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7组第22课。[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了解吉林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体会作者描述之精妙,并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进行造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雾凇奇观之美,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一、巧妙复习课文词语。有效辅助课后练习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雾凇》,请同学们读课题。(出示课后练习3的词语)师: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这些词语你能读好吗?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理解文章内容的过程中,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训练学生说写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快乐。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在夏天最喜欢玩什么?(指名回答)而在老师的童年里,每当夏天时,孩子们都在玩泥巴,它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的课文。(板书课题,生齐读。)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会读写“欣”“惕”等6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欣赏”“津津有味”造句。3.反复朗读、品味,感受小足球赛的精彩。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在双休日会怎样放松自己?昨天放了学,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来到一块空地上,热热闹闹地举行了一场———小足球赛。(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师:听了课文,你觉得这场小足球赛举办得怎样?2.学生自读课文。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生词。出示自学要求:(1)想办…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理解重点词句;2.培养学生适当提高阅读速度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教学过程师:“开国大典”这一天是中华民族最辉煌的一个节日。这一天,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今天,我们学习第三课,请齐读课题。(生齐读)师:大家预习了课文,谁能说说课题的意思?生:一个国家创建时举行的盛大的典礼。师: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大典盛况的?生A: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也就是先写大典前,再写大典中,最后写大典后。(师板书)生B:课文是按时间顺序…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草塘的美和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学习本课生宇新词,体会“茫茫、情不自禁、恋恋不舍”等词语的意思。3.给课文分段。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感受草塘优美的风景,富饶的物产。三、教学...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二十三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感受人物特点。3.让学生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熏陶,增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相似文献   

7.
首先,教师应该明确地让学生有目的朗读课文,如:“课文写了杨梅的什么特点?大家带着这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学生通过读、想,归纳出“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教师再询问“哪部分是写形状.哪几个自然段写颜色.哪儿写味道?”让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找一找,划一划,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这样.既落实了读的训练目标——以读促思.又有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课文部分第二单元第2课。 教学目标1.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让学生初步了解儿童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的 :1 学会5个生字和1个词语 ,认识1个偏旁和1种笔画。2 认识8个生字。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 知道课文讲的意思 ,感受人和自然的和谐 ,产生要保护植物的强烈愿望。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词卡、钢琴曲《怀想曲》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 ,先听老师读一遍(师配乐朗读) ,谁听出课文的题目是什么?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从课题可知道课文讲了谁和谁?爷爷是人 ,小树是植物 ,为什么把人和植物写在一块儿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二、初读课文。1 自由读…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感悟揭题1.同学们,我们把傍晚快要落山的太阳叫什么?想不想看一看太阳落山的美景?(播放图片课件,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强烈地感受夕阳的美丽景色,激发学习兴趣。)2.看了这些图片,你最想说些什么?3.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描写夕阳美景的文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出赞美之情。)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作者是…  相似文献   

12.
学习目标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园、因”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生字卡3.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太阳知识的资料。第一课时教学重点趣味识字词,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品读课文,感悟理解。感情朗读课文,指导书写两个生字。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太阳的资料。师播放太阳与人类和地球关系的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太阳是地球上万物的生命之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2.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提问…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弄清课文的开头与结尾有什么联系,并体会在文中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五单元的最后一课《梅花魂》。请一位同学读课前预习和课后“思考·练习”,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节课我们应该完成哪些学习任务 ?   生:要知道作者围绕梅花讲了一些什么事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的开头与结尾有什么联系 ?   生:要搞清楚课文开头和结尾这样写的作用,还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说得很好 !老师现在归纳一下本…  相似文献   

14.
《颐和园》一课教案设计东北师大附小王显才教学目的:1.通过本文教学,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颐和园的美,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园林的思想感情。2.通过本文教学,理清作者的参观顺序、学会给课文分段。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体会颐和园的美....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感受荷叶的可爱、夏日的乐趣,积累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的生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习课题(大屏幕出示毛泽东像)师:同学们认识这画面上的人吗?师:他就是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历史不会忘记他,人民不会忘记他,在艰苦的战争岁月,是他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创下了中国革命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二万五千里长征。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伟人,来学习毛泽东同志写的有关长征的一首诗。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生词并理解“幽静、妩媚、晶莹、疲倦”等词语的意思。2.读懂每一个自然段,了解大、小泉的特点,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3.赏析课文中的妙词佳句,感受趵突泉的美,陶冶爱美的情趣。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准备课文挂图、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仪,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导看图,揭示课题1.出示课文挂图,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2.知道这幅图画是哪里的美景吗?3.指生解释“第一泉”。4.难怪老舍先生会为它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相似文献   

18.
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第4—6自然段,理解内容。2能说出回声产生的简单道理。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1———3自然段,并且学会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大家想想看,小青蛙在什么地方,发现一件什么奇怪的事?再想一想,我们是用怎样的步骤学习1—3自然段的呢?(读———议———说———读)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样的步骤来学习4———6自然段,并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导学达标:(一)读课文第4自然段。1抽读。思考:这一段写什么?共有几句话?2自读。注意青蛙妈妈是怎样做的,划…  相似文献   

19.
韦晓慧 《广西教育》2014,(13):65-65
一、教材分析人教版语文第十册课文《草原》是一篇融自然美、人情美、语言美于一体的散文佳作,作者老舍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草原的景色美和人情美,充分展示了蒙汉人民之间的深情厚意。二、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和学习中感受草原的景色美、人情美。(二)过程与方法:领悟课文描写景物的方法,感悟、积累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的五副春联。2.理解生词及文中五副春联的意思。3.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懂得生活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五副春联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对联的对仗和音律美。(第二课时)课间休息:欣赏MTV贺年歌,学生、老师可跟着一起学唱。一、导入新课师:课前,我们听了一首非常欢快的歌,说说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过年时欢乐、团圆、幸福的场面)师:快过年了,点个炮仗,增添点气氛。(放动画)你们知道我们过年时一般都做什么?(让学生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