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师生关系关系到教育质量和学生人格的发展,对人的一生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西南联大的师生关系一直是史学家和教育学家们津津乐道的题材。联大师生在南渡征途上患难与共,在日常生活中亦师亦友,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在家国危难之时维系大学精神,这种师生关系典范值得当今大学校园师生倾力传承。  相似文献   

2.
高职校歌注重技能、敬业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展示高职院校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责任担当,凝聚广大师生团结一致向前看。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已进入校歌创作快速发展的阶段,但高职校歌的文化建设工作还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此项工作。高职院校应重视校歌的创作工作,重视校歌的时代感、数字化和大众化,积极发挥校歌独特的教育功能,为系统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3.
西南联大已是历史名词,然而其业绩依然光辉。以大学校长为视角,为解读西南联大提供了新的视角。联大的成功与该校校长的治校有方紧紧相连,其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模式以及个人的人格修养都促成了联大的向前发展。而这些都值得今天的大学校长们去感悟和借鉴,从而更好地引领大学的发展和建设。  相似文献   

4.
西南联大已是历史名词,然而其业绩依然光辉。以大学校长为视角,为解读西南联大提供了新视角。联大的成功与该校校长的治校有方紧紧相连,其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模式以及个人的人格修养都促成了联大的向前发展。而这些都值得今天的大学校长们去感悟和借鉴,从而更好地引领大学的发展和建设。  相似文献   

5.
林语堂先生对西南联大有个特别经典的评论:联大师生物质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当年联大多的是流亡学生,家乡沦陷,经济来源断绝,战区学生贷金仅够吃掺和着稗子、虫子、草屑、沙砾、老鼠屎的所谓"八宝饭"的水平。一袭长衫看起来文质彬彬潇洒得很,借以掩盖的却是里面见不得人的破裤子。但同学们谁也没有"自惭形秽"的感觉,同时,谁也不会小看别人的贫寒。  相似文献   

6.
为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办学的光辉历史,弘扬西南联大精神,展示云南师范大学办学的成效,凝聚海内外联大学子,强调西南联大的地域品牌,充实云南文化建设内涵,促进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强化联大精神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加快高等学校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使云师大师生牢记西南联大的历史嘱托,牢固树立扎根边疆,为云南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而奋斗的信念,  相似文献   

7.
西南联大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史上的丰碑,"两最"教授闻一多是联大个性鲜明的教授群体之一员。他"不甘心""不忍心"和"不灰心"的教育执念,植根于国民性格中的面子观,融合了平权性格的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展现了联大教授群体的学问品格、为师风范。而联大教授风范的养成、维护与坚守,则有赖于时局契机、文化土壤和多元、兼容的教育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西南联大的科学精神,为中国近代教育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本文指出,科学精神是一个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刚毅坚卓”的校训,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是西南联大办学的指导思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追求真理,是西南联大科学精神的重要体现。严格的科学作风,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是西南联大科学精神的文柱。为培养人才呕心沥血,促进科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是西南联大科学精神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在抗日战争的艰难困境中,西南联大取得了非凡的办学业绩。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为阐释西南联大之谜提供了新的视角。西南联大的成功,从内部关系网络视角来看,缘于三校协作无间,倡导教授治校,师生关系密切,学生社团活跃;从外部关系网络视角来看,在于联大不但与云南当地、国内外团体以及校友保持着广泛的联系,而且具有很强的国际性;从非正式制度视角来看,则是由于联大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识形态影响,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价值观念和民主创新的习俗惯例。  相似文献   

10.
校歌是认识西北联合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的一个窗口.西北联合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校歌都采用了古诗词的表达方式,这是基于当时的特殊环境,体现了作者的情感态度和身份定位.西北联合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校歌的作者都以中国传统“士”人的身份定位,表现了一种“大我”人格,这构成两首校歌的精魂.在存在方式上,西北联合大学校歌呈现出与西南联合大学校歌迥异的特点.如果说西南联合大学校歌是完美的交响乐形式,西北联合大学校歌可算是“未鸣之歌”,然而,它却以喑哑的方式传达了丰富的意味,因而也同西南联合大学的校歌一样成就了无尽的感动和永恒.  相似文献   

