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意见》的颁布,解决了"让不让宗教做慈善"的问题,而宗教要做好慈善,还需要很多的制度配套几乎每年的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玉佛寺方丈觉醒法师都会提交与宗教慈善相关的提案。在2010年的提案中,他列出了宗教慈  相似文献   

2.
杜洁莉 《文化遗产》2016,(6):123-129
慈善从产生之初,便不可避免地与宗教、艺术发生联系,换言之,宗教、艺术都具有"慈善精神"。潮汕善堂作为人类"小社会"个体式、家庭式的救济性慈善向"大社会"公益性慈善过渡的一种中间形式,是融合宗教、慈善、艺术为一体的文化系统。潮汕不同区域在其民间故事传说与扶乩的基础上,形成多元化的宗教信仰,又以宗教信仰为依托形成不同善堂丛。善堂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其文化集儒释道与潮汕本土民俗于一体,其建筑融合祭祀、慈善与殡葬功能,其慈善精神渗透入地方文化体系中,形成具有"真、善、美"慈善精神的宗教与艺术,更成为潮汕人族群认同的重要部分。潮汕善堂是岭南民间独特的宗教艺术瑰宝,其成为文化类型学的区域表达。  相似文献   

3.
随着辛亥革命和民国时期的到来,西学东渐的风潮的滚滚而来,宗教的慈善机构不仅仅是传教的工具,而更加富有了社会性,变得世俗化。宗教慈善机构的特点主要表现就是宗教慈善事业的大规模、全方位的展开,各界宗教人士从事的社会慈善事业是多方面的。宗教慈善机构主要分为慈善救济与慈善教养两大类。慈善救济主要是赈灾、救灾、济贫、医疗救护等方面,慈善教养主要指对于妇孺进行教养、对于孤儿、贫儿的教养。  相似文献   

4.
宁珂鑫 《大观周刊》2011,(41):26-26
进入新世纪之后,在政府改革的大背景下,政府职能正发生一些改变,强化核心职能,将边缘职能交由非政府组织承担,建设“有限政府”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非政府组织组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逐渐凸显,并致力于“全球治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闻周刊》2012,(25):46-47
日前,《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的颁布,对于推动中国的宗教慈善是一个重要信号。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这个文件解答了"让不让宗教做慈善"的疑问。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阶段社会力量参助图书馆事业缺乏激励和规范的状态,提出应建立人性化的激励机制,提高公民个人参助图书馆事业的意识;创新企业参与理念,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强化和发挥企业、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力量参助图书馆事业中的作用。同时强调明确政府在参助图书馆事业中的责任,建立政府扶持和资助机制;图书馆界应建立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以提高社会力量参助图书馆事业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国非政府组织在组织发展和业务开拓方面,难以形成规模性的社会公共力量.汶川大地震后,国内许多非政府组织参与了抗震救灾,积极弥补了政府在工作开展中的部分缺陷.一直处于"媒体盲区"的国内非政府组织近年来开始进入媒体视野,扮演着"社会责任人"的重要角色.作为非政府组织,南京"绿色石头城"环保组织(下简称"绿石")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媒介素养.本文以之为切人口,分析国内非政府组织的媒介素养现状,从而探讨其媒介素养提升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从档案资料看民国山东红十字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萌生及发展概略 考察山东各地红十字会历史不得不提及道院。这里的道院并非人们所熟知的中国道教的修行场所—道院(道观),而是由一批富于社会责任感的商人、文人、官员等,经由中央和地方政府立案、批准,于1922年在山东济南正式成立的新兴民间宗教慈善组织。  相似文献   

9.
慈善组织媒介管理是慈善组织实现自身功能、应对社会信任危机和适应现代传媒发展的需要。慈善组织必须理清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关系,理清慈善组织与媒介、社会和社会舆论的关系,不断推进慈善组织媒介管理,在多元化慈善项目的实施中实现慈善组织公益慈善的职能。  相似文献   

10.
小政府,大社会,被公认为是替代成熟社会的重要标志。而非政府社会组织的充分发育和繁荣,则是政府之"小",社会之"大"的必要前提。5月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部长李立国称,社会组织直接登记没有数量和比例的限制。此前3月19日的第十三次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加快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的改革,简化登记管理的程序,对一些社会组织采取直接登记的形式"。广东先试先行,去年底出台社会组织管理新规定,从2012年7月1日起,除特别规定外,将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改为业务指导单位,社会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成立,无须业  相似文献   

