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镇图书馆(室)要为农村服务,为农业服务,为农民服务。其任务是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文化科学水平,科技兴农,促进农村两介文明建设,其目的是提高农民素质。1 办馆要从实际出发。乡镇图书馆(室)的发展、普及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实际需要。取决于当地的经济、文化等各种客观条件,乡镇图书馆(室)都是民办的,其经费来源主要是靠地方财政,乡镇经济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图书馆的命运。图书馆是一种公益性的文化消费。如果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还是暂缓为妥。一阵风的来,一窝蜂的上,不但给乡镇财政背上沉重的包袱,而且图书馆也难以办好。更忌贪大求“万”。  相似文献   

2.
历经一年的努力,河北省秦皇岛抚宁县图书馆的“图书大篷车”受到当地农民的广泛欢迎,成为推动农民科技致富的“点子库”。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下乡服务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当地特有的自然人文环境、经济文化建设及农民对信息资源的不同需求,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图书馆下乡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4.
黄菊芬 《云南图书馆》2001,(1):19-21,25
民族地区图书馆如何发展,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边疆贫困地区图书馆管理的新课题。从民族地区的特点出发,探索民族地区图书馆发展的切入点,从为当地科技兴农、为农民当好市场顾问、参与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方面,探讨了民族地区图书馆如何立足州县情,着眼当地民族地区经济求生存、求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浅谈农村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的素质是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图书馆有启迪民智、提高民众素养的社会教育功能。农村图书馆是最贴近农民身边的基层图书馆,是农民最好的第二学校和培训基地,能帮助农民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知识水平、生产技术水平,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结合实际,阐述了现代农民教育与村级图书室的内在联系。意在说明村级图书室是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提高现代农民素质的第一课堂。  相似文献   

7.
新民人民广播电台的对农专题节目《金色田野》是一档深受当地农民朋友欢迎的节目。其中以介绍农民致富经验为主的《小康之路》栏目更是成了引导当地农民走上致富道路的良师益友。多年来《小康之路》共播发了近两百篇介绍农民致富经验的消息,为新民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开阔农民视野、拓宽致富思路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业,把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到农村,是科技兴农国策的中心内容。在全国各行各业都在为科技兴农服务的形势下,图书馆也应该走向社会,走向农村,利用图书情报服务手段,向农民传递和推广农业科技成果。这是图书馆服务职能的延伸。近三年来,我馆走出院门,来到市郊农村,深入江苏境内,把农业文献信息、农业科技知识,传递给农村基层技术人员和专业户农民。最初,我馆单独行动,随着服务的深入,感到一馆力量有限,以后在较长的时间里,就和上海图书馆、郊县图书馆以及乡镇图书馆联合起来为农民服务,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把农业图书带到农村,为农民提供农业文献服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生产结构调整使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农民从小生产者逐步转变为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新型劳动者,从单靠传统  相似文献   

9.
农家书屋建设调查分析报告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农民是我国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因素。在对东海县农民群众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农民的阅读愿望、文献信息获取渠道和馆藏文献难以利用的原因,提出了农家书屋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表4。  相似文献   

10.
师专馆应植根于当地中学图书馆土地上江芝兰(固原师范专科学校)我国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接近300所,遍布全国各市区县,是培养当地中学教师的摇篮。为了配合学校完成培养教育人才的艰巨任务,图书馆承担着为全校师生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文献情报服务的职责。怎样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11.
目前,农村信息化建设正在火热进行中,为了从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来观察农村信息化建设进行的如何?调查当地人如何看待信息化?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了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莲花曾是革命老区,那里的县城、坊楼镇甘家村、三板桥乡均有毛泽东旧居。当然,莲花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其经济基础比较差,发展底子比较薄。更关键的是,当地农民的生活条件大多数不是很好,很多农民都选择去了大中城市打工赚钱。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逐步完善,当地农民不需要外出打工也一样能过上好日子。记者在调查中深刻感受到:莲花农村信息化建设,对于当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把握农民切身利益,采取一种本土化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目前,蚌埠市图书馆分别在蚌山区燕山乡金圩村、淮上区小蚌埠镇山香村和金台村建立流动图书借阅点,并向村里赠送农业科技图书、期刊3000余册,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谢忠 《群众文化》2000,(6):46-47
乡镇图书馆建设是农村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乡镇图书馆如何发挥传播先进化的作用,更好地为当地经济、政治服务,为满足农民精神化需求服务,这不仅是乡镇图书馆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4.
“接地气”,是时下新闻界最流行的词语之一。主要的形式就是现场报道,以增强报道的现场感和画面感。其实,“接地气”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内容。 首先,选题策划要符合当地“三农”实际。县级台的观众以农民为主,全县各乡镇、县直各单位也是服务于“三农”。因此每一个节目选题策划都要紧扣当地实际,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而且最好是想在农民要求之前,做在农民紧急之时。  相似文献   

15.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的素质是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当前形势下,农民对文化的需求日趋强烈,图书馆应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职能,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先进的服务手段以及优秀的专业人才等优势,提高农民素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升农村文明程度,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原顾问委员会委员、原中央文化部副部长、中共湖北省委原书记赵辛初同志,“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文化部湖北成宁向阳湖“五·七干校”劳动,与成宁农民结下了深情厚谊。有关他与当地农民的一些趣闻轶事,在成宁市民间广泛流传。笔者采访了当地农民吴世兴、刘克富等人,现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显升 《图书馆》2007,(4):112-113
文章依据化学反应的原理,阐述了图书馆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信息意识、帮助农民更新观念等等方面具有催化剂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图书馆建设中农民的角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 《图书馆学刊》2009,31(11):29-30,108
首先分析了在我国农村图书馆建设中农民缺位的原因,然后对农民在农村图书馆建设中的角色进行了定位。结合当前农村实际,从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树立农民主体意识、唤醒农民图书馆意识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农民胜任在农村图书馆建设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农村的图书馆意识与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论述了农村的图书馆意识对图书馆建设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当前提高农民图书馆意识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过去农民来借书,有啥看啥,现在看啥有啥。”自从加入了吉林省图书馆联盟,吉林省乾安县图书馆馆长李晓川再也不用为馆内无书发愁了。今年成立的这个联盟,整合省内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资源合作开放、共建共享,有力促进了图书馆公共性、公益性的发挥,让更多的读者,特别是农民读者不再为“看书难、借书难。发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