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笑 《成才之路》2014,(2):83-83
正初中音乐课要针对中学生求知欲强、可塑性强、理解力也比小学有很大提高的特点,依据大纲要求,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地制订教学计划,确定音乐教学进度中乐理知识的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乐理教学,培养学生音乐才能。一、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只要学生对音乐知识有了兴趣,学习也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我国进行新课程改革。小学音乐教育已经把美育教育作为重要的载体,新的课程改革给音乐课教学带来更多的变化,因此需对音乐教学设计提出更多创新性意见。一、小学音乐课教学对象小学是孩子正处在身体发育阶段,他们对于乐理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少,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热情,不断地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的美丽。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课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是教学的最基本的形式,同时也是学生获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20,(93):145-146
小学音乐课程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可是在传统小学音乐教学中,很多教师却无法有效开展乐理知识教学,这就导致学生很难在音乐课程学习中养成综合素养。因为音乐乐理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太过枯燥,并且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存在一定问题,这就使得学生在音乐课程学习中,经常会出现对乐理知识学习不感兴趣的情况。但是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将乐理知识传递给学生并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教师就要在教学中总结经验,利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具备审美能力,为学生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音乐课堂教学的现状都是——老师负责教乐理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去听讲。学生毫无创新意识,也没有参与热情,激发不出自己在音乐上的灵感。而如何让学生们自主地融入音乐的世界中,也成了老师们探讨的热门话题。针对这种现象,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心得。一、民主平等的氛围在小学音乐课上,我们要把微笑  相似文献   

5.
音乐中的律动是指人们随着音乐节拍进行的有节奏的动作,如拍手、跺脚、摇头等。在音乐教学中利用律动,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让音乐课动起来呢?一、律动与乐理教学结合,深入浅出乐理知识学习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难点,教师在教学乐理时加入适当的律动,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使学生掌握较难懂的乐理知识。如刚入学的小朋友很难抽象地分辨do、  相似文献   

6.
“今天我们上音乐课啦,老师还教了乐理知识呢!”承德市双滦区中营子小学学生于泽鹏放学后一进家门,就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妈妈听后感到很奇怪:中营子小学是一所偏僻的农村小学,规模小、教师少,多年来根本没有专职音乐教师。音乐课往往由其他教师代课。甚至被改成自习课,而教习乐理知识,就更是不可能的事了。经追问,妈妈才得知学校里来了新老师专门教音乐课。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部大力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观点的提出,以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全国对于基本乐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就目前高职院校对于学生基本乐理教育的单一性而言,学生不仅觉得音乐知识枯燥乏味、不能很好地掌握乐理知识,反而会引起高职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反感。这种教学环境下不但不能使学生掌握乐理知识,还影响了学生对于音乐实践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如何开展高职院校的基本乐理教学,使学生音乐思维变得活跃,是目前高职校基本乐理教学发展中,最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各年级的音乐知识教学中,学生厌学的现象非常显著,尤其是低段的学生,枯燥的乐理知识就像是一棵枯木,学生对其毫无兴趣,使课堂失去了生命力。如何让学生喜欢乐理知识?让乐理知识学习变得充满乐趣?教师必须使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获得乐理知识并能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9.
微课是新的教学模式,微课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的应用,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欢迎,提高了音乐课的教学有效性,提高了学生参与音乐课教学的积极性。微课是以小视频的形式呈现音乐知识的,可以使学生更加形象与直观地理解音乐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效率,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当前的小学音乐课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使音乐课的教学效率无法有效得到提高,而使用微课进行教学却会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周远倩 《学子》2014,(10):85-85
音乐课程是初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载体,教师必须强化乐理课教学的地位,让教学落到实处,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有效教学。一、音乐乐理课开设的功能研究初中阶段音乐课涉及的专业知识不多,只有音乐乐理课对音(音的产生、性质、分类)、音节、音程、律制、读谱等有一些涉猎,由于这些都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因此学生必须掌握好和理解好这些知识,否则就无法掌握更系统化和深化的音乐知识了。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大部分都喜欢唱歌,而不重视乐理知识。因为,无论中考还是高考,一般的都不涉及音乐的内容(艺术类高考除外)。所以,在学生的心目中,它是副科,是学与不学都无关紧要的课程。对于初中生来说,随着学业的不断加重,学生就会无暇顾及这门学科,更不用说学习和运用那些乐理知识了。于是,一到音乐课堂,学生就感到十分厌倦且毫无兴趣,有的还出现逃课现象。但是,音乐在人的素质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我们要增强学生的这一素质,就必须上好音乐课,让音乐课堂充分展示其独特的魅力,愉悦学生的身心,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为了上好音乐课,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2.
笔者经常到一些乡镇农村小学听课,上课前,常常听到学生唱(千年等一回)、(纤夫的爱)等影视流行歌曲,极少唱课本里的歌曲。问及原因,学生答:老师只教流行歌曲,没教课本的。目前,许多农村小学都存在这种现象,学生只会唱流行歌曲,音乐课本里的歌曲一首都不会唱,乐理知识一点也不懂。音乐课本成了摆设。有些学校甚至以音乐课本作用不大和减轻学生负担为由不订音乐课本。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有三,一是学校领导不重视艺术教育。认为音乐课不是考试科目,可有可无。在升学率指挥棒的影响下,音乐课经常被占用。二是音乐课程是搭码课。…  相似文献   

