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昌建 《传媒》2012,(7):37-38
2012年新年伊始,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旗下的两张都市类报纸《楚天都市报》与《楚天金报》为避免同质化竞争与资源内耗,开始重新定位、实现差异化发展。根据改版要求,改版后的《楚天金报》将主打"财经""情感""民生"三张牌。这其中,财经特色一直是《楚天金报》拓展个性、聚合读者向心力的利器之一。通过本次改版,《楚天金报》的财经特色被进一步强化。除了保持在证券报道、创业导航等方面的传统优势外,还特别增加了《理财》《消费》《收藏》等财经板块。在新闻写作方法上,则强调运用讲故事的  相似文献   

2.
一、《楚天都市报》的改版及其他相关信息 【信息一】自2004年4月起,《楚天都市报》的常规新闻版面由24版增至32版,专副刊基本不变。新增加的新闻版面体现了下列意图: 1.加大对国内外、省内外重大时事和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楚天都市报》设有一个不固定的“特别报道”版面,其前身为“大特写”,意在针对一段时期内国内外的热点新闻事件和热门  相似文献   

3.
《新闻前哨》2007,(1):24-24
《楚天金报》创刊5周年纪念作品集(韩少林主编,新华出版社出版),近日面世。作品集包括:《心桥——楚天金报社区对话实践与思考》、《危险恋情——楚天金报情感倾诉档案》和《深度跋涉——楚天金报策划报道精选(上、下)》。  相似文献   

4.
楚天都市报     
《新闻前哨》2011,(12):4-5
《楚天都市报》创刊于1997年月1月1日,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主办。2000年以来,日均发行量稳居百万份以上。15年风雨兼程,《楚天都市报》依托母报——《湖北日报》的强大影响力与资源,秉承"责任媒体、百姓情怀"的办报理念,锐意创新,阔步前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湖北省"重要文化品牌"。目前,《楚天都市报》已从单一纸媒发展成为四报一刊两网站的报系集群。  相似文献   

5.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楚天都市报襄樊版》3月2日创刊。 创办《楚天都市报襄樊版》旨在进一步放大楚天都市报的品牌优势,更好地助力襄樊发展.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更有效的舆论引导和智力支持:为襄樊市民奉献更实用、更“合味”的精神食粮;与当地媒体协同共进,做大做强文化传媒产业。《楚天都市报襄樊版》具有独立刊号。  相似文献   

6.
李欣 《传媒》2012,(7):35-36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平民化、市场化姿态涌现的都市报,迅速成长为中国报业的新锐。时过境迁。随着网络媒体以"新闻快餐"的方式遍地开花,传统媒体长期倚重的街头新闻——那种浅层次的事件传播,已然不能适应新的传播生态与媒体格局。2012年初,进入第16个发展年头的《楚天都市报》全新改版。这次改版的显著特点是:重大策划报道高屋建瓴,发人深省;每个版面上的"小  相似文献   

7.
在同类报纸开始细分受众的新闻竞争中,《楚天金报》最先关注白领阶层,并于2002年开国内报纸之先河,率先推出"阳光白领"新闻版。作为一个特色新闻版,"阳光白领"独辟蹊径,关注白领人群,关注高端生活,在引领时尚潮流、倡导积极向上的都市生活及理念方面,彰显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2010年3月18日,《楚天金报》进行新一轮改版,  相似文献   

8.
2013年元月7日,《楚天金报》开始向具有浓郁都市特色的财经类报纸转型,其评论版配合报纸的改版转型,也渐渐形成较为显著的特色和风格,成为报纸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9.
《楚天都市报》是一个奇迹,是一个神话。这个奇迹、这个神话是在短短八年时间内创造出来的。审视《楚天都市报》八年来艰难跋涉的足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总结其成功之道。但在我看来,概而言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楚天都市报》创造奇迹、创造神话的秘密之所在。《楚天都市报》正是用深沉厚重的"百姓情结"铸就自己的灵魂。  相似文献   

10.
《楚天都市报》近年十分注重深度报道的打造,每天属于深度报道的新闻题材占本土新闻的三分之一以上。为打造深度报道品牌,2013年1月18日,《楚天都市报·深读周刊》(以下简称《深读周刊》)正式创刊,每期8个版报道,分别以"纵深""调查""热点""人物""发现""观察""揭秘""文化"等10多个栏题轮换呈现,先后推出一大批影响较大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1.
《楚天都市报》是一个奇迹,是一个神话。这个奇迹、这个神话是在短短八年时间内创造出来的。审视《楚天都市报》八年来艰难跋涉的足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总结其成功之道。但在我看来,概而言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楚天都市报》创造奇迹、创造神话的秘密之所在。《楚天都市报》正是用深沉厚重的“百姓情结”铸就自己的灵魂。  相似文献   

