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宁大学教授张今声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2012年8月在张今声教授从教60周年之际,记载张今声教授学术成就、学术生涯和人生经历的著作《攀登之路——我的学术生涯与学术思想》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集学术性、文献性和传记性为一体的经典力作,荟萃了张今声教授60年教学科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对于萧红作品的重视,关于萧红的传记也多了起来,2010后新出现的萧红的传记就有近十种,《波西米亚玫瑰的灰烬——萧红传》是其中一本较有特色的力作。这本传记恰当处理了文学与学术关系,实现了传记的可读性与严谨性的平衡,较好地把萧红的作品与其人生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了作者对萧红作品特点的精准把握,以及良好的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正润教授的新作《现代传记学,》2009年5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传记理论研究”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传记理论与传记现代化”的最终成果。  相似文献   

4.
中西传记诗学的构建--赵白生著《传记文学理论》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传记文学,可谓源远流长,但却仍处于有史无论的局面。这丝毫也不奇怪,因为传记文学这个文类不但在中国被忽视,即便是西方,其研究也大大落后于写作。卡尔·范·道伦在《作为文学形式的传记》一书中悲观地说:“传记这块领地,批评几乎毫无涉足。”不过这是 20世纪初的情形了。西方自从上个世纪 70年代以后,对传记文学的理论关注空前火爆,尤其是对自传的理论兴趣。已经成为当下西方学术的显学之一。詹姆斯M·考科斯(jamesM.Cox)在《自传和美国》一文中指出“自传和忏悔写作在现代西方学术界,和以往相比,越来越受到文学批评的重视,这…  相似文献   

5.
传记文学的性质及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传记文学的性质传记是从人类纪念前辈、怀念英雄中产生的一种文体。在中国古代,传记是属于历史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史部中有“传记”,但它把“传”和“记”是分开的;“叙一人之始末者为传之属;叙一事之始末者为记之属。”在西方,最早的传记作品同历史、哲学著作没有明确界线,也没有“传记”一词。“传记”一词在英国是1683年才开始使用,他们给“传记”下的定义是“特定的人的生平的历史。”这时候,人们把传记看成是历史科学的特殊的分支。《牛津辞典》给传记文学下的定义是:“作为文学分支的个别人的生平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赵山奎博士的《精神分析与西方现代传记》,2010年3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著作是作者在南京大学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扩充而成的。全书23万字,除导论和结语外,可分为“历史篇”、“解释篇”和“论争篇”三大部分,主要内容有“弗洛伊德的传记遗产”、“弗洛伊德之后:实践与理论”、“暧昧的童年”、“‘性’的迷雾”、“疾病的隐喻”、“愧疚的深渊”、“梦的解析”、“精神分析与传记的真实”、“精神分析与传记中的移情”和“精神分析与传记伦理”等10章。本书对传记文学研究以及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赵山奎现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负责人。  相似文献   

7.
传记文学(尤其是文学家传记)的历史特性要求作家以学术意识投入写作。陈才生怀着强烈的学术意识投入《李敖评传》写作,他在细致地叙述了传主人生的同时,对传主的思想进行了准确概括,对传主的精神做了定位,并且追溯了他的思想来源,展现了传主的人生矛盾,将传主的某些现象进行了理论阐述。与此同时,陈才生根据学术传记的要求以诗性语言和学术语言进行写作,以材料可靠与引文规范显示出传记文本的学术严谨。因而,《李敖评传》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作家阎连科的一套新书:《土黄与草青——阎连科亲情散文》、《机巧与灵魂——阎连科读书笔记》、《拆解与叠拼——阎连科文学演讲》近日由花城出版社出版。这套书中的大部分作品未收录在作者去年出版的《阎连科文集》中,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这是一丛小书,却也是我半生文学和半世人生的大说大情。”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文本、美学、文化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传记文学的渊源,指出中国传记文本可分为史传体“纪传”模式、“列传”分类模式、“论赞式”叙述模式、“序传式”自传模式四种。两汉时期出现的司马迁的《史记》与班固的《汉书》以其鲜明的美学风格,影响后世的中国传记文学创作,成为“撰述”与“记注”这两种传记艺术风格的美学渊源。中国传统文化极看重人生之“三不朽”。撰写传记以求“不朽”的文化意识,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文章家心中,代不乏人且成为中国传记文学创作的文化渊源。这强烈地显示了中国文学文化不同寻常的延续性,并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一大特征。  相似文献   

