础研究仍较薄弱、系统性不强,需要加强调查与分析,建立不同类型河流中浮游藻类的本底特征数据库,构建适合我国河流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和监测的浮游藻类指标;④以各类地表水体中的浮游藻类与其生境关系为基础,开展浮游藻类功能群分类研究,探讨其在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中的应用等,是国际浮游藻类生态学研究中的新趋势.我国相关研究刚刚起步,建议今后应重视整合湖泊与河流生态系统中的研究结果,加强浮游藻类与生境关系的系统研究,创建我国浮游藻类功能群分类系统,尽快实现我国浮游藻类研究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藻类对水处理的影响,简要介绍了湖泊含藻水的处理方法,研究了预氧化法处理藻类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