13.
音乐教学在中职音乐专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乐理课的教学是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它是学习演奏、演唱的基础,因此是所有音乐专业的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没有乐理基础的学生是无法完成音乐专业学习的。但是往往讲授乐理知识很让老师感到头疼,同样,学生们也不大喜欢学习乐理,甚至讨厌这门课程,觉得枯燥、乏味,怎么能让一个对乐理知识完全不懂的人轻松并且愉快地掌握呢?  相似文献   

14.
刘聪 《辅导员》2013,(3):69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使儿童比较深刻地,富有情感地理解音乐.就必须使儿童具有一定的演唱经验和音乐修养。一个人演唱能力越高,音乐知识越丰富,欣赏音乐的能力就越强。当然,随着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反过来也促进了演唱能力和音乐修养的提高。因此.音乐欣赏教学和唱歌教学、乐理知识教学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它是小学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一、音乐课内的欣赏教学与平时的音乐欣赏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无论中学和小学,长时期来,由于片面理解“以唱歌为主”的说法,因而,部分中,小学的音乐课,实际上就成了单一式的“唱歌课”。这样做,根本没有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 就此,关于音乐课教学,笔者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得到广大音乐教师的支持,共同进行探讨。 一、中、小学音乐课教学可以“以唱歌为主”但应辅之以乐理、欣赏等其它音乐知识、技能的教学。 二、小学以唱歌为主,中学以乐理为主,同时辅之以其它有关内容的教学。 三、不论中学和小学,唱歌(包括发声练习)、乐理  相似文献   

16.
调号学习是音乐基础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部分。但是现行的许多音乐教材中关于调号的知识涉及的很少,这使得很多老师对于此部分的教学陷入困境,是教学进度很难进行,而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也觉得不好学。本文将就乐理教学中的调号的识别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对乐理教学中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高颖 《教师》2014,(33):106-106
正乐理,作为音乐学习的基础知识,包括音准、节奏、节拍等,这些知识是学习声乐、器乐等必须掌握的。乐理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体系中的基本内容,它也是丰富学生的音乐内涵,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方面。但是纯粹的乐理知识对小学生来说,是相当枯燥乏味的,那么,如何将这些枯燥无味的乐理知识,轻松、有趣地传授给小学生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自己的智慧点燃音乐教学的课堂。笔者根据课堂教学实践,在音乐课堂上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乐理学习是音乐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是音乐学习的基础理论课程。在乐理学习过程中,常常是学生抱怨难学,教师抱怨难教。很多时候教学也只是从变化音、音程、节奏等方面入手,不厌其烦的讲授音乐乐理的概念、术语等知识,但收到的教学效果甚微。本文就乐理的学习展开论述,就如何发挥学生学习乐理知识的主动性入手,解析了乐理学习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用声音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它的特点是凭借乐音作用于人们听觉、唤起人的想象。同时,由音乐形象激发人的情感,即产生所谓“共鸣”,使人得到美的享受。由于音乐的这一特点,在音乐教学中,教唱、练唱一直是主要形式,但如果以为音乐课就是唱歌,那就不妥了,因为用唱歌课代替音乐课是不可能最有效地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音乐课包含着丰富的内容,除了唱歌教学外,还有器乐教学、基本乐理教学、音乐欣赏教学等等。当前中学的音乐课虽然基本上改变了“一唱到底”的教学法,也能讲授一点乐理知识,可是音乐欣赏教学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就本  相似文献   

20.
在幼师专业教音乐课的数十年中,总想提笔写一遍关于乐理和视唱的文章,乐理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没有乐理知识就没法踏进音乐之门,每次接到毕业班的学生,看到学生们弹的钢琴曲,漏洞百出,无法入耳,简单的节奏,简单的调音,简单的和弦都会弹出,究其原因,无一不是因为乐理知识和视唱学的差,在这我就简单的阐述乐理和视唱对幼师专业学生学习弹唱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