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李曙明 《青年记者》2010,(13):57-57
重庆“打黑”战果斐然,重庆市司法局原局长文强无疑是条“大鱼”。他将被处以什么样的刑罚,令人关注。4月14日,该案一审宣判,新华社就此发了报道。第二天,全国多家报纸采用了这篇通稿:  相似文献   

2.
李春艳 《新闻窗》2014,(2):61-61
作为全国第一家省级类型化新闻台,江苏新闻广播从2007年初成立以来,全天各类节目广泛应用了现场连线,这也是江苏新闻广播多年来在收听率和占有率上一直名列前茅的法宝之一。江苏新闻广播不仅在重大主题性事件和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中采用现场连线,就是日常报道也采用了现场连线。现场连线强调新闻报道与事件发生的同步性,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  相似文献   

3.
舒均 《新闻前哨》2010,(4):17-18
2月21日,楚天都市报率先推出了“信义兄弟”的报道,迅速引起全省全国各媒体的广泛关注,使之成为开年以来全国报道最为集中、最为打动人心的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  相似文献   

4.
问:“渤海2号”事件的报道,现在告一段落。想请你谈谈,这次报道收到了什么效果?意义在哪里? 答:“渤海2号”事件的报道,是一次影响很大效果很好的批评性报道。从事件被揭露,到深入宣传,国务院作出决定,法院进行判决,始终吸引着全国上下的注意。这期间,人民日报收到许多读者来信,听到新闻工作者的不少反映。他们说:这次报纸的报道,振奋了全国人民一心一意干“四化”的精神,国务院的决定为全国做出了榜样;石油职工看到石油工业的发展更有希望,积极的影响扩展到了经济建设的其他部门;这次报道在经济宣传中是一个转折,为开展报纸批评  相似文献   

5.
2006年两会已经结束。在社党组正确领导下,在这场战役性报道中,新华社播发的一批重点稿件引人注目。2006年新华社播发的采用家数在100家以上的99篇两会稿件中,重点稿占27篇,而2005年采用超过100家的两会重点稿仅有5篇。两会期间,新华社营销总平台和分平台组成了39个小分队赴39个报业集团,对各大报业集团采用新华社两会稿件情况进行专项分析,每天提前将《稿件采用情况统计报表》送给前方报道组。用户认为,今年两会新华社重点报道既具有权威性又有较强的可读性,方针政策分析解释到位,选材真正做到了“三贴近”。一、悉心经营一批题材重大的报…  相似文献   

6.
张晓辉 《今传媒》2005,(9X):37-37
7月11日,《南方都市报》独家报道了深圳“砍手党”同乡的打工仔阿星,因被工厂开除并克扣工资,而怒杀主管的事件。随后几天,该报又对此事件进行了连续报道,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全国多家报纸转载《南方都市报》的新闻报道,新浪、搜狐等各大网站纷纷建立了“透视阿星杀人事件”的新闻专题。一起并不复杂的杀人事件,经《南方都市报》报道后,  相似文献   

7.
一篇好的新闻报道,最关键的是新闻策划,然后是选好新闻由头,采用“以小到大”、“以点到面”的方法将新闻事件表述出来.本文从导语写作方法、写作与拍摄关系、主持人现场注意事项等方面阐述了做好一篇电视新闻报道的必备要求.  相似文献   

8.
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的日本投降仪式,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后,各国记者陆续发出大量报道,霍默·比格阿特的这篇报道是较早的一篇。它以凝炼、深刻地表现了这一历史事件的本质而著称。一些美国新闻界人士称它是“第一流的报道”。每一个记者,当他要报道重大事件时,都会首先考虑要报道什么。在“密苏里号”上举  相似文献   

9.
《西安出了一起查垮了企业的“检查事件”》稿(见4月22日《新华社新闻稿》)播发后,人民日报经济版以头条位置刊出。题目改为: 眉题:查!查!先后检查870天正题:西安饮食机械厂被检查组查垮副题:企业改革受阻生产下降职工收入减少这个题目把这起“检查组事件”的要害揭示无遗。这起事件引起舆论界的重视不无道理。显而易见,这样的检查对正常生产是极大的干扰。被检查的西安饮食机械厂过去几乎是个年年亏  相似文献   