11.
清末乱世,韩复榘结识了爱国将领冯玉祥,并由此在冯玉祥的培养下,开始了他在民国军政舞台上风云一时的表演。但随着其个人地位的提高,为了追求更大的个人权势,在民初政争中,他一次次地叛离冯玉祥,加速了冯玉祥军事集团的分化;抗日战争初期,他甚至不惜为了一己之私利而置民族与国家大义于不顾,拒绝执行冯玉祥的抗日调遣,弃地不守,媚敌自保,成为背叛民族与国家的历史罪人。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废名回到家乡黄梅躲避战乱,这期间,他受聘为黄梅县第二小学教员,做了半年的小学国语教员。他见证了“计划教育”背景下黄梅县的教育历史,并在“二小”进行了一场围绕“写什么”和“怎么写”的教学改革。废名的教学改革思想实质上同五四新文化运动有丰富的联系,为黄梅教育吹进了新气息。  相似文献   

13.
刘心皇在大陆时期写过不少歌颂抗日的作品。去台后,影响最大的是关于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的著述。虽然这类著述存在着许多失误,但在打破禁区方面,仍起了领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东北作家群”的重要成员罗烽因“政治-文学”家的二重身份,使其抗战时期的小说创作显示出高度理性,充分强化了抗战文学的政治功利性。具体表现为:痛斥日本殖民者罪行、煽动反帝情绪;发掘民族精神韧力、支撑抗争意志;全面观照战争环节,呼吁抗战理智;刻意营造冷峻文风,激发危机意识。  相似文献   

15.
彭燕郊先生弱冠之年,便以长诗《春天-大地的诱惑》、组诗《战斗的江南季节》跻身于气度不凡的“七月”诗群。上世纪50—70年代,因胡风要案而置身于严酷的厄境中,但一种隐性的写作也从未在他心底中止过。晚年诗作中所呈示的种种足以令人惊叹的精神进境,更是在中国现代诗史、思想文化史上留下了重要印迹。彭燕郊的诗文,始终维系在一个很高的精神高度上,它们至少是延缓着我个人精神生活的退化和萎缩的。谨以此文稍稍表达我对燕郊先生的敬悼之情。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段历史的回顾,亦是作者对故乡往事的追忆。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得手后,旋于1942年2月占领了缅甸,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遭受重创,日军侵入我国怒江以西的滇西地区。面对日军的入侵,滇西军民奋起反击,进行了游击自卫战,继而以重兵、名将进行大规模的反攻战,并取得了全面胜利。从而加速了日本侵略军的灭亡,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17.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对我国进行疯狂侵略,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选择。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积淀在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民族精神重新聚合,重新生成,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全面提升。今天,在全国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和实现伟大民族复兴而努力之时,进一步弘扬抗日民族精神,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冯契哲学是以智慧说为主脉的,但在对智慧问题解决过程中,其倡导的广义认识论学说又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正由于广义认识论体系的建构,从而使冯契对智慧问题作了全新的理解与界说,建立了一个颇具特色的智慧说哲学体系。从广义认识论理论体系的建构、广义认识论在性与天道智慧学说中的贯彻等方面,对冯契思想作一点梳理,有助于深入把握其哲学体系的内在精神。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湖北省政府为了抢救战区学校,保存湖北教育的基础,将湖北战区各类公私立中等学校合并,组建“湖北联中”,统一迁往鄂西,鄂北后方各县。这是抗战时期湖北中等教育的一次重大战略转移和战略调整,也是湖北近代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本考察了这次内迁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经过。分析了其历史成效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0.
谢彬出身贫寒,八岁入私塾启蒙,喜读王船山《遗著》。曾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尔后,留学日本东京,加入中华革命党,参加反袁斗争,受孙中山赏识。归国后,赴新疆考察,著有《新疆游记》一书,孙中山称他为有志之士。后赴云南调查,著成《云南游记》。在北伐战争中任职,大革命失败后,退隐家园,著书立说。1947年任船山中学校长,第二年病故,享年61岁。毕生著述达30余种,近千万言,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