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不唯师 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在教《燕子》时,有个学生问:“燕子在水面飞的时候,为什么要用尾尖沾水?”于老师想了想,回答说:“燕子要吃水里的小虫、小虾,所以先用尾尖缓冲一下,不然燕子就会因惯性一头栽进水里。”教师的话还没有落音,就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反驳:“不对。我在乡下观察过。燕子吃的是水面上的飞虫,它不吃小虾。”于老师被学生“将”了一“军”,并没有感到面子上过不去,而是表扬了这个学生,说他不盲从.能坚持真理。试想。如果老师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兜头给学生浇一瓢冷水,那么,他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被浇灭,哪里还会有能力去坚持已见?  相似文献   

2.
要相信学生     
某老师教《燕子》一课时,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燕子在水面飞的时候为什么要用尾尖沾水?”教师回答说:“燕子要吃水面上的飞虫、水中的小鱼虾,先用尾巴沾水缓冲一下,否则燕子就会因惯性一头栽进水里。……”老师的话音刚落,一个学生便站起来说:“这话不对。我在乡下观察过,燕子主要吃飞虫,不吃水中的小虾。”老师当即表扬了这个同学,说他敢于提出不同意见,不盲从老师,并说明自己也没实地观察过,表示课后一定去查考资料,搞清楚这个问题。观此情景,我不禁想起了唐朝韩愈说过的一句话:“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提倡教学相长,是颇有些辩证观点的。一般说来,老师的知识面要比学生宽一些,但由于经历、环境、兴趣、爱好的不同,在某一  相似文献   

3.
我上常识课“认识燕子”,当我讲了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以后总结说:“燕子会捉害虫,保护庄稼,它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喜爱小燕子,更要爱护小燕子。“老师,坏人也喜欢燕子吗?”突然,一个叫森辉的男孩子这样问。我愣了一下,随即反问他一句:“你说呢?”他回答说:“不喜欢!我又问他为什么,他答得头头是道:“因为燕子会捉害虫,保护庄稼,没有燕子,庄稼就会被害虫糟踏了,我们就会饿死。坏人整天想害好人,巴不得好人都饿死,所以坏人一定不喜欢燕子。”显然,孩子的思维是幼稚的。但是一个6岁的幼  相似文献   

4.
听过于永正课的人都说,于永正有一股子灵气,“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举手投足都有戏。他教《燕子》,一边引导着学生读书,一边在黑板上画画,学生把课读懂了,他的“燕子展翅图”也画完了。学生们瞪大了眼,听课的老师啧啧称赞;他教《壁虎》,临近结束时,他突发一问:“课就上到这儿了,最后,我还想了解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四)不结婚的坏习惯毛小弟这个老师我们都喜欢。他是我们的班主任,还是我们语文老师。他和我们就像哥们一样。你想,老师和你就像哥们一样,那么你不喜欢他还喜欢谁?毛老师到现在还没有结婚。他没有结婚是他自己告诉我们的。他说:“幸亏我还没有结婚,要不我生了一个小孩和你们一样烦,那我肯定头痛死!”他这么说了以后就问我们:“你们以后结婚吗?”我们就齐声回答:“我们以后不结婚!”我们齐声回答问题时总是很响亮的。“为什么?”“因为不要生一个小孩和我们一样烦!”可是马儿帅指着汪小中说:“他会结婚的!”汪小中就生气地说:“…  相似文献   

6.
“老师,他今天没有穿校服怎么办呢?”我刚到教室门口,班长就大声对我说。是呀怎么办呢?今天广播操比赛,没穿校服可是要被扣分的!昨天放晚学我再三叮嘱学生上学要穿校服,可是今天还是有学生没穿!我严厉地看了他一眼,只见他眼睛红红的。之前他肯定被班级里的其他学生责骂了。我把该学生叫上来问:“你怎么没穿校服呢?”他很委屈地说:“早上起床晚了,急着赶来上学就忘了,我现在就回家去换!”我想了想说:“算了,等你回家拿来可要迟到了,再说一个人回家也不安全。”  相似文献   

7.
一、让学生争当“小老师”,做个好学生 学习《燕子》时,学生说:假如我是作者,我要写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学习这一课,我觉得应该把书读熟背会,要喜欢上燕子。在学习生字词时,学生说:让我来告诉你吧.“偶尔”的意思是……我来考考王艺同学:“生趣”的意思是什么?我想请教朱真宇同学:“小圆晕”是什么?朗读第三自然段,学生说:我还想读这一自然段。有的说:  相似文献   

8.
在学校里,经常看到一些城里学生欺负那些从农村来的学生,还背地里叫他们“乡巴佬”,一点也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我对此很看不惯,因此采访了几位同学和一位老师。我首先采访的是一位非常傲慢的城里学生。我问:“你觉得乡下人比城里人差很远吗?”他说:“那是当然了,我们城里人钱包里天天都装有很多的money,天天都可以去买零食吃,而且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那些乡下人可以吗?别说买零食吃,我想他们钱包里连钱也没有。哼!他们想和我比,那得叫天和地先比平了再说吧。”我又继续采访了几位城里的同学。同学A说:“其实我们城里人…  相似文献   

9.
小乌龟     
我家养了两只小乌龟。它们平时懒洋洋的,呆在水底动都不动。一到吃饭时,它们就生龙活虎,抬头昂脖,快速游到水面。每当我给它们喂小虾的时候,它们将脖子伸得长长的,嘴巴张得大大的。小虾吃完了,它们还抬着头静静地等待,好像在说:“我还想吃。”真是两只馋嘴的小乌龟!小乌龟$安徽  相似文献   

