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在培养学生德育方面具有指导意义。从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出发,阐述了当前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并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实施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2.
思想品德课程是初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而情感教育则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性内容,也是初中思想品德课各项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更好地实施情感教育就成为广大一线教师不断探索的一个教学难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接着通过实际的教学案例着重探讨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学生的教育中,传授给学生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格,使得学生能够具有正确的科学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就显得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尤为重要。然而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思想品德课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地体现出来,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还不太成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主要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这一问题作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邱凡英 《考试周刊》2014,(53):125-126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德育教育的首要学科,学习效果,将影响到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本文就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深入探析,并提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推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谢鹏恒 《教师》2010,(1):103-106
思想品德新教材从学生成长、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从内容到形式都力图打破传统的学科框架体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四个基本特点,使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明显加强。然而,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仍延续着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  相似文献   

6.
<正>思想品德课是担负初中智育、德育功能的综合体,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状况发生了巨大的改观,但在当下的课堂教学中缺乏实效性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本文结合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现状,从转变教学观念、鼓励自主体验、立足生活实际、坚持以身作则四个方面出发,为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提供策略帮助。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对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实效性是思想品德教学的生  相似文献   

7.
本从现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所存在的误区出发,说明现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几种有效的教学途径供大家参考,希望通过交流可以把思想品德课真正打造成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关注生命教育这一亮点,从思想品德新教材、新课标、新课堂三个角度来阐述思想品德课在我国中学实施生命教育中的作用,着重论述了实施生命教育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呼唤新的教学智慧,提出在生命教育的课堂中要尊重学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本性;要还学生自主权.为学生留出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要重视学生的体验,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9.
从思想品德教师专业成长角度说,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教学研究.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思想品德教师可进行具有专业特色的教育教学研究.从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看,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可分为五个步骤: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研究问题的确定,心理学、法学及国情国策文献的阅读和摘录,明确思想品德研究论文的方法,研究材料的收集和信息处理,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研究结论的得出.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生活化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生活中。但是,生活化教学方式在初中思想品德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到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所以反思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探究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问题、教学内容、教学情境等方面入手,探究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初中课程体系中的德育学科,对其掌握的程度,将直接关系学生的品德、态度甚至价值观的培养。本文就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几点教学建议,以期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推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月芹 《教师》2010,(33):90-90
从思想品德教师专业成长角度说,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教学研究。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思想品德教师可进行具有专业特色的教育教学研究。从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看,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可分为五个步骤: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研究问题的确定,心理学、法学及国情国策文献的阅读和摘录,明确思想品德研究论文的方法,研究材料的收集和信息处理,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研究结论的得出。  相似文献   

13.
正《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可见,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是适应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是适应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实现思想品德课德育功能的需要。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是指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  相似文献   

14.
首先论述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必要性,进而从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人性化的教学过程、挖掘思想品德课教材中的人文素材、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老师的人文素质及实施“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这五个小点阐述了人文精神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渗透途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郭春丽 《考试周刊》2013,(98):135-135
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方面的因素,更有社会的影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应该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出发,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合理运用课堂教学形式,实施合作探究学习,努力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这就要求教师把教与学的重点放在"学"上,从学生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16.
中学思想品德课是为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思想品德课对外国的素质教育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思想品德的教学情况看,教师在教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作者就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探讨,并就此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希望就这两个问题的研究和提出的解决对策为广大学生、教师、我国的教育事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校在平时教学中应当重视对学生品德的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对学生思想品德进行教育的课程。本文分析了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情感教学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是为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是实施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落脚点在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实效性的根本。目前,要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笔者认为:首先,要紧扣人文教育,充分发挥思品课教学的导向作用;第二,要注重情感感染,以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第三,要强调知行统一,课内训练延伸到课外。  相似文献   

19.
<正>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并强调"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教育即生活。"可见,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思想品德课教学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挖掘生活,特别要密切联系学  相似文献   

20.
张金 《考试周刊》2014,(19):127-12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生根发芽,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备受关注。尽管近些年初中思想品德课进行过很多尝试,表面风风光光,但是实际效果不太理想。原因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于注重形式,忽略教学实际效果,而通过初中思想品德课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学没有实效性就脱离教育的最初目的,不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