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行结构(Parallel Structure)是英语中重要的修辞手段,汉语中的相似结构则是骈偶.由于平行结构在形式和语义上的对称,产生了音形意的美感.英语平行结构可以出现在词、短语和句子层面.就较为明显的短语和句子层面考察《天演论》中的平行结构,可以发现,英语原文中仅含有少量的平行结构,在译文中却出现大量的骈偶.出于英汉语言的差异、文章作法、修辞的不同以及译者的主观意图,这些平行结构被增添、缩减或者改译.  相似文献   

2.
一般来说,写文章都离不开修辞(Figure ofspeech),Parallelism(平行结构,又称排比结构)是英语修辞上的一种写作技巧,即用类似的语法形式来表达类似的概念。具体地说,平行结构要求:当—个句子的某些部分并列使用或由关联词连接时,句子的这些部分必保持相同的语法结构。  相似文献   

3.
自我国加入WTO之后,对外商务活动逐渐增多,商务英语的翻译也越来越重要。平行结构是一种商务英语经常使用的修辞手段和表达方式,在商务英语中使用广泛。本文分析了商务英语句子中平行结构的作用和组成,探讨了平行结构的内容和形式特点,提出了商务英语句子中的平行结构翻译原则,并通过实例阐述了平行结构的翻译方法,并就商务英语句子中的平行结构的理解与翻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英语中为了表态同类的思想观点和行为动作而把两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层次相同、句法功能也相同的词、短语或句子等成串排列构成的结构序列称之为平行结构。从语法角度看,平行结构属于由并列连词连接而成的双项或多项并列结构,其并列成分属于同一语法层次并具有相贩句法功能,而且在结构形式上也要求具有某种一致性,故平行结构又叫做对称的并列结构。本正是从语法角度出发对平行结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平行结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平行对等的语法成分构成的结构,强调结构对等,语义及逻辑相关,是常见的英语表述方式及高考命题要点。平行结构包括形式一致的平行结构及语义一致的平行结构两种类型。了解平行结构的特征,把握其在高考命题中各种题型的形式及规律,就可以找到破解策略,在高考应试中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阅读、写作或交谈中,常常会遇到英语的平行结构。它常被用来变换句式结构、增强句子的韵律感。人们借助于平行结构来表达自己的强烈感情,突出强调的内容,增强语言气势。同时,平行结构还能使文章语言精练,结构明快流畅,表达的情节跌宕起伏,富有艺术感染力.l、平行结构的概念及特征1.l所谓平行修辞是以同一的语法结构表示具有同等重要性的几个概念的方法。它是一种强调语言、使概念清楚、连贯的修辞方式。平行句式具有明显的复合语特征。1.2平行结构由两项以上的并列成分构成。由两个成分组成的,并列成分之间用“and”连接;…  相似文献   

7.
本讲将讨论英语写作中另外两种常见结构错误:错误的平行结构(Faulty Parallelism)和修饰语错置(Misplaced Modifiers)。英语句子中所谓的平行结构(parallelism)是英语句子中重复出现的同一种语法结构,这种结构的使用表明作者欲强调重复的语法结构所述概念间的共同点。平行结构的构成原则是结构间语法性质是一致的。换言之,平行结构应当是,词与词的平行,短语与短语的平行,单句与单句的平行。例如:  相似文献   

8.
正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层次相同、句法功能一致并由并列连词或其他连接手段连接起来的语法结构称之为平行结构。平行结构在解题中有广泛的用途.这就必须从认知平行结构开始。一、平行结构的连接手段平行结构可以由并列连词、关联连词、介词、副词以及标点符号等连接起来。就呈现方式而言.平行结构的连接表现为:1.单一式平行结构的连接主要靠并列连词实现,就关系而言,分为五类:引申类(and);选择类(or/nor);转折类(but/yet/though);因果类(for/so);比较类(while/when/than)。并列连词用来连接词、词组和分句,所连接部分意义相关、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有些学生的单词量并不少,但对英文句子结构和语序认识模糊,导致英语水平难以提高。剖析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关于句子结构的若干难点问题,如并列平行结构、插入结构、分隔结构、省略结构或倒装结构等,总结了一些解析方法,对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一、什么是平行结构?(parallel structure) 平行结构又叫对称(parallelism),从概念上讲,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密切相关的语言单位平行排列,其语法功能完全相同,结构对称。平行结构涉及的范围很广,它是一个词汇问题,也是一个语法问题,又是一个修辞问题。它通常是指词汇的重复使用,或重复使用同一种句式,或是采用同一修辞手段。所以它既可归入词汇纽带,也可归入语法纽带,还可归入修辞纽带,如果两个或两  相似文献   