11.
近日,就宗教慈善的相关话题,《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了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宗教学会会长卓新平。作为中国宗教研究的带头人,卓新平的观点经常给人以"早春二月"的新鲜感。他说,这缘于自己田野调查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70年代后期韩人开始进入上海,但是直到20世纪初在上海定居的韩人并不多,宗教教徒就更少,因而也没有出现韩人的宗教组织。1910年日本吞并韩国后,移住上海的韩人开始逐渐增加,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宗教教徒。随着韩人的增加,韩人开始组织自己的教会,进行宗教活动。1919年三一运动后,移住上海的韩人激增,20年代初终于在上海形成了韩人社会。随着韩人社会的形成,韩人的宗教组织也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基督教、天主教、大宗教和天道教教会先后建立起来。在韩国国内拥有很大影响的佛教虽也曾试图在上海建立组织,如三一运动后,佛教僧侣李钟郁、…  相似文献   

13.
徐婉清 《大观周刊》2011,(18):39-39
当今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迅速,在中国全面建设和构建小康社会中起巨大积极作用.但是目前其种类繁多,良莠不齐,并且多数缺乏有力的监管,游离在法治化社会之外。中国的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道路任重道远,但其发展规模与势头不可小觑。政府必然要加强对其的帮扶与引导.才能使其在改善社会福利、促进发展以及推动实现社会和谐上发挥作用。本文就其根源探讨其不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慈善组织是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关怀的公益组织,在缓解社会矛盾、缩小贫富差距、保障社会公平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但是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慈善组织被物质化。随着近年来我国慈善组织一系列丑闻的不断爆出,其体制行政化、外部监管主体、内部管理机制和政策法规等问题在信息公开方面陷入了困境。本文着力于从加快慈善组织改革、利用新媒体平台增加公开透明度、引入慈善信息公开的第三方监督机制、保障公众的信息公开救济权和加快信息公开的法治化进程等方面构建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NGO:我反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怒江大坝到动物园搬迁之争,中国的非政府组织(NGO)越来越走向前台,对政府的公共决策表达自己的意见,这被认为是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6.
汶川大地震中,中国政府和军队的表现获得了一致认可。而对非政府组织,则赞弹不一。事实上,汶川大地震是当代中国非政府组织社会参与能力第一次整体浮出水面,怀着公益热情与理想的NGO(非政府组织)们,需要反思自己的新闻传播能力。本文以四川地区相关非政府组织在汶川大地震中的新闻传播活动为例,探讨非政府组织在汶川大地震中的新闻传播空间。  相似文献   

17.
出版行业协会是一种具有自发性、市场性、会员性、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互益性的社会组组."自发性"强调行业协会的建立、运作和发展要基于民意,应由出版企业自发、自觉、自愿和民主地形成;"市场化"强调市场是行业协会活动的边界;"会员性"强调行业协会不是实体性组织,而是以会员为主体的社团组织;"非营利性"强调行业协会的运作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能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非政府性"强调行业协会既不是政府机关及其附属机构,也不采用政府行政式的管理和运作机制;"互益性"则强调行业协会既不像企业那样谋取自身利益,也不是为社会谋取福利的公益组织,而是一种为出版企业服务的互益性组织.  相似文献   

18.
李晓彦  于晓娟 《新闻传播》2014,(3):102-103,106
在强有力的国家号召和政策导向下,2004年至今,我国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突飞猛进。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政府所主导的信息不公开以及缺乏与社会沟通的品牌意识等原因,使其屡屡遭遇信用危机,而这种信用危机正是慈善公益组织缺乏品牌建设意识的结果表现。在当今整合营销传播的大环境下,慈善公益组织要想自身的慈善理念深入人心,感召和影响他人,就必须运用整合营销传播,建设公益品牌形象,以此来实现其相应的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进入近代,慈善事业开启了社会化进程。在此过程中,慈善组织应对社会化的趋势,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实现了嬗变:首先,慈善组织机构日渐更新,形成了各司其职,且互相监督的系统。其次,慈善组织所需要专事人才的出现和开放性的人才培养,标志着慈善组织人员社会化发展的态势。再次,慈善组织各机构之间从各自为战到强调通力合作,救助目标也从施善教化转向对社会发展的关注,致力于社会根本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以非政府组织为代表的民间力量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崛起,非政府组织的传播也逐渐为学界关注。相对于政治、经济、环保等领域议题,具备显著公共性的文化应该成为非政府组织关注的重点议题之一。本文着重从文化的本质属性和非政府组织的议题传播特点,来分析文化作为非政府组织传播议题的可行性。以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为实例,在规正孔子学院作为非政府组织特性的基础上,阐述其文化传播的可行性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