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从传统纸质出版到数字出版,是出版形态的转型,这个转型需要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财力投入,这个转型需要在国家政策层面和资金层面上给予支持,要转型成功,它需要支持力度不亚于体制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李频 《出版科学》2011,19(2):14-17
中国社会转型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出版转型,中国出版转型又严正地要求出版教育转型。本文采用纵贯与横剖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将近30年的编辑出版教育划分为创始阶段、发展阶段、转型阶段,分别提出针对该阶段要讨论的问题,从而合成出版专业教育转型问题单。  相似文献   

3.
观点摘要     
李瑞华:大众出版为何不能迅速地实现向数字出版的有效转型?译林出版社的李瑞华在《出版发行研究》撰文说:为什么大众出版不能像专业出版和教育出版,迅速地实现从纸质出版向数字出版的有效转型呢?这主要是由于大众出版商业和市场的属性更  相似文献   

4.
出版教育卡在哪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中国的经济转型已到提速阶段,在经济成分和部门的迅速分化重组中,出版业的变化是令人关注的热点.全国有五十余家大学先后成立了编辑出版专业,表达了在这一问题上入们的共识.但是,尽管出版业近十年来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但业内人士对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低认同度,始终未见根本变化.这促使出版教育界认真思考:我们的出版教育究竟发生了什么问题?什么样的出版教育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出版需要?笔者想提出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5.
王茜 《传媒》2021,(13):88-90
信息技术和智媒体的发展催生了全媒体运营师这一新职业的诞生,全媒运营师需要具备从内容生产、运营推广、效果评估等全流程、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其培养上需要在社会层面上书证融通,完善全媒体运营师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在高校层面上"跨界"转型,构建全媒体专业群;在人才培养层面上,"三教"改革,提升全媒体人才培养质量,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对接专业和产业发展的吻合度更高,更能适应市场和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6.
王勇安  黄佳钰 《出版参考》2023,(10):19-24+14
论文从探寻出版本科教育的底层逻辑入手,在分析问题逻辑、内在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基础上,对出版本科教育进行思辨性和实践性研究。作者认为,不断完善与出版本科教育内在逻辑相适应、与出版本科教育实践逻辑相统一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借鉴师范本科教育和医学本科教育的成熟经验,着重进行中观层面的学术出版理论、大众文化出版理论和教育出版理论建设,实现专业共建和学科共建同步发展,是出版本科教育突破“边缘化”和“弱相关”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必须通过出版融合发展实现转型升级。教育出版社需要从媒介融合视角去分析和解决存在的相关问题,实现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文章基于媒介融合视角下教育出版融合转型存在的问题,结合教育出版融合转型成果和现状,提出了教育出版融合发展要坚守意识形态阵地,调整管理机制,做好产业布局,打造数字课程,加强教育出版服务水平,重视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8.
VR的概念在新闻出版领域日渐勃兴,在教育出版和报刊出版以及出版营销领域的应用初露端倪.但是其在技术、内容资源、商业模式方面仍存在问题,VR技术的应用需要技术层面、内容资源层面、赢利模式层面给出对策.  相似文献   

9.
媒介融合对我国出版产业价值链构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菲菲 《新闻世界》2010,(8):284-285
媒介融合的迅猛发展是其技术背景、消费者背景和产业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正深刻影响着我国转型中的出版产业。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媒介技术层面,更体现在出版产业价值链构建的层面。本文主要分析了媒介融合背景下原有出版产业价值链的重构以及新的价值链模式的构建,为我国出版企业的转型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字出版时代,资源和信息开放的易获取性,使出版业不仅继续履行生产制作书籍、传播信息知识功能,在某种层面更是国家软实力传播的重要渠道,数字出版也就具有更重要的文化战略高度,需要专业的数字出版人才来履行这一使命。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科技期刊在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化出版这一转变过程中所孕育的机遇和遇到的挑战。数字化出版使得论文发表的周期变短;信息的时效性得到有效保证;数字化出版的覆盖范围更广泛,更利于宣传和扩大期刊的影响力。但是,从传统出版发行方式走向数字化出版方式,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会遇到管理层面、技术、资金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挑战。在这转型过程中每一个期刊编辑部应抓住机遇,战胜挑战,迎接数字化出版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2.
李明 《中国传媒科技》2023,(11):127-131
【目的】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既对图书出版行业提出严峻挑战,也迫使新时代图书编辑不得不加速转型,除具备传统出版的基本素养外,还需要积极提升应对数字出版节奏的各项综合素质,提升工作能力,适应融合出版时代行业发展新需求,包括专业背景、政治理论素养、文化素养、语言表达能力、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等。因此,图书编辑尤其是教材编辑要坚持“守正”与“创新”的大局观和工作准则,提升编辑个人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中国图书出版行业蓬勃发展。【方法】以“守正”与“创新”两个层面为焦点,分别从政治理论素养、思政内容融入教材、强化教材质量、数字化出版路径、全新营销手段等方面剖析当前编辑工作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总结新时代编辑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以应对各种挑战。【结果】通过结合编辑业务实际,探讨高校课程教材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推动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教材的建设、应用及研究,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和教材新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为中国教育出版及教学服务作出贡献。【结论】文章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业务和教材建设为例,旨在对高校教材编辑培养和教材建设的路径规划提出实践层面的梳理...  相似文献   