11.
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它赋予语言以结构系统。衔接使句子与句子之间产生某种关系,使句群具有篇章性。本从动词的时态形式,省略、替代,照应和平行结构四个方面探索一下语法在篇章结构中的衔接作用,以便给语法教师某些启示,鼓励他们将语法教学和篇章研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它赋予语言以结构系统。衔接使句子与句子之间产生某种关系。使句群具有篇章性。本文从动词的时、体形式、省略、替代、照应和平行结构五个方面探索一下语法在篇章结构中的衔接作用,以使给语法教师某些启示,鼓励他们将语法教学和篇章研究结合起采。  相似文献   

13.
并提、互训、对文、联用是古文中比较常用的修辞手法,理解它对于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大有益处。一并提“并提”也称“合叙”、“提承”、“并提分承”,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内容合在一个句子里,使之组成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平行结构的一种修辞手法。其主要类型有:1.句子成份的并提(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  相似文献   

14.
用英语准确而简洁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是英语语言应用的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方面。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的,反复地动笔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写作的速度和效率,还可以减少许多常见的笔头错误。本文根据英语句子的语珐结构要求,结合大学一、二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中典型病句的实例,主要分析了几种常见的句子错误:修饰语错置,垂悬修饰语,错误平行结构和指代不清。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和修改草稿时都要注意这几个方面。做到可以自然的避免这几种错误后,英语写作会有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5.
平行结构(parallel structure)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形式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层次与功能相同的成分连续排列的方式。下列各句中划线部分不属于平行结构:The students were told to finish reading the book.and they should write good reports and they shouldhand in their reports in two weeks.(一个是不定式短语,另两个是从句,尽管它们在层次和功能上都相同,但形  相似文献   

16.
剖析教材中Parallelism的运行范围,运用形式以及运用手法,以求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意图。Parallelism的修辞手法主要表现为平行结构各成分之间的连接,多用并列连词(and,or或逗号)。平行结构整体形式工整、语言精炼,采用一连串动词短语的平行出现形式或出两个用词对等或近似的平行分句构成。平行结构还具有重要强调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平行结构(Parallelism)是英语中最常用的修辞方法之一。这种修辞手法能使文学作品的语言简练,结构平衡匀称,音调铿锵有力,意义鲜明突出。在杨立民、徐克容编著的College English教材中,对平行结构下的定义是这样的:When two or more ideas in a sentence are related in function and purpose,they can and should be phrased in the same grammatical form(words,phrases,clauses,etc).This method of expressing ideas of equal importance in the same grammatical form is called parallelism.可见平行结构是由两个或几个相连的词、短语、  相似文献   

18.
并列结构(coordinating constructions)可分为两个或多个相关句子的并列和一个句子中两个或多个成分相同句子的并列,通常用并列连词and,but,or或so构成。除此之外,并列结构还可以用其它某些特殊的并列连词或类似并列连词的词语构成,这些都可以称为特殊并列结构。  相似文献   

19.
何为“歧义”?歧义即同一语言符号系列有不同的含义。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句子在意义上可能出现两种或多种解释,这是因为英语本身具有模糊性,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歧义现象(Ambiguity)。了解歧义现象,可以使我们根据上下文或逻辑关系正确判断和理解英语句子  相似文献   

20.
平行结构是英语写作中最为常见的表现手段.它的巧用可以为高考作文增色不少,但是很少有学生能把它发挥到极致。原因只有一点,没有完全弄清英语平行结构的基本要求和常见的语法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