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晚清的通俗文学期刊无论从自觉的翻译意识,还是从翻译的数量来看,它们都为中国对外国文学的"拿来"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可以说,晚清通俗文学期刊对外国文学的译介是功绩卓著并产生了相当影响的,其在翻译史上应该占有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
王淑红  亢小玉  姚远 《编辑学报》2014,26(5):420-422
通过对晚清民初我国中外文数学论文发表情况的历史考察,特别是对《科学世界》和《科学》特殊贡献的解析,认为——在我国晚清时期,欧洲、日本期刊已经从综合性过渡到由专门数学期刊承担数学论文的发表,但我国仍以综合性期刊《科学世界》《科学》等来担当;反观数学新学科的生成以及数学家的成长,期刊的学科促生功能和学术新秀的培育功能昭然若揭:故必须重视办好各种类型的学术期刊,为学科发展和培养学术新秀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和环境,特别是办好外文期刊,以有效传播与交流。  相似文献   

3.
梳理晚清时期中文期刊的萌芽及其历史发展,介绍晚清时期各个历史阶段的代表性中文期刊,研究晚清期刊在西学东渐以及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晚清时期最早的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开始回顾,介绍了这个时期内每个历史阶段的代表期刊,梳理晚清期刊的萌芽及其历史发展,可以认知晚清期刊对于西学东渐与学术研究及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求实新论     
杭州大学历史系教授郭世佑博士的新著《晚清政治革命新论》以政治革命为视角,着重对辛亥革命作了新的探索。我认为该书以“新论”为题,可谓名副其实。首先,与我国学术界以往的辛亥革命史论著相比,该书明显地拓宽了学术视野。作者不仅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而且适当借鉴西方政治学与现代化理论的有关学术成果,力求从晚清社会错综复杂的政治风云中把握近代革命的发生过程,而不足局限于孙中山等人的活动来论述近代政治革命与辛亥革命。作者先后用了整整两章的篇幅来论述“新政”,尽可能阐释清政府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改革与近  相似文献   

6.
康有为的《春秋董氏学》和苏舆的《春秋繁露义证》是晚清学者"董氏学"研究的两部重要著作。由于作者的政治立场和学术背景的差异,他们撰写此书的目的和学术研究方法有很大不同。在关于"董氏学"的许多重要命题上,如"三世说"、"三统说"、孔子改制、"口说"的可信性、阴阳思想的解释中,两者都表现出不同的政治与学术取向,从中亦可折射出晚清学术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李鹏程 《兰台世界》2006,(14):53-55
魏源,晚清思想家,提倡史学经世,学术为社会现实服务,学术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皇朝经世文编》便是其经世致用思想复兴的开山之作,促成了晚清经世文编现象的形成,影响了晚清的文化思想界,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解读现代同人杂志--以《语丝》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期刊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媒介自晚清引入我国之后,迅速崛起催生并哺育了新文学,可以说新文学走过的每段路程都与其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9.
西方文化对于晚清报刊小说的发展与繁荣的深刻影响,不容忽略。晚清报刊小说折射出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特征。文章从办报的物质条件、西方传教士的办报活动、晚清期刊小说、晚清日报小说等角度探讨其中折射出的中西文化交融。  相似文献   

10.
作为晚清著名的民间报人,汪康年先后创立过6家报刊,撰写并刊登大量文章,阐明其改革救国的思想,向当政者建言献策。他不仅推动了中国近代报刊产业的发展,而且是晚清时期政治改革思潮的启蒙领袖之一。《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汪康年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向读者完整展现了汪康年的人生轨迹、思想历程和政治影响。该书的出版是汪康年研究领域的新贡献,为晚清思想、政治和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11.
群体政治心态为晚清政论报刊市场的产生、发展和分化整合提供了一条分析思路。甲午战后,社会各阶层政治情绪的激变成为晚清政论报刊时代形成的心理基础。阅读主体心态从求新求变到激进化、进而革命化,成为晚清政论报刊市场变化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0月20日至22日,由威海市档案馆领衔主办的“晚清时期英国在华租借地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威海成功举办。省档案局局长张奎明、省社科联主席刘德龙出席研讨会并讲话。威海市委书记崔曰臣,市长宋远方等领导到会祝贺。  相似文献   

13.
晚清教育的近代化主要表现在废科举、兴学堂、建立现代教育行政机构。晚清教育的近代化促进了中国传统学术风气的转变,加快了近代先进科学技术在中国传播的速度。  相似文献   

14.
晚清基督教报刊以及商业报刊的出现是福建新闻事业近代化的开端,在其引领下,各宗派的宗教期刊成为福建新闻传播和宗教传播的主要载体,深刻影响着近代福建社会。本文对晚清至民国时期福建宗教期刊的出版、发行及地理分布等近代宗教传播的问题作了探究。  相似文献   

15.
晚清之际,以对儒学的批判,“西学”传入为契机,佛学一度振兴,从龚自珍、魏源到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都是佛学的宣传者和信奉者.或是宗教信仰,或是经世目的,或是阐释西学,佛学成为一种风尚,诚如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所说:“晚清思想有一伏流日佛学……晚清所谓新学家者,殆无一不与佛学有关.”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6,(9):26-30
晚清时期,早期报人、维新派、革命派等对政论报刊兴趣格外浓厚,提出不尽相同的报学理论,使之服务于现实的政治需要。基于既成的文本史料,本文通过分析晚清政论报刊的理论建构,认为政论报刊逐渐由民报角色转变为党报角色,报刊的主体功能也由建言通达演变为政治动员。晚清报人对政论报刊的理论建构反映了晚清报人的特殊立场和政治追求,体现了中国报人的特殊价值和理想。  相似文献   

17.
索引运动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索引运动的发生 中国的索引学,可以上溯到明清时期,但是理论和实践都很薄弱。晚清以来,随着西方文化学术思潮的传入,中国现代学术体系开始建立。在这一过程中,我国传统的治学方法亟需改革。科学的读书方法、提高学术效率的门径备受学者们的重视。西方  相似文献   

18.
李栋辉 《编辑之友》2011,(2):115-118
中国近代是一个动荡、转折的时代,其历史包括晚清(1840—1911)和民国(1912—1949)两个阶段。晚清时期是引进西方文化的阶段;民国以后,则是西方文化在中国植根与发展的阶段。晚清出版业的变革与列强对清政府的军事打击和文化侵略息息相关,其中伴随着诸种复杂的斗争与冲突,如国内外政治军事斗争,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斗争。正是在冲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评价体系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于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是图书情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一个国家总体图书情报学科研究实力、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窗口,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进行评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文章提出从政治标准、经营管理、编辑水平、学术水平、期刊影响力和期刊稳定性6个方面来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进行评价的方案和设想。  相似文献   

20.
黄式三、黄以周父子二人是浙江定海人,晚清时期的学术名家。二人现藏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宁波天一阁博物馆等地的著述(包括刊印本和手稿)尚有39种,600余万字。这些著述以承传和集成见长,又不乏创识,颇有学术价值。文章对这些著述版本加以整理补充,以期有助于定海黄氏学术及晚清学术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