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梁欣 《现代情报》2012,32(1):63-66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产物,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数字图书馆技术为依托所构建的移动数字图书馆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带来了跨时代的革命。本文梳理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实践现状,尤其以图书馆联盟与数字图书馆联盟为重点进行了重点阐述,指出移动数字图书馆联盟将是未来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趋势。最后对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整合与信息服务合作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张永军  王新 《现代情报》2006,26(12):102-104
本文从网络信息资源和信息资源服务特点入手,描述了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合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整合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优化和发展网络信息服务合作的问题进行了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3.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张燕萍 《现代情报》2007,27(8):29-33
调查国内的20所大学图书馆进行信息资源整合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根据用户需求与技术发展,分析了信息资源整合未来发展策略,即标准化、国际合作、个性化整合、以学科为中心、图书馆联盟整合、社会各界合作和应用新技术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朱丰  常聪敏 《现代情报》2007,27(12):187-188,191
指出网络信息联盟是网络环境下企业间信息共建共享的新形式。分别阐述基于企业联盟、产业联盟、供应链三种组织结构的三种网络信息联盟的模式,分析其作用和特点。最后讨论了网络信息联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信息资源共享与区域图书馆联盟运作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卫平 《现代情报》2010,30(2):35-37
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共享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及区域经济的有效保证。本文讨论信息资源共享与区域图书馆联盟的运作模式,分析存在的体制、投资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对照美国图书馆联盟的运作模式,探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三级分层运作模式,提出建立信息资源整合机制的几点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基于Web2.0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云娟  郑德俊  张正慧 《情报科学》2007,25(10):1499-1503
Web2.0环境是当今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重要环境。这种新一代的网络环境给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既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挑战。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之间应开展合作、以人为本,提供一体化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合理组织网络信息资源、重视人员培训,适度开展服务营销,同时加强与外部信息商的跨界合作。  相似文献   

7.
阳国华 《现代情报》2013,33(7):67-70
合作建设储存图书馆是低利用率文献保存和利用的趋势,依托区域高校图书馆联盟已有的组织与合作基础,建设合作储存图书馆具有可行性。文章从职能定位、入藏标准、模式选择、机制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区域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合作储存图书馆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8.
张勤  李欣荣 《现代情报》2009,29(4):123-125
图书馆联盟中的协同合作问题,是信息资源共享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几个问题之一。建立良好的协同合作关系是维系整个合作网管理的纽带,是合作网成功的重要保障,直接影响整个信息资源共享绩效的发挥。本文试图用经济学中供应链管理中协同合作的观点来审视现代信息资源共享环境下现代图书馆的风险。并针对风险的防范提出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联盟柔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晓琳 《现代情报》2006,26(11):152-153,157
首先对柔性的定义进行归纳得出图书馆联盟柔性。并分析了图书馆联盟柔性其信息用户类型、信息需求阶段以及信息资源体系的三维度概念内涵,又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图书馆联盟的柔性进行分类.把图书馆联盟柔性分为组织柔性、战略决策柔性、合作关系柔性、人力资源柔性、信息平台柔性和信息资源柔性等6种基本类型。最后,根据图书馆联盟乘性种类提出图书馆联盟柔性的增强方法。  相似文献   

10.
网络图书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联盟的新形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先皇 《现代情报》2007,27(1):44-47
网络图书馆是基于图书馆联盟合作的深入发展而在自愿、互利原则基础上,并依附一定的网络环境,组建而成的共建共知共享知识体系,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联盟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中小城市区域图书馆联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对比国内外图书馆联盟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中小城市图书馆联盟发展现状及问题,论述了我国中小城市区域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中小城市区域图书馆联盟建设的组织模式、管理模式,提出了中小城市图书馆联盟的基本构建策略、内容和经费来源,阐明中小城市区域图书馆联盟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江亮 《情报探索》2014,(9):28-30
在阐释复合图书馆和信息传播学的概念、影响信息传播的技术因素、信息传播要素的基础上,引入经典5W模式和网络化传播模式,从复合图书馆的资源组织角度和用户服务角度对复合图书馆信息传播模式进行研究,进而建立基于用户信息服务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3.
王丽 《现代情报》2010,30(1):128-130
建立地区图书馆联盟的目的是资源共享,开放服务是高校图书馆选择合作与共享模式的核心理念,读者权利是读者自由地享有图书情报机构提供的各种服务,以获取文献信息的权利。本文论述通过制定合理的、可行的规则,使图书馆联盟中的读者权利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4.
朱宁 《现代情报》2009,29(7):118-121,125
我国地方区域性图书馆服务联合体构成可分为3种形式:(1)传统型——学术交流和相互协调合作式的学会组织联合体;(2)纵向型——行业系统共建共享式文献信息资源服务联合体;(3)横向型——跨行业系统综合式的区域联盟服务联合体。前两种形式的构成可视为我国区域性图书管联盟的基本状况的缩影,后一种形式代表我国地方区域性图书馆联盟和全国性图书馆大联盟的发展趋势,为实现横向跨行业系统图书馆服务大联盟,必须争取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盟员馆的积极配合,亟待克服和解决目前条块分割、系统间缺乏横向协调机制的弊端,正确处理好搭建共享服务平台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图书馆管理与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中小城市异质性图书馆联盟运作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异质性图书馆联盟是促成中小城市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区域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文章基于中小城市异质性图书馆联盟的特点,从联盟的构建宗旨与合作原则、组织模式、运营方式、资源共建共享形式、经费获取途径以及联盟工作绩效评估6个方面对其适用的运作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张蕾 《现代情报》2012,32(2):67-70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以电子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作为前提,集控制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也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广、发展最快的新技术。在图书情报服务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优化图书情报部门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图书情报文献信息的传递、存储、处理、使用效率。因此,作为21世纪的带头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情报服务中的应用将对此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建伟 《现代情报》2014,34(2):90-93
在目前的移动信息环境下,读者的信息交流方式更加注重互动性以及以用户为中心。文章在调查分析当前信息环境中图书馆用户利用各种微应用服务工具的基础上,利用成熟产品作为基础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建设,建设基于Android手机平台微应用工具的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功能模块,重点阐述主要设计思路与关键应用的实现。应用实践表明,提供图书馆信息咨询微信、微博服务,不仅更有效提高参考咨询的响应速度,而且更高层次满足读者用户新时期的信息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8.
信息沟通原理在现代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沟通作为管理科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最早由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现代管理者提出。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 ,信息沟通的作用日趋重要。沟通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诸功能的实现无不包括决策的行为 ,而决策的正确又离不开信息的沟通。沟通是科学也是艺术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是管理艺术的精髓。管理者掌握了沟通的艺术 ,也就掌握了事业成功的法宝。著名的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 :“伟大的事业需要一颗真诚的心与人沟通。”对于图书馆领导者来说 ,适时、正确、高效地运用好信息沟通可以激发图书馆员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周莉 《现代情报》2018,38(3):145-149
本文在界定图书馆联盟概念的基础上,对图书馆联盟的复杂网络特征进行分析,以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为例,深入分析复杂网络视角下图书馆联盟的形成机理。研究认为在图书馆联盟的形成过程中,图书馆联盟成员会结合自身情况和外部环境进行有向选择,有向选择机理、学习机理、共享机理和协同机理在特定环境下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图书馆联盟的形成和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