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润贵  王洁 《教师》2008,(16):116-117
说到“理财”这个话题,大家肯定不会陌生,因为这是时下最流行、也最受关注的一个话题。但说起来到底什么是理财,怎么理财?大家的回答却是五花八门。有人说:理财就是买股票,买基金;有人说:理财就是拿钱给银行,然后每年就会有大笔钱入账;还有人说:理财都是有钱人的事,我们普通人没有闲钱,理什么财。这些对于理财的说法看似有一些道理,却都没说对。  相似文献   

2.
在现实的作文教学中,学生们常常说“我不知道写什么”,又有人说“我怕把作文写偏了,写离题了”,其实,写作文不应局限于话题本身,而应当由话题展开去,写点有广度、有深度的东西。因为学生中“怕写偏、怕离题”而不敢动手写的心理,必然会造成事例的“小”“少”,写出来的作文也是或者内容贫乏,或者言之无物.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3.
模拟训练8题     
《中文自修》2006,(5):50-51
古往今来,人们向往“真”,呼唤“真”,赞美“真”,创造“真”。有人说:“直理犹如珍珠,它在日光下最澄澈。”有人说:“真情在生活中,要比在舞台上更有价值。”也有人说:“真诚能使人摆脱暴风骤雨,而走向阳光明媚的天空。”……  相似文献   

4.
话题作文是近年来中考主要题型,话题作文要想取得高分,就必须创新,要充分展示联想和想像。充分展示创新思维,充分展示各自的才华,敢于写出新鲜独特的东西来。有人说过:“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想像是作文的翅膀;创新是作文的生命。”那么话题作文该如何创新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谢道炳 《新作文》2004,(2):26-26
话题作命题形式一般由“话题材料”、“话题”、“提示语”、“要求”四部分构成。学生往往只注重了“话题”和“要求”。却忽视了“提示语”.尤其对“话题材料”漠不关心,甚至于对“话题材料”,不屑一顾。理由是只要是围绕“话题”写作就行.所写章与“话题材料”可以毫不相干。事实果真如此吗?当我们细心去研究“话题材料”,就会发现“话题材料”并非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当代中学生常常是矛盾的,一方面,他们开始认识到自我,自信“我就是我”;另一方面,我们有时也迷茫,常常会问:“谁能告诉我,我是谁?”现在,让我们从解读自我开始,以“解读自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写作导航 扣题写作是写好作的第一要义.也是阅卷评分的第一标准和第一印象。在中考作中.因为偏离题旨而失分的情况屡屡发生。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一是整体偏向。指一篇章的内容全部没有落实题目的要求,比如说.题目要以“诚信”为话题写作.有人拟出“要做个诚实的人”的章,全大谈诚实,丢掉了“诚信”中的“守信”的意思:二是部分脱轨。  相似文献   

8.
看电影     
《海外英语》2012,(12):14-14,59
欢迎来到“短语聚宝盆”.本期主题:看电影!一起来学习相关表达。可以和几个朋友一起学.然后以“看电影”为主题进行话题讨论。尽量用上所学的短语哦。  相似文献   

9.
对手     
阅读下面的字,根据要求作。对手是什么?有人说,对手是要战胜的对象,要想尽办法击垮它;有人说,对手是竞争的伙伴,要在竞争中共同发展;有人说,对手是要攀登的高山,山越高,征服它就越能体现自身的价值;有人说,对手是论坛上的辩友,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会失去意义……请以“对手”为话题,写一篇章。  相似文献   

10.
人们总习惯地把作文命题分为: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其实。这只是一种简便的述说,三者并无确切分界。所谓“标题作文”,只是要求以给出的“词语”或“语句”为作文题目;所谓“话题作文”,则给定一个作文范围,可以以这个“话题”为题目,也可以另拟“题目”;所谓“材料作文”,是命题给出一段材料,从中自行挖掘出“话题”,拟定出“标题”。当然,“标题命题”“话题作文”也不时给出一段材料。这样看。三者并无实质差异。  相似文献   

11.
话题作文在近几年的中高考中时有出现,这种开放式作文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考生可根据材料所提供的内容,或联系实际,或发挥想象,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可以自己选择文体,或议论,或记叙,叙谈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使考生在写作上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话题作文的一个特点是自拟题目,但在写作过程中,不少同学并未真正重视文章的拟题,有的同学习惯以话题作标题。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和“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的话题,也确实可以用来作文章的标题,但并非所有的“话题”都适合用来作标题,有些“…  相似文献   

