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本文从技术发展战略视角出发,探讨了战略维度各相关因素对企业技术融合创新模式选择行为的影响。根据战略理论和融合创新理论,分析了战略环境、战略资源与能力、战略目标、战略阶段四个维度因素对企业技术融合创新模式选择行为的影响机理,并提出相关假设。然后,通过实证检验证明除了战略环境中行业竞争策略和战略目标中追随目标两个因素外,其余因素与融合模式选择的假设均得到验证,表明技术发展战略深刻影响企业融合创新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选取2001-2004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构造一种面板数据结构,实证分析了不同多元化发展战略模式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企业在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时,最倾向于选择混合模式,其次是外部并购模式,最后是内部发展模式,但是具体实施效果却并不理想,混合模式导致了不利的企业绩效后果,外部并购模式虽然有助于企业进行快速扩张,却不能保证企业的盈利能力,内部发展模式虽然有助于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却不利于企业的快速扩张.  相似文献   

3.
如何通过时外部技术资源的有效整合来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是创新管理和科技政策共同关注的问题.通过对AB集团抗茵技术发展的过程性案例研究,阐明企业制导式技术转移模式的含义及其作用机理.揭示这一模式具有以下特征:基于组织自身的战略定位和技术管理水平以及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以企业愿景为导引,以企业核心团队为主体,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来紧密制导外部技术知识及其转移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该模式的作用:有利于培育企业自身的核心胜任力,发展出与其相适宜的知识转移模式,提高内外部知识的整合效果.该技术转移模式,既利于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知识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又利于中国本土企业技术开发与管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企业内部与外部研发的六种典型研发模式以及各模式优缺点基础上,分析了企业规模、研发目标、资源状态、企业吸收与研发能力、战略性保护机制等内部因素以及技术、市场、政策环境等外部因素对典型研发模式选择产生的影响。构建不同因素状态下对应的研发模式表,提出因素状态确定方法,以及基于因素权重与因素-模式矩阵计算规则函数值以确定研发模式的方法,并选择北京一家全球规模最大的非电空调制造企业新一代空调产品研发项目开展实证研究,确定其开展研发的最优模式。  相似文献   

5.
企业技术能力是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强调适应外部动态环境和从内部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结合资源基础的企业理论和组织生态学理论,提出了企业技术能力的DNA模型,并从演化的角度对企业技术能力的生命特征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竞争环境下,后发企业技术能力提升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技术能力提升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并选择了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进行了一手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研究扩展了针对中国技术制造业后发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认识,并对后发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实证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结论是:对汽车零部件产业而言,外部联系尚未成为创新能力提高的主要方式,企业的创新模式较封闭;内部的研究开发和正式的研发合作是提高能力的重要来源;企业规模也是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通过两家制造业企业的纵向比较案例分析,本文试图分析中国企业在不同技术发展阶段应该如何选择与其吸收能力相匹配的外部知识获取模式,并在两者互动中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从而实现能力追赶.研究发现:在企业选择外部知识获取模式过程中,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演化(识别与获取能力—理解与消化能力—转化和应用能力)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两者动态匹配机制为“识别与获取能力—企业并购”、“理解与消化能力—企业合作”、“转化和应用能力—引进专家”;企业外部知识获取能够明显提升企业知识吸收能力,而后者又会影响企业下阶段知识获取模式的选择;选择与企业吸收能力相匹配的外部知识获取模式,可显著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本文研究结论对于理解中国企业通过外部知识提升自身创新绩效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徐金发  许强 《科研管理》2003,24(1):92-97
购并与战略联盟,作为企业外部成长战略的二种重要手段受到广泛关注,由此企业面临在这二种战略之间作出选择的问题,但涉及此方面的研究不多。本文从环境特性、交易特性、企业特性等三方面因素入手,提出了企业选择外部成长战略的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企业外部成长战略的一个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9.
技术的外部商业化活动对盘活冗余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在技术外部商业化过程中,只有少数企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战略收益,而大多数企业则遭遇了很大的困难。因此认为企业家战略能力的不同导致了这种差异。通过224家创新型企业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技术外部商业化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企业家战略能力在技术外部商业化和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企业家战略能力在商机识别、环境感知、风险控制和动态协同等方面的作用,有助于提高企业技术外部商业化的成功率。研究结果呈现了战略能力在外部技术商业化中的作用,提出了企业成功实施技术外部商业化战略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新创科技企业战略控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笑寒  潘颖雯 《软科学》2006,20(1):126-131
科技发展和科技创业的兴起使得新创科技企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对于处于初创阶段的新创科技企业而言,战略控制关系到企业的存活和发展。但是,战略控制应当如何控制?控制什么?针对这个问题,以实证研究为基础,通过选择新创科技企业战略控制的影响因素,建立相应的结构方程模型,挖掘新创科技企业战略控制的主要内容,形成以外部映射关系为基础的战略控制内核。  相似文献   

