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隐喻为我们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认知方式,在科学表征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文章以隐喻互动论为起点来考察隐喻表征的层级性,借助于隐喻中的语境关联,最后落足于隐喻的动态类型层级的表征方式的考察,以便为科学研究提供一种灵活开放的表征方式。  相似文献   

2.
张瑾 《科技风》2011,(1):21
隐喻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的现象,不同语言之间在隐喻的使用上有很大差异,隐喻在不同的文化中既有共性又存在个性,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信息传递的等值。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更是一种认知方式和推理机制,本文以英汉的许多习语和名著中许多隐喻的运用为例,旨在探讨隐喻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余丽雯 《知识窗》2011,(3X):70-71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还是一种认知活动。隐喻充当了一座桥梁,借助于它,人们更容易定义或理解抽象的商业概念。本文将商务英语词汇和语篇里的隐喻现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证实了商务英语教学中隐喻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商务活动中所体现的经济原理和运作,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等能力。  相似文献   

4.
汪雯 《科教文汇》2009,(1):247-248
计算机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它的诞生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巨大影响力使人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这当中也包括隐喻研究者们,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开始渗入到计算机领域。隐喻研究表明计算机领域中体现了臆喻思维,同时计算机的出现和应用反过来也影响着人们的语言和思维。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根据莱考夫等人提出的概念隐喻,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计算机术语进行分析,探索了计算机隐喻的基本认知结构,指出计算机术语里的大量概念是来自其他的概念域当中。本文旨在说明隐喻普遍存在于计算机术语当中,对计算机研究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普遍的一种认知方式和手段,也是一种文化现象。隐喻融入到语言发展的过程中,是词义扩展和语义创造的工具。理解隐喻有利于英语词汇输入。  相似文献   

6.
语言在本质上是隐喻式的,英汉隐喻存在着共性同时又相异。隐喻的翻译与语境因素、文化因素等密不可分。本文试图从文化的视角来探讨隐喻的翻译,提出翻译时,应考虑到不同民族的文化习惯和隐喻特点。  相似文献   

7.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普遍的一种认知方式和手段,也是一种文化现象.隐喻融入到语言发展的过程中,是词义扩展和语义创造的工具.理解隐喻有利于英语词汇输入.  相似文献   

8.
隐喻与关联     
刘琴 《中国科技信息》2005,3(8):223-223
隐喻现象向来是学者们探讨的热门话题。它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本文根据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来研究和探讨隐喻的理解与阐释,为隐喻的阐释提供了新的视角。关联理论以动态的方式考察隐喻,提出隐喻的理解过程实际上就是在适当的认知语境下寻求最佳关联取得语境效果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语言从本质上来说是隐喻的。隐喻思维对语言的起源、概念系统的形成和语言的发展产生了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影响。"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隐喻思维方式使得语言在起源之时就充满了强烈的隐喻色彩;原始的经验积累形成了根隐喻,对人们概念系统的形成、对事物的认知方式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隐喻思维的创造性和联想性在不同的认知域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新概念、新词语、抽象语义从而不断产生,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概念系统。  相似文献   

10.
语言在本质上是隐喻式的,英汉隐喻存在着共性同时又相异.隐喻的翻译与语境因素、文化因素等密不可分.本文试图从文化的视角来探讨隐喻的翻译,提出翻译时,应考虑到不同民族的文化习惯和隐喻特点.  相似文献   

11.
李玲 《科教文汇》2008,(15):106-107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隐喻研究历史源远流长,如今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将隐喻研究成果引入英语教学,将会产生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2.
张小玲  张晓敏 《科教文汇》2007,(10Z):190-190
语言在本质上是隐喻式的,英汉隐喻存在着共性同时又相异。隐喻的翻译与语境因素、文化因素等密不可分。本文试图从文化的视角来探讨隐喻的翻译,提出翻译时,应考虑到不同民族的文化习惯和隐喻特点。  相似文献   

13.
隐喻认知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隐喻理解被认为是从喻体到本体的映射。结合大学英语语篇词汇教学实践,探讨词汇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策略以及认知隐喻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何婷 《科教文汇》2011,(25):139-139,145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因此隐喻翻译也是一种认知活动。本文以《劳拉原型》中隐喻的翻译为例,试图探索认知视角下的翻译方法及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隐喻不仅是英语语言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它也是语言系统的一部分,是人类认知和经验世界的基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诗的语言多是隐喻性的,对于诗歌隐喻的理解语境起了关键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诗歌隐喻的语境分析,阐述了语境对分辨和理解诗歌隐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传统角度来看,隐喻被当作修辞学的一部分进行研究。在认识语言学中,隐喻被看作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它不仅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且还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目前,隐喻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即隐喻学,学者们开始从多学科,多角度,运用各种理论对其进行研究,收益颇多。在研究的过程中,也总结出许多可行的翻译方法。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根据隐喻产生的思维方式、文化环境和基础等因素,显示或隐身隐喻,或直译,或意译,或归化,或异化,或采用其他综合方式进行翻译,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原语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胡晓榕 《内江科技》2012,(10):29+23
隐喻不再单纯是一种修辞手段,它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思维方式。本文是在认知视角下对英汉动物隐喻进行的对比分析。通过分析,我们能对英汉语言在动物隐喻方面存在的共性和异性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任斐斐 《内江科技》2011,32(11):94-94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隐喻是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本文分析概念隐喻应用于英语词汇教学的理论依据及其文化差异,并阐述其时英语一词多义教学和词汇搭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很多隐喻理论旨在解释隐喻的实质及意义构建过程,即隐喻的运作机制,来揭示隐喻的奥秘所在.本文探讨了情感隐喻的运作机制.试图说明:情感隐喻的认知互动运作,即情感隐喻实质和意义构建过程是涉及两个不同概念领域之间多方面综合因素互动的结果.互动是由两个不同概念域的语义冲突激起,通过映射的方式进行,结果引起两个甚至三个以上心理空间概念之间的整合.最终形成一种新的概念,即情感隐喻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吴均 《内江科技》2011,32(1):52-52
隐喻作为人类认知和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不仅对日常生活语言有着深刻的影响,对科技语言的影响也同样深刻。本文从认知角度。举例浇明了在科技英语翻译中隐喻的运用以及隐喻方法对科技英语翻译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