12.
李佳 《考试周刊》2009,(41):72-72
要使学生在高考中掌握“虚而宽”类话题作文立意的基本要领,那么就要明白高考作文的立意要求是什么?1.正确积极;2.思想深刻;3.新颖独特。综观高考作文,无论是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从立意的角度可分为两类:1.实而深。如山东省话题“双赢的智慧”;2.“虚而宽”。如北京卷“说‘安”’.天津卷题目“留给明天”.浙江卷话题“一枝一叶一世界”,  相似文献   

13.
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就是引发谈话的由头。比如说,“创新”是目前的一个热门“话题”,它可以引发出人们无数的见解。又比如说,某个故事、某则新闻、某次科研成果、某部影视作品——都可以作为“话题”来引发人们的联想、引发人们的议论、引发人们的抒情,也就是引发人们心中想说的话。由此可知,在我们的作文课上,在我们语文试卷上,由某个设置好了的“话题”所引发出来的作文就是“话题”作文。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高考作文命题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指挥棒。也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改革的风向标。但长期以来高考作文命题“生命”的缺失成为阻碍语文作文教学的一大困惑。1999年全国卷的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奏响了高考作文向生命进军的号角.话题作文开始大规模登陆高考。这种命题形式凭借其“三自(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自选角度)”方针的灵活多变性迅速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话题作文的优越性即使在2004年以来部分省市自主命题.从而打破国家命题一统天下的格局的情况下也毫不逊色.而是更加完善与成熟。毫不夸张地说.2004年至2006年高考中大量涌现的话题作文.让我们目睹了话题作文趋向成熟的盛宴。笔者作为一位普通的高中语文教师。在品尝高考话题作文所彰显出来的思辨、人文、审美等关键词的同时.也欣慰地感受到了高考作文命题内在潜伏的生命化取向。诚然,这种取向只是“潜伏”。却已然让人看到了曙光。  相似文献   

15.
卢优卫 《现代语文》2004,(7):36-36,35
眼2003年高考作文演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芽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芽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眼注意演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  相似文献   

16.
自从2006年2/3期“作话题”开张以来,得到了考生的大力支持。在“作话题”陪伴着读一路走过几个月后.我们的读走向了高考考场.走向了大学.“作话题”栏目又将面对新一届的读。所以,本期在这里特对以前的“话题”作一次回顾:一则以示对支持我们读的深切谢意;二则可以让读能够欣赏到更多的佳作;三则是作为新一轮“作话题”的开端。 在此重申我们的观点:为了原样地供大家观摩、切磋.以便对章更好地炼意、炼词、炼句,我们只在可供推敲处加下划线并提出建议(括号内字).未对章作其他改动。[编按]  相似文献   

17.
所谓切题。就是所写文章与所给题意非常契合的意思。目前我们训练写作以及考试的文题无外乎有三种情况:一是命题,二是话题,三是材料。而就审题而言,话题是可以包括命题和材料作文的。因为一般来说,一篇话题作文的试题常可包括“材料”、“话题”和“其他要求”三个组成部分。话题虽不等于命题,但分析理解话题的方式方法基本上是与命题一致的;话题作文中的材料的作用虽也与一般材料作文不同,但总要对材料的中心主旨进行确切的把握的,而这种把握方法也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如果我们能审好话题,就基本上可以做到审题无误了。下面我们就以话题作文为例谈谈审题时如何切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误区一:错把“话题”当“文题” 近年来,中考作文命题中,话题作文占据很大的比例。话题作文为考生提供了作文的头,考生可以据此自叙经历,表达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抑或发表各自不同的观点见解等,也可以虚构故事,描述想象和联想。话题作文既没限定文章的选材立意,也没规定文章的表达方式和体裁,从而为学生最大限度的施展写作才能,表现个性和努力创新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9.
话题作文一般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这相对于其他形式的作文而言,无疑有着极强的开放性。学生可以自主拟题,可以根据话题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文体来写。这就给写作提供了宽松的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但“文体自选”不等于写作时不要文体,“立意自定”也不是说可以随便立意。从整体而言,话题作文同任何形式的作文一样,  相似文献   

20.
从考生口中得知,今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是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可以只写某一方面,也可以兼写两方面。稍加思考,觉得今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虽然继承1999年以来的传统,仍然考话题作文;但它跳出了以往思想类的圈子,打破了以前哲学类的框子,开辟了一条语文味的新路,代表着今后新高考的方向。可以说是话题作文的精品,甚至可以说是话题作文的极品。具体地说,它有如下“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