10.
人们大概还记得,十几年前,上海出现了“星期日工程师”现象。工程师温元凯利用节假日帮助市郊某乡镇企业开发新产品,对方按其贡献给予一定的报酬。这件事经新闻媒介报道以后,在全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以后,报纸又相继报道了“渤2事件”,“关广梅现象”,“步鑫生现象”,大兴安岭森林火灾,以及今年陕西日报报道的“吴轩事件”等。这类新闻可称之为典型事件报道。所谓典型事件报道,就是带有一定偶发性的,引起公众强烈关注的,具有丰富内涵的典型事物的报道。一、典型事件报道的特点典型事件报道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偶发性。就典型事件本身来说,有其产生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
2 002年2月1日的《中国教育报》刊发了该报通讯员和记者采写的一篇报道 ,题目是《究竟是谁之错》 ,副标题是《———对一起同居怀孕大学生被开除事件的调查》。该文分三部分 ,用了“起因”、“变化”、“说法”三个小标题。应该说 ,作为教育部的机关报 ,对于发生在西南某高校的一女生怀孕被开除事件反应太迟钝了 ,广州、北京、重庆等全国各地的报纸和互联网站早在一个星期以前已经刊登了大量报道和评论 ,并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不过 ,作为机关报 ,以严肃为基调 ,这似乎仍可理解 ,但这篇报道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倾向性却引起了读者的不满 …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年底的海啸事件震惊全世界,成为这一年最挥之不去的阴影,也成为各国媒体竞相报道的焦点。本文选取了我国5家主要媒体,运用框架分析理论和新闻专业主义的媒介运作策略,对“海啸”事件报道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考察,揭示各个媒体在这次“媒介事件”背后所蕴藏的不同价值表达和利益诉求,并以此为出发点,检点这次“海啸”报道中媒体报道从内容到形式的得失成败,揭示媒体的“海啸”报道景观所反映出的媒体的社会职责、宣传任务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与张力关系,评估媒体日常运作背后的新闻生态是否健康与和谐,并对当今中国媒体在现有体制内的嬗变与革新作出判断与预测。  相似文献   

13.
李燕飞 《新闻窗》2012,(4):50-50
一、媒体工作者对食品安全报道的“负面”效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立顿”茶叶事件、螺旋藻铅超标事件、“皮鞋酸奶果冻”事件等一系列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在全国引起了高度的关注,民众更是“谈食色变”。  相似文献   

14.
最近,美国一新闻调查机构对美国媒体在2001年9月中旬、11月中旬和12月中旬发表或播出的2496篇报道进行了调查研究,这些报道都是有关9·11恐怖事件以及阿富汗战争的。调查结果表明,在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媒体最初的及时报道是建立在可靠的新闻来源和“纯粹的事实”基础上的。但之后媒体报道的标准就开始下降。 调查者选取的报道来自四家报纸——《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克利夫兰实话报》和《弗雷斯诺蜜蜂报》,两家杂志——《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以及各种全国性的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5.
自1986年以后,全国出现了一个深度报道“热”,涌现出了一批反映重大题材的好作品,对于宣传改革、推动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随着深度报道“热”的兴起,在写作上也出现了一些错位的现象。其中最主要的是:题材把握不准,运用不当;主题思想平推,不能逐篇梯次深入;篇幅过多、文字过长,信息不够密集等。笔者在此谈一些对深度报道的认识。实践的错位源于理论认识的不确定性。对于深度报道之所以褒贬不一,实践也时有错位,原因还在于对深度报道的理论认识尚不一致。在西方,深度报道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适应当时复杂的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大量采用的一种报道形式,是一种系统的阐明事件因果关系、揭示事  相似文献   

16.
“2·24”巴楚—伽狮大地震已经过去4个多月了,在这次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新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自然灾害中,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充分发挥广播优势,先后采写各类题材稿件116篇,被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了“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光荣称号。作为这次抗震救灾报道前线组的负责人,我从10个方面总结这次报道给我们留下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国家有大事,中央级报纸近水楼台,一马当先,地方党报如何应对?自5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袭击我国驻南联盟使馆事件以来,随州日报编辑部不是“偏安一隅”,而是打破常规,以临战姿态密切关注形势变化,不遗余力、不惜版面及时报道。在这次突发的战役性报道中,无论是新闻策划,还是采写编排,都打了一个漂亮仗。一版版“袭击”事件的推出,一篇篇急就章的刊发,争速度、比信息、抢市场,形成了鲜明的“随州”特色,深受读者欢迎。《随州日报》一时“洛阳纸贵”,日发行量猛增4000多份,创历史记录。抓住第一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讲,如…  相似文献   

18.
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的日本投降仪式,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后,各国记者陆续发出大量报道,霍默·比格阿特的这篇报道是较早的一篇。它以凝炼、深刻地表现了这一历史事件的本质而著称。一些美国新  相似文献   

19.
所谓进行式报道,是指正在进行中的事件,分阶段加以报道的一种方式。比如,我台和郑州晚报对“华山路两层无主小楼”的报道,就是这种报道形式的例证。1989年11月,郑州市在清查城镇干部乱建私房时,中原区突然冒出了一座无主小楼。这的确是一个轰动事件。我们的记者及时捕捉到了这个信息,于11月29日编发了第一篇报道:“寂寞小楼真无主”。报道指出,中原区华山路遇到一桩怪事,一  相似文献   

20.
张永明  张亮 《新闻界》2000,(3):54-54
深度报道这一新闻文体在中国的各媒体上雄踞了多年 ,至今仍是各大媒体迎合受众的最好“看点”和具有经济效益的最好“卖点” ,也是受众最喜爱的“受点”。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稍加分析和总结就不难发现 ,深度报道在中国各大媒体雄踞多年不衰的原因 ,主要是我们各大媒体都善于不断完善和丰富这一文体的内涵 ,同时不断拓展它的外延。既然有它的“内涵”和“外延” ,那么 ,深度报道肯定是由诸多不同体式所组成集合的 ,笔者拙认为有以下些类型 :一、独篇类所谓独篇就是由消息型新闻构成的一个单篇 ,篇幅比一般消息较长 ,信息的容量较大。独篇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