10.
历史故事历史文献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外国名著教育丛书时所配发的名著及其作者的介绍。比如1990年,出版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时,配发了藤大春的序言《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等。历史人物研究各类“教育家传记”“心理学家传记”,包括《杜威传》等。历史事件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王达敏先生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哲学研究已有三十余年,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别具一格的学术思路和开阔的学术视野使王达敏先生的学术成果内涵丰厚且独到,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体系。王达敏先生习惯于从哲学、文化和思想史的视角思考文学,同时坚持“文学是文学”的审美立场。《第三价值》、《稳态学》、《新时期小说论》、《理论与批评一体化》、《余华论》和《论文学是文学》这一系列论著是王达敏先生学术视角和学术立场的最好体现。最近出版的《中国当代人道主义文学思潮史》(以下简称《思潮史》)是王达敏先生在学术道路上的新探索和新收获,这是一部修史者在场的有温度的开创性著作,从思想史进入文学史的独特视角赋予了这部著作深度和厚度,而严谨细致的理论辨析和灵动飞扬的文本批评更使其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备。  相似文献   

12.
《史记》与中国古典传记(三)张新科《史记》对中国古典传记的影响《新大英百科全书》“传记文学”条目中说:“虽然传记在搜集事实,对真实负责这方面与历史有关,但它实际上是文学的一个部门。它试图通过选材、构思,从事实中得出生活形象,在给定的材料范围内,传记作...  相似文献   

13.
这套丛书由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宁波市教育局华长慧局长、中央教科所宋恩荣研究员联合主编,宁波教科所所长喻立森教授任执行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丛书共十本,分别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杨贤江论“全人生指导”文选》、《杨贤江传记》、《杨贤江“新教育”理论的形成》、《伟大的一生不朽的业绩——杨贤江生  相似文献   

14.
胡适:现代传记文学的开风气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世纪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上,胡适是一位现代传记文学的开风气者。他最早提出“传记文学”的名词,比较中西传记的差异,指出传记文学的起源、人格教育作用。他提倡写自传,传记可以“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这些观点具有现代传记文学理论上的开创意义。他同时创作了《李超传》、《四十自述》、《丁文江的传记》等传记,虽以史学价值为主,但他尝试用文学笔法写现代传记,勇于实践,值得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李健博士的《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研究》,2008年5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这部著作是作者在兰州大学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全书15万字,分为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发展概述、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的“史传合一”与西方传记的“史传分离”、对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的反思、中国  相似文献   

16.
《圣经》中的“乐园”神话是西方文学的一个宝藏,它蕴涵有丰富的人生寓意,是文学家创作出传世佳作的温床,由“乐园”神话构筑了一个个文学原型。这一切在基督教文化中又被以原罪与救赎、迷惘与净朗、善与恶等思想形式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17.
(一) 什么是传记?《牛津字典》对传记的定义是:“作为文学分支的个别人的生平的历史”。 尽管学术界关于传记有许多争论,但这一定义仍被多数人所接受。从这个定义可以得出关于传记的最重要的两个结论:第一,“生平”是传记的基础,是任何传记作品必不可少的条件,涉及到生平的文本就带有传记性;第二,传记既是“文学分支”也是“历史”,也就是说文学性和历史性是传记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18.
异质文化之间文学对话是比较文学学科存在的前提,因为只有通过对话才能达成不同文化之间文学的互识、互补。因此。对话不仅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心襟广阔的学术精神。潘利锋教授的学术专著《全球化语境与东西方文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正是这种学术精神的集中体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的发展 ,以唐代为分水岭 ,形成前后不同的两条主流。唐代以前 ,传记文学的重心是史传文学 ;唐代及其以后 ,传记文学的重心是脱离史书的杂体传记。张新科教授最近出版的《唐前史传文学研究》(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资助项目 ,西北大学出版社 2 0 0 0年 9月出版 ) ,以唐前史传文学为研究对象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唐前史传文学研究》在绪论部分首先全面论述了史传文学与历史、文学的联系和区别、唐前史传文学的发展过程及其基本特征、研究唐前史传文学的意义、方法等 ,认为史传文学具有历史与文学的双重性质 ,不仅…  相似文献   

20.
靳亚丽 《文教资料》2007,(30):68-71
音乐传记是一种文学形式,它是对涉及音乐创作、出版、传播、表演或教育等方面的人物生平的编撰。本文大略地分析了西方音乐传记的起源及早期史、19至20世纪的发展史,以与同仁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