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锁记》中的主人公曹七巧这一悲剧人物,从来就是被当作了欲望的化身被人们不停地言说着,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形成她的悲剧的原因,揭示她悲剧的必然性,进而探讨当时社会中女性难以摆脱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2.
四凤的悲剧是下层社会劳动妇女的悲剧,是青春美和人格美被摧残、被毁灭的悲剧。天真的女仆想要品尝爱情的甜蜜,侍萍又用无私而博大的母爱给她套上沉重的精神枷锁,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雷雨》中,四凤形象对于剧情发展、主题表达和人物性格塑造,有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3.
“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这是鲁迅先生创作悲剧的契机。选入高中语文第三册的《祝福》中的祥林嫂,是鲁迅笔下的一个悲剧人物,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农村妇女的典型代表。她有着中华民族种种的传统美德:善良、友善、勤劳。但这些美德并没有给她换来做人的基本权利。相反,她的这些美德却被封建礼教击得粉碎,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被毁灭了。封建礼教的戕害,造成了祥林嫂的婚姻悲剧,而婚姻悲剧叉导致了她的命运悲剧。  相似文献   

4.
窦娥形象是《窦娥冤》悲剧价值的集中体现。她是被毁灭的有价值的美好形象,也是美的复生形象。窦娥是一个悲剧典型。她身上浓缩了那时广大妇女共同的悲剧命运,而当时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是其悲剧的总根源。窦娥形象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于她的美好品质及反抗性方面  相似文献   

5.
《呼啸山庄》是部悲剧色彩很浓的小说,笔者着重从分析女主人公凯瑟琳的性格入手,试图诠释整部小说悲剧产生的原因。因为凯瑟琳善良,才对席斯克里夫由怜悯而生爱;又因为她虚荣、自私而且自傲,她背叛了她的爱情嫁给了爱德加。最终凯瑟琳成为所有悲剧的导火线,每一个原本纯真的人都被卷了进来,他们的爱和人性都在那个时刻被冰冻了起来。  相似文献   

6.
封建礼教历来被认为是杜十娘悲剧的罪魁祸首,其实不然,杜十娘的悲剧正是源于她太过聪明,正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相似文献   

7.
晴雯之死是红楼梦中的一件大事。小说中叙述晴雯为大观园中最聪明、漂亮的女孩儿,其死因表面看是由王夫人所致,而邢夫人、凤姐儿、王善保家的、碎碎骂骂的婆子们及大观园中的告密者,是这些人形成的合力害死了晴雯。她那疾恶如仇,不屑爬高枝,又不低眉顺眼地谄媚主子,对别人干的事一看就察而且脱口而出地揭露、反奴性、反抗性的人格特质是其死的本质原因。她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是不被社会见容的悲剧,是人性的悲剧、是全社会人性被异化后的悲剧。她被一股巨大的毁灭力量所操纵与玩弄,只有将人格的价值意义留给"将有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的悲剧。  相似文献   

8.
雨果创作的长篇浪漫主义小说《巴黎圣母院》塑造了多个悲剧角色,悲剧色彩笼罩着小说全篇。《巴黎圣母院》主要讲述了四个代表不同阶层的男人与一个美丽的吉普赛女郎之间的悲剧故事,格兰古瓦利用她保命,菲比斯贪图她的美貌并玩弄她的感情,克洛德因无法占有她而逐步毁了她,只有卡西莫多守护她至死。最终爱斯梅拉达被克洛德迫害死在了绞刑架上。作者借爱斯梅拉达的悲剧命运充分提现了命运和人性的悲哀。论文通过阐述爱斯梅拉达短暂一生的悲剧经历,分析爱斯梅拉达的命运及其悲剧命运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金锁记》是张爱玲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品中的主人公曹七巧是一个极富个性的悲剧形象。她的悲剧在于为了守住黄金,锁住自己的爱欲,结果却锁住了自己。爱欲苦苦折磨了她一生,以至于她的人性渐渐被扭曲,最后连宝贵的母性也失去。本文就造成这一人物的悲剧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红楼梦》中,晴雯是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作者血泪凝成的一个真诚直率、嫉恶如仇少女形象。这位美丽聪颖、秀外慧中的、r鬟,最终却被诬屈死。她的悲剧是那个黑暗腐朽的时代造成的悲剧,是那个封建制度的环境酿造的悲剧,也是她那种如“暴炭”般的性格铸就的悲剧。她的纯洁和美好的被毁灭,使我们在悲痛与哀伤中受到震撼与冲击,同时,也让我们在充满污秽和鲜血的贾府里,依稀看到一点希望的亮光,感到一丝和暖的春天气息,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1.
薛媛 《考试周刊》2010,(36):48-49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女主人公苔丝尽管聪明美丽、勤劳善良,但是作为被害者的她最终却被送上了绞架。许多评论家认为命运是导致苔丝悲剧的根本原因。的确,命运在一定程度上酿成了苔丝的悲剧。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因素直接或间接造成了这场悲剧。本文在此进一步分析造成她悲剧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刻画了一系列的美丽少女形象,并通过这些美的事物的不断被毁灭来揭露封建社会的罪恶。尤三姐就是其中之一。"脂本"系统里尤三姐是个特殊的人物形象,是一个奇妙的混合体:美艳与淫荡,轻狂与志洁,卑微与自尊,逢场作戏与泄愤复仇,在她身上化为和谐。她清醒地沉沦,在沉沦中抗争,她极力地救赎,最后却只能刚烈地自刎。她的悲剧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13.
《边城》是一幕爱情的悲剧,看似文字轻松酣畅的流淌,实则笔墨浓晕幽幽的凝重,她的感人正是爱情悲剧的美丽。《边城》中的翠翠不知道大佬天保是因不能得到她的爱而忧愤出走后发生"水鸭子"被溺死的悲剧,她不知道二佬傩送离乡远行也是因为不能得到她  相似文献   