12.
在2013年传统纸媒经营形势吃紧,国内各大主流媒体在传统经营和内容建构上,纷纷探索新媒体转型之际,楚天都市报编委会发扬平媒优势,紧扣潮流脉搏,在2014年2月下旬改版之时,以16个常规版的大手笔,打造时尚生活消费周刊《I尚周刊》,践行了"责任媒体百姓情怀"、"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办报宗旨,提升了楚天都市报的时尚度、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增强了广告吸纳能力和造血机能,同时也为《I尚周刊》成为都市报新的报道品牌、活动平台、盈利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唐崇维 《东南传播》2012,(9):163-164
《楚天都市报》一方面强化传统批评报道,对社会违法乱纪现象进行不遗余力地批评,另一方面,《楚天都市报》的批评报道也呈现出几个新的特点。可以说批评报道将是楚天都市报的重点方向,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批评报道,这对楚天都市报无疑是一项挑战。  相似文献   

14.
赵雨婷  刘锦宏 《传媒》2016,(14):46-47
《楚天都市报》于1996年11月12日创刊,是湖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一份面向市民的综合性报纸。《楚天金报》《武汉晨报》《武汉晚报》《长江商报》的相继崛起无疑加剧了武汉报业的竞争,不仅抢占《楚天都市报》的内容优势,也促进了《楚天都市报》转型的决心。自2007年以来,《楚天都市报》正式拉开主流化转型的序幕,近十年间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主流化转型之路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陆运良 《新闻前哨》2013,(10):57-59
《楚天消防》杂志,是一本致力于传播防火减灾工作的科普期刊。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三年来,我们坚持改版创新.使刊物的内涵与外延得到拓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画报类月刊”.一举改变了过去小本经营的状况.现月发行6万余份,新闻作品连续两年分获“湖北新闻奖”二、三等奖,今年4月,被省政府表彰为“2012年度全省社会消防工作先进单位”。其改版成效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其中媒体的传播行为值得关注。本文以《楚天都市报》为个案,重点分析了其在2009年1月至4月间该报纸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的报道,总结出其所具有的报道体裁多样化、报道角度全面化及内容丰富与细致的优点,同时也指出《楚天都市报》深度报道不足、缺乏温情及贴"标签"的问题,提出了在报道大学生就业问题时,应承担起社会责任,注重导向的正确性与切实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7.
何如 《新闻前哨》2012,(10):37-39
近年来。国内传媒集团成立体育新闻中心已渐成趋势.此举能有效地整合集团各子媒体育新闻资源和优势。如何在实践中进一步发挥体育新闻中心的新闻整体策划优势,改变常规采编模式与思路,使其与集团各子媒实现新闻业务上的顺畅对接?本文以2012年1月至9月期间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体育新闻中心业务所涉及的《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为例,探析传媒集团体育新闻整体策划机制的形成与运转。一、策划原则1.三报错位.各彰特点。体育新闻中心的主要职责是向《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和《楚天金报》提供体育新闻。这一新闻平台的建立,奠定了体育新闻中心在湖北本埠平面媒体中体育报道的龙头地位。  相似文献   

18.
1月30日上午,湖北省档案馆与湖北广播电视台楚天交通广播频道联合制作的《档案揭秘》栏目开播仪式在省档案馆举行。省档案局(馆)局(馆)长熊承家、副局(馆)长吴绪成、尹达、副巡视员吕炎生,省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副总编辑王彬、总编室主任沈涛、副主任徐开元,楚天交通广播频道总监陈前、副总监王建出席开播仪式。楚天交通广播《档案揭秘》是省档案馆继2013年与湖北日报社成功合办《档案解密》栏目后,与省内主流媒体合作开辟的第二个大型档案文化传  相似文献   

19.
任琦 《传媒》2013,(1):38-40
改版,对于身处转型社会的我国报业来说,已是一种常态.但是,回首2012年,从2月6日《北京晨报》改版开始,《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新京报》《广州日报》《楚天都市报》《湖北日报》《华西都市报》《深圳晚报》《生活新报》《都市时报》《山东商报》等一连串的报纸都出现在改版名单上. 这些报纸何以在2012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改版?集体改版潮的背后说明了什么?报业改版的方向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20.
陈娜 《新闻世界》2010,(10):40-41
时评的复苏与勃兴是国内都市报报纸发展的一个重要特色。2009年初,《楚天都市报》开设"楚天时评"专版,受到读者的喜爱。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分析《楚天都市报》的时评特性,主要有表现问题的时新性、反映问题的针对性、评论思维的批判性、观点表达的贴近性。在此基础上,笔者分析了时评的评论精神体现在张扬时代精神、贴近群众生活、构建言论广场、宣泄不良情绪、弘扬社会正气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