13.
颜颜 《采.写.编》2023,(7):111-113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教育出版单位需要积极开展融合发展,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数字化转型,相关工作人员也应当站在融媒体视角来进行改革与优化,对数字化转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进而找到最优解决方式。本研究首先分析了教育出版行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其次阐述了教育出版单位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容易存在的问题,最终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介绍了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以期能够促进我国教育出版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出版教育的快速发展进程中,暴露出一些学科体系、人才培养方向上的问题。出版教育应找准方向,拓宽培养渠道。现在出版专业的研究生在研究方向上多以出版管理中的一些行政问题为主,而忽视了专业基础理论的培养。出版教育应该丰富、明确学科内涵,研究出版人的出版思想和品质,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面向出版业进行专业领域出版时的选题决策问题,对互联网上公开的资讯动态进行多源整合,通过多维度的情报分析探测专业领域内的热点,实现数据驱动的出版选题决策,为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方法/过程]设计一个情报分析模型,面向出版选题决策进行专业领域的热点探测。模型包含热点发现与热度评价两个过程。热点发现过程,通过词频统计和词增长速度算法对专业领域内的热点进行识别;热度评价过程,从内容层面和传播层面两个维度设计并计算一系列指标,对识别到的热点进行热度评价与排序。[结果/结论]以2018年1月至4月的36 550条信息、通讯和技术领域多源中文信息为样本进行热点探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热点探测模型可以有效地探测专业领域内的热点,辅助出版业科学地进行专业领域选题决策。  相似文献   

16.
林晓芳 《出版参考》2007,(6X):6-6,11
全国科技出版社刚开过社长总编年会,又迎来了地方科技出版社社长总编年会。科技出版、专业出版如何发展,成为这一阶段的热点议题。 专业出版规模比不上教育出版,但其创利能力、利润率却名列前茅。可以这样预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专业出版将迎来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但纵观专业出版社的整体现状,尚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产业集中度很低;专业内容资源不够丰富;反映高新科技成就的出版物偏少,没有完全担负起出版最新、最前沿专业成果的责任;低水平重复、同质化竞争现象突出等。这种局面的形成在相当程度上与体制机制有关,随着转企改制的深入推进,专业出版社应利用这次机遇,甩掉包袱,获得新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赵晓珂 《出版广角》2016,(16):54-5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的教育领域都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而占据了出版业半壁江山的教育出版,不得不面对互联网与教育出版的融合发展、教育出版数字化等问题。文章从在线教育平台建设,细分专业领域的数字教材建设以及垂直差异化的教育资源数据库建设等方面,探讨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务实之路。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大数据和教育信息化时代,教育出版企业都在不断地探索如何进行教育出版数字化的转型。本文对教育出版数字化进行简要梳理,揭示了教育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五大问题,着重介绍了人民邮电出版社对数字出版的探索和教育出版数字化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周强 《中国传媒科技》2023,(10):130-133
【目的】教育类期刊的融合发展转型已经成为新时代背景下期刊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旨在探究教育类期刊融合发展转型路径。【方法】基于教育类期刊融合发展转型的必要性和困境分析,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中国教师》为例,探索教育类期刊融合发展转型路径,以适应融合出版纵深发展的新变革。【结果】从内容模式创新、营销模式创新、技术融合创新、人才融合创新四个方面推进转型,教育类期刊以适应时代变化,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实现高质量发展。【结论】教育类期刊的融合发展转型需要坚持专业化和数字化的统一,坚持“内容为王”这一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拓展办刊方式,提升出版和传播质量。  相似文献   

20.
何李新 《东南传播》2012,(2):122-124
对于当代新闻专业建设中人文向度的强调,不仅仅是重新平衡新闻与人文的关系比例。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人文教育的深入开拓,才能培养底蕴醇厚的高素质传媒人才。在宏观层面上必须更新教育理念,重新思考新闻专业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协调处理好新闻专业的"专"和人文教育的"广"之间的辨证关系。进而调整教育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平衡。在微观层面上,探索将新闻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培养模式。这意味着需要把人文理念贯穿到教学实践中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师生互动、评价系统等各个环节,全方位地为新闻教育注入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