10.
鼠鹿和鳄鱼     
一天,鼠鹿来到河边,想喝水。但他知道,鳄鱼可能就藏在水面底下等着吃他呢。鼠鹿想了一个主意。他大声说“:我想知道这水凉不凉。我把腿伸下去试一试。”但是鼠鹿并没有把他的腿伸到水里去。他用嘴衔起一根小树枝,把一端插进水中。咯咯!鳄鱼抓住那根树枝,把它扯入水中。鼠鹿大笑  相似文献   

11.
陈静 《湖南教育》2006,(10):38-38
一开课,我让学生欣赏动物世界中父母关爱儿女的几组镜头,问学生:“你想说点什么?”孩子们有的说:“燕子妈妈把捉到的虫子都给小燕子吃,燕子妈妈很喜欢小燕子。”有的说:“河马爸爸教小河马游泳,河马爸爸也很爱小河马。”有的说:“羊妈妈保护小羊,和大灰狼打架,羊妈妈很爱小羊。”  相似文献   

12.
黎沛泉 《师道》2005,(6):58-58
在一堂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上,老师讲授了30分钟新课后,留10分钟给学生做练习。老师看到一个学生还在看书,没做练习,就上前催他动笔。学生说:“刚才没听懂,想把书看懂了再做。”老师却撂下一句:“听都听不懂,还想看懂?”  相似文献   

13.
从前有两兄弟特爱吹牛。一次哥哥说他吃的馒头最大,弟弟就说他吃的包子最大。怎么个大法?几十个人吃了三天三夜还没吃到馅儿,就在他们挖着吃的时候,发现了一块石碑,石碑上写着:离馅儿还有30里。当然这是笑话,但我想问问语老师,如果真有这样的包子,你吃不?我想不  相似文献   

14.
徐荣芝 《山东教育》2011,(12):18-19
一天体育活动课上,学生们都在打乒乓球。我也想活动一下,于是走到学生跟前.可他们说已经没有球了。这时,我看到学生森森拿着球站在不远处。就对另一个学生说:“你去借森森的球用一下。”那学生去了,但很快回来说:“老师,他不借。”“你没说是老师用吗?”“说了,他还是不给。”听了学生的述说之后,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在与侄子的交谈中,我侄子告诉了我这样一件事情:他们政治老师有一句口头禅:“我想大家都知道。”有一次,有几个学生正在数他说了几句“我想大家都知道”,这时,他们的政治老师又说了一句:“最近,美国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我想大家都知道……”当他还没有说完的时候,他们班一个同学在下面说了一句:“我们怎么知道?”顿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政治老师当时就气极了,对着那位同学大声说:“你给我滚出去!”  相似文献   

16.
机智的小虾     
有一天,小虾到很远的地方玩,碰到了一条大鱼。小虾逃不掉了,但他是聪明的小虾,很快就想出了办法。小虾假装很害怕的样子说:“大鱼叔叔,在我临死前,请你回答我一个问题,这样我死也瞑目了。”大鱼想:“反正他也跑不了了,就让他问吧。”小虾说:“你能吃掉我吗?”“当然,我一口能吃几十只虾。”“那我跟它们不一样。”小虾捡起一根树枝说,“如果你的嘴能跟这树枝一样长的话,你就能吃掉我。”大鱼觉得很有趣,就让小虾把树枝放到了他的嘴里。小虾乘机把树枝一横,树枝恰好卡住了大鱼的嘴,大鱼的嘴动弹不得了。机智的小虾$新疆马兰小学四(3)班@马迪…  相似文献   

17.
有个学习不太好的学生,上课特别爱举手,有时老师的问题还没有说完,他就把手高高举起,可叫他起来回答,他又答不上来。课后老师找他聊天,问他原因。“同学总笑我成绩不好,说我笨,我不服气,所以老师提问我总举手,想让大家看看,证明我不笨,可实际上我不会。”学生对老师实话实说。老师表扬了他的积极性,并且跟他订下“君子协议”:“以后老师再提问的时候,如果真会回答,你举左手,不会,你举右手。”老师心里有了底,以后上课就抓住这名学生举左手的机会,让他回答问题,并经常表扬他。从那以后,这个学生在学习上变得很有起色。…  相似文献   

18.
今天上午第四节是英语课,同学们都在积极配合老师进行英语对话,只有吴镔洋走神了。临上课前他用自己的“私房钱”买了一大兜子糖,离下课还远着呢!他这个急性子哪里等得了?于是偷着吃,他的举动不一会儿就被老师发现了。老师问:“你在于什么?”他说:“我……我在……吃……”还没说完,那块糖就从嘴里掉了出来。  相似文献   

19.
一样被吃     
老师在课堂上给全班同学讲小羊与大灰狼的故事。说的是一只小羊因为贪玩脱离了羊群,结果被大灰狼吃了。老师问学生:“如果小羊羔老老实实呆在羊群里,不离开集体,它就不会被狼吃掉,你说对吗?”学生回答:“当然对。不过,我想,结果都一样,小羊羔不被大灰狼吃掉,那就被我们吃掉。”一样被吃$湖北省洪湖市第一中学@小翅  相似文献   

20.
这天,书架上放了新书,小朋友洗手时就拿好了一本,边吃点心边忍不住看。我轻轻走过去,温和地说:“吃完点心再看好吗?”不情愿地点点头,可眼睛就是不离开书。我顺手合掉了书,对他说,吃完了再定定心心地看。当下不吃了,脱口道:“你不像个老师。”我一愣,难道纠正幼儿的不足也有错吗?我又站在的立场上一想:他认为书是老师给小朋友看的,他想看就可以看,你不让他看就是你不对,考虑到的个性特点,我随即又拿出一本卡通新书,说:“这本书更好看,不过你要先吃完点心,咱俩一块儿看。”盯了我几秒钟,转过身大口吃完了点心,还乖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