14.
林黛玉是从封建压迫下觉醒的一个女性.她是有叛逆思想的,但她对自己的价值,对自己的悲剧,认识得并不是很深刻.她的悲剧,是美好感情、高尚理想、一代才华被毁灭的悲剧,代表了那个时代女性的不幸和痛苦.贾府的贵族主子,可以容许肮脏污浊的垃圾存在,就是不准自主婚姻,不许纯真高尚的理想存在,这是林黛玉悲剧极为深刻的社会根源.黛玉短暂的生命及其感情生活,体现了一种崇高的悲剧价值,令人不得不扼腕长叹.  相似文献   

15.
《金锁记》是张爱玲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品中的主人公曹七巧是一个极富个性的悲剧形象。她的悲剧在于为了守住黄金,锁住自己的爱欲,结果却锁住了自己。爱欲苦苦折磨了她一生,以至于她的人性渐渐被扭曲,最后连宝贵的母性也失去。本文就造成这一人物的悲剧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石坚 《文学教育(上)》2010,(13):102-103
林黛玉是《红楼梦》里典型的悲剧人物,她的悲剧,大多被认为是封建社会残害下的悲剧。笔者认为,其悲剧的根本原因并非由于她对当时的社会有意识的反叛,而是其性格及生命感使然,是对生命孤独感超乎寻常的体验的必然结果。正是对生命哲学层面上的体恬,使黛玉将自己与宝玉的爱情视为人生的全部意义和价值,视为人生的唯一目标和归属,这份太沉重的爱情成为黛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最终耗尽了她美丽而短暂的人生。  相似文献   

17.
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的玫瑰,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最神秘的一朵。在某种程度上,女主人公艾米莉的悲剧是她自己造成的,是一直斗争于她心中的心理矛盾和思想禁锢所造成的悲剧。正是她的原我、自我和超我的矛盾给她带来了痛苦和忧郁;也正是她的意识与无意识的冲突导致了她悲哀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香囊怨》作为朱有墩情爱题材类的杂剧中最有影响的剧作,其主题思想一直被学者关注与探讨,而其中刘盼春这一人物形象的悲剧命运令人深思。她的悲剧不是作品表层展现给读者的——为了守节以及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观念造成的。她的死亡与悲剧的命运,更主要的原因是她想做一个正常人而不得的精神困境:脱离风尘之地而不得,与自己爱人相守亦不能,忠守爱情亦不可。剧作展示了刘盼春想要做一个正常人而不能的生存悲剧。  相似文献   

19.
文玉是澳大刺亚当代女作家考琳.麦卡洛小说《呼唤》中的一个小人物。文玉经历家庭悲剧、生存悲剧,最终走向了生命悲剧。对于像文玉这类处于异域底层的女性来说,悲剧缘由既有大环境的殖民压制,又有具体的个体压迫,诸如男性占有、同类女性歧视,加上文玉自身被内化,这些因素铸就了她的悲剧。  相似文献   

20.
悲剧意识是须一瓜小说的重要特色,在她的作品中都深深地潜藏着强烈的生命悲剧感。其悲剧意识首先体现在她笔下的悲剧人物形象;其次还体现在主题的悲剧性;第三,通过对于人性的追问和"向死而生"的人生态度,她的作品表现出了强烈的悲剧精神。通过悲剧形象、悲剧主题和悲剧精神,须一瓜的小说呈现出浓烈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