11.
技术创新发展阶段对技术发展战略选择的约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针对目前理论界存在的关于科技发展道路选择中存在的争论,从技术创新发展阶段、R&D经费结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等方面,分析了在科技发展战略选择中面临的约束条件,提出了现阶段引进创新对中国整体技术提升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指出在技术发展道路中,竞争要素与高级要素的有效结合和转换应作为政策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企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之关系研究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魏江  许庆瑞 《科研管理》1996,17(1):22-26
企业技术能力是企业技术进步的基础,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从企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着手,提出了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结构,从深层次角度剖析了企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提出了企业要从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使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两者协调发展,以技术能力基础,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科技服务业系统功能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科技服务业是科技发展战略及规划研究中的一个新的热点问题.应用系统论、控制论的思想和方法,结合我国现行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市场运行特征,依据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分析研究科技服务业的系统构成和功能作用,从而,为区域科技政策的制定和优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浙江民营科技型企业创新动力和创新障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铁军  吴添祖 《软科学》2002,16(6):61-63
本文对浙江各地的民营科技型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动力和创新障碍,将创新动力分为科技推动、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和政策激励四类,并归纳出对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推动最大的创新动力;同时,分析了阻碍创新的因素,把创新障碍分为经济方面因素、能力方面因素和其他方面因素,并根据调查数据分析了影响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5.
高校科技管理创新中的知识产权战略探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提出了科技管理中“三同步”的知识产权战略原则。从现代管理理论与科技管理的结合点入手,简要分析了知识产权战略对高校科技发展的影响,初步探讨了知识产权制度对科技成果转移的促进及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科技成果评价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近几年几种主要成果评价方式——成果鉴定、国际论文、专利授权的分析,指出评价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提出建立“知识产权强化型成果评价模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区域科技浅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期以来,国家科技发展偏重于领域科技,而相对忽视区域科技。为此,文章首先对区域科技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区域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接着分析了发展区域科技的必要性以及典型的发展模式;最后,指出了发展区域科技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面临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为科技成果在经济领域的有效推广和应用.高等学校是我国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发地,担当着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源动力的重任.然而,我国当前高校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数量、质量、规模、速度和效率相对较低.结合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面临的问题,分析和研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清华大学科技转化工作的调开与分析,对高校科技转化工作进行再思考,提出实践中需重视的几个问题,增强历史使命命题,加强科技转化,为经济发展服务是高校一项根本任务和基本社会功能,增强创新观念,发挥高校综合优化,大力鼓励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推动高校科技转化工作持续发展,增强知识产权观念:发挥高校智力优势,提高知识产权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增强以人为本观,采取激励措施,大力调动科技人员开展科技转化积极性,增强国际竞争意识,发挥高校国际联系密切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高校科技转化进入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20.
科技管理人才选拔与培养问题调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科技管理人才是我国科技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管理队伍建设的质量如何 ,是否能胜任科技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不仅关涉整个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也会对落实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和科教兴国战略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分析我国科技管理队伍建设现状入手 ,剖析科技管理人才选拔与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据此提出初步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