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考移民"的利益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考移民”是参与各方围绕利益博弈的结果。现实利益的存在是“高考移民”参与各方博弈的基础。“高考移民”现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政策有缺陷、地方政府受经济指标束缚;学校存在声望提升的压力。因此,必须采用行政控制、法律规范、体制创新等手段来解决“高考移民”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考移民”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的产物,并折射出一系列的社会。本文主要从教育平等权、教育机会平等权、教育权的司法保护三个角度来思考“高考移民”现象,认为应从教育平等权的角度制定相关的《考试法》、《高考法》等,切实维护广大考生的切身利益,尤其是“高考移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南昌教育》2004,(3):31-32
近一两年来,“高考移民”现象以及因“高考移民”而引发的各种问题。渐渐浮出水面,为人们所关注。随之而来的,高考分数线要不要统一的讨论,也愈来愈热。“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几位从事教育与教育管理工作的委员,请他们谈谈对相关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张丽萍 《考试周刊》2007,3(15):17-18
面对各地客观存在的高考“分数差”和不同的录取率,高考移民现象应运而生。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给社会稳定埋下了极大的隐患。社会各界人士大多从教育政策的视角出发认知高考移民现象,呼吁消除高考移民的体制性障碍,真正实现教育公平。本文从宪法学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并探讨其所揭示出的在我国宪政与公民平等权救济上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学角度看,"高考移民"现象并不只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集合了观念、利益及价值冲突于一身的社会问题。运用社会学冲突理论对"高考移民"现象成因进行深度追问与分析,可以认清各级政府、地方考生群体、"高考移民"群体之间存在的观念、利益、价值冲突,并通过转变观念、均衡利益、明确价值来缓解和降低冲突,达到防治"高考移民"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教育与职业》2004,(6):1-1
近一两年来,“高考移民”现象以及因“高考移民”而引发的各种问题,渐渐浮出水面,为人们所关注。随之而来的,高考分数线要不要统一的讨论,也愈来愈热。今年两会期间,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些从事教育与教育管理工作的委员都一致认为高考分数线不统一,甚至相差  相似文献   

7.
仲文 《教育文汇》2004,(7):13-13
近一两年来,“高考移民”现象以及因“高考移民”而引发的各种问题,渐渐浮出水面,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随之而来的高考分数线要不要统一的讨论,也愈来愈热。今年“两会”期间,这个问题曾引起过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不少代表和委员认为,高考分数线不统一,甚至相差很大,对学生来说确实是一种不公平。  相似文献   

8.
高考移民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的产物,并折射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教育平等权。本文主要从教育平等权、教育机会平等权、教育权的司法保护三个角度来思考高考移民现象,得出的结论就是高考移民的受教育权应该得到维护,教育主管部门应从教育平等权的角度制定相关的《考试法》、《高考法》等,切实维护广大考生的切身利益,尤其是高考移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部门公布:今年内蒙古共有3700多名考生因“高考移民”或涉嫌“高考移民”被取消录取资格,这一数字相当于去年内蒙古查处高考移民人数的8倍。这是内蒙古首次采取自查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办法治理屡禁不绝的“高考移民”问题。  相似文献   

10.
几十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区域间始终存在严重的不均衡。因为这种不均衡而导致区域间教育机会供给不公平,进而出现的“教育移民”、教育资源逆向流动等现象相当普遍,甚至发生了高考考生起诉教育部的极端事例。实施“对口扶贫支教工程”、“西部义务教育工程”等,  相似文献   

11.
“高考移民”现象的法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考移民”是近年我国出现的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引发诸多社会问题的现象,其存在说明了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不足,教育大众化尚未实现。从教育平等和信赖保护原则的法学角度分析,“高考移民”的合法权益应该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2.
产生“高考移民”现象的原因是高考的“分数差”和不同的录取率,出现公平的试卷、公平的评分标准、公平的录取工作下最大的不公平,这是一种教育机会的不公。单从技术层面上的调整解决不了当前的问题,还需从理念上进行调整。应该依据多元、自主的标准来评价一个人。只有通过高校自主招生,增加学生的选择机会,才能最终解决“高考移民”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从社会学角度分析高考移民问题。功能论认为高考移民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是因为它破坏了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格局,导致原有的配置格局失调;冲突论视野下,高考移民的本质是移民考生与当地考生追求自身利益的冲突;从批判论的视角分析,现行的高考制度和应试教育体制是产生高考移民问题的根源。  相似文献   

14.
备受瞩目的“高考移民”现象,对中国传统户籍制度提出了体制性拷问。传统的户籍制度在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下,它所隐含的二元价值日益成为众多领域包括教育在内分配不公的体制根源。因此,解决如“高考移民”等社会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切断户籍背后的利益脐带,如采取合理统筹教育资源、对落后地区授之以“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实行高校自治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高招录取的季节,“分数线不统一”以及“高考移民”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曹林 《教师博览》2003,(11):8-8
“高考移民”如过街之鼠人人喊打是前段时间西部各省的热闹景象。据报道,最近又出现一种“教育移民”现象,与“高考移民”的流向恰恰相反。“教育移民”是西部省份的技校学生向江浙沪转移,填补近几年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中蓝领技工的巨大“断层”。一个向西,一个向东,流向相反,“教育移民”也就享受到了与“高考移民”截然相反的“待遇”,受到了沿海地区的热烈欢迎。专家称:这股“逆向流动”既解决了沿海地区技工奇缺的难题,又通过智力扶贫促进了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17.
私权利之视角下的高考移民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南省2005年被取消报考一本院校资格的李洋等28名“高考移民”为例,从私权利之视角剖析“高考移民”现象合法、合理性的一面。通过正当的户籍迁移手续进行的“移民”,具备合法性。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形势下,“移民”是考生的一种自立救济行为,具备合理性。要缓解高考移民现象,需将迁徙权纳入法律保障范围,公平合理地调整高等教育资源布局,加强高校招生录取权的司法监督,从而达到保障全国考生权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封堵高考移民"现象的法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考移民”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特殊人群,近来,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封堵“高考移民”。但一味的“封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必须转变思路,从完善法规、加强立法、发挥司法作用着手。从法理分析角度质疑“封堵”,提出解决“高考移民”现象法律规制的三个途径:一是完善宪法,使教育平等权在宪法中得到确认;二是加快国家立法步伐;三是发挥司法机关在监督行政和保护考生权利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考作为我国中学非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项重要考试制度,历来为社会所关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日益强烈。而现有高等教育资源的相对短缺,区域间教育发展不平衡导致的人们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加上“高考移民”“高考舞弊”等非正常现象的频频发生、媒体的炒作,使得高考备受关注,成为焦点,并由此引发了关于高考及高考制度改革的一系列争论。  相似文献   

20.
【背景】 2005年7月13日,海南省“理科状元”李洋因“高考移民”身份被海南省考试局取消了报考本科第一批院校的资格。2006年4月5日,清华大学最终决定:取消被认定为“高考移民”并已在清华大学就读半年多的宋笑天的学籍…… 近些年,国家教育部、各省区市及高校都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封堵高考移民的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方面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高考移民问题,另一方面又引发了教育体制、道德、法律等诸多方面的争论。 交锋观点自然越辩越明,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把握未来趋势,辩证看待我国高考录取制度,远离高考